Workflow
因地制宜
icon
Search documents
坚持电动目标,兼顾市场差异:奥迪宣布灵活动力组合战略
近期,多家跨国车企放缓了电动化步伐,押注多动力组合战略。 "我们坚信电动出行的未来,并正致力于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这一明确的长期目标。"日前,奥迪中国 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关于电动化战略的采访时表示。 奥迪(中国)方面还表示:"我们也注意到全球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北美地区的'拐点'目 前正明显后移,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含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及纯电动车型)的'拐点'已 于去年达成。" 鉴于市场的波动性和多样性,奥迪公司方面宣布,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 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并 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的新车型将在此发挥关键作用。 "全球新能源市场节奏并不同步,未必'全球同此凉热'。"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 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已进入第二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用户 认知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是全球最快"过拐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地,电动 车普及明显滞后,用户更偏好混合动力或传统燃油车。从这个角度 ...
新闻1+1丨城市更新如何因地制宜?这两个地方“做对了、做好了”
Yang Shi Wang· 2025-06-04 22:12
上个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8项主要任务,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落地实施,老旧街区、 老旧厂区如何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新活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又将怎样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 地面面积有限价值很高 这种情况下 城市更新难点在哪? 怎么把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出来 而不仅仅是进行商业化的改造 郑德高:文件中非常强调因地制宜,这个也是城市更新中的关键。我理解是不要变成千篇一律,因地制宜核心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更新: 第一是物质环境的因地制宜。因为我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会充分挖掘本地的形态、文化业态等,它的物质形态更新是新旧融合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我觉得最大的难点首先是要把城市更新运营好,运营好又怎么样去解决呢? 第一,要充分了解本地群众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可能是篮球场,也可能是高品质的商业,所以需求是运营的一个关键。 其次,不仅仅要满足需求,现在大家强调功能要越来越符合,也不能够仅仅是其中一个功能。所以现在商业的形态非常丰富,包含了各种各样娱乐活动等, 它的业态要非常丰富。 除了业态丰富,还要充分了解年轻人,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样才能更有活力。所 ...
补短板要立足实际
Jing Ji Ri Bao· 2025-04-17 22:08
与发达省份比,甘肃省村集体经济总量小、底子薄、起点低。但仅用一年时间,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 倍增;倍增之后,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亮眼的背后,是甘肃各级各部门精准把握住了一个关键 点:因地制宜。 立足省情实际,建一套有活力的机制。正因为发展基础薄弱,在甘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能只靠"农 口",而是要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为此,甘肃健全完善各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组织部牵 头与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责任机制。这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 过将党建镶嵌在产业链上,持续引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立足基层实际,找一种可持续的模式。缺人才、缺资源、缺市场,是甘肃村级集体经济不强的重要原 因。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从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看,甘肃各地正是做到扬长补短,立足实际找准了 当地发展乡村产业的模式和路径。有基础的,延长产业链;有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缺人才的,引进 外部力量;缺市场的,借力企业打开局面。即便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也可以通过"强带弱""大带小"等 方式实现抱团发展。 立足工作实际,树一个能带动的"龙头"。凡是产业发展收益好、后劲足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有个共 同点,就是 ...
低空产业园,很难
投资界· 2025-03-25 02:48
以下文章来源于方升研究 ,作者万山一把锁 方升研究 . 产业园区行业内具有领先影响力的媒体,专注产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一拥而上,一拥而散。 作者 | 万山一把锁 来源 | 方升研究 (ID:CIPC_2007)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开发区,甚至是一些县市区域,开始频繁出现大量"空 心"园区。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用"有利益一哄而上,有责任一哄而散"来形容或许再合适 不过了。 早期,全国各地都在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催生出了大规模建设写字楼的风向;随 后,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各类生物医药、光伏园区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可是,大量园区的出现并没有带动想象中产业发展与经济腾飞,反而带来了让人头疼的 高空置率问题。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放在园区身上同样适用。 建设园区的初衷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助力产业、拉动经济,可现实却恰恰相反,绝大多数 园区最后都变成了地方政府GDP竞争的工具。 就这样,一场以土地财政为燃料,政绩考核为引擎的园区建设潮,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 地展开。 据数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我国的园区面积正在以每年1.4亿平方米的速度持续扩 张。预计到今年年底,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