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

Search documents
政观评:莫让“规则迷宫”卡住生物医药企业的“上楼路”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4 01:31
近期,在一场围绕"灵活放宽生产厂房独栋生产监管"展开的座谈会上,广东省药监部门有关负责人表 示,为了更好服务企业,当前取证审批采取了"一企一策"的工作机制。 据了解,至今虽有两家药企获批"上楼",但不少药企称个案有限,参考价值不大。对企业而言,投产是 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计提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有药企坦言,相关部门模棱两可的回复无法化解 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投入巨资改造厂房后,仍可能因非独栋而面临无法获得生产许可证 的风险,"这个风险实在担不起"。 2024年至今,李斯霞跑遍了深圳十几个医药产业园区,仍在为寻找一处7000平方米左右的独栋厂房奔 走。李斯霞是深圳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常务副总裁,她所在企业的一款干细胞新药,即将进入商业化阶 段,亟须合适的生产场所。 深圳近年来推动"工业上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超大城市发展制造业土地空间紧张的困境,也帮助了企 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然而,这一政策实惠却与药企基本无缘。李斯霞被告知,因药企的特殊性,只有独 栋的厂房才更有可能获批生产许可证,而想要"上楼",至今成功的个案寥寥。 "进驻或有意向进入'工业上楼'项目的多家药企,都面临着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难题 ...
向天空要效益 向存量要空间 天津南开区发力科创载体建设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5
Core Viewpoint - The Tiankai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Industrial Park in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is rapidly being constructed, featuring a modular design that allows production units to be freely combined based on enterprise needs,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of maximizing space efficiency in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1]. Group 1 - The Tiankai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Industrial Park covers an area of 200,000 square meters and is the largest "industrial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s central urban area [1]. - Nankai District has constructed 1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s, releasing 944,000 square meters of space and driving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f 8.36 billion yuan [1]. - The district aims to create a "class Haidi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by benchmarking against Zhongguancun, focusing on expanding university space resources and revitalizing research institute resources [1]. Group 2 - Nankai District has identified 58 plots of idle land resources totaling 1.347 million square meters and established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precise policy implementation [2]. - The district emphasizes the need to "expand" industrial land while "protecting" industrial land, implementing tailored strategies for each case and enhancing targeted investment attraction [2].
岭南不仅有荔枝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6-29 14:29
有一家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北部。集团下面有两家重要的子公司,分别在东部,岭南。两个子公司互相 良性竞争,你追我赶,集团董事长很满意。 近几年,因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岭南公司的经营好像出现一点点问题。问题包括了几个方面。 历史 岭南公司的创始员工是集团内最具开拓精神的一批人。在集团成立之前,他们就已经把生意甚至拓展到 了东南亚。 比如,历史上,岭南公司的荔枝除了进贡之外,还出口东南亚。不仅有新鲜荔枝,还有荔枝干荔枝蜜等 创新产品。 集团成立以后,岭南公司凭借这种开拓精神,做生意的能力,迅速打开了外贸市场,也在很长时间内都 是集团业绩最好的子公司。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当前的国际形势,岭南公司受到的影响更大。岭南公司需要结合当前大环境,调整 自己的产品线,调整自己的客户、贸易链条、合作伙伴。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且会有阵痛。 然后,岭南公司的所在地,还有两个集团回购回来的子公司。这两个子公司被外资并购了比较久的时 间,近些年才回购回来,他们和集团甚至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财务、金融体系。 岭南公司也负担了非常重要的,对接、维系这两个子公司的任务。毕竟,这两个子公司对集团有重要意 义。 第三,因为岭南公司历史上多年都是集团 ...
坐助行机器人上下楼梯 她想再登泰山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9 23:05
履带与轮毂相结合的底盘。 一段普通的楼梯,对许多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深圳宝安,一家名为金撵智能 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撵智能")的企业正用前沿科技,为残障人士打造"行走的双腿",让"独 立爬楼"照进现实。 刘慧熟练操作助行机器人 安全平稳上下楼梯 对于肢体障碍者和年老体弱的人来说,"独立"二字承载着太多渴望。传统的电动轮椅虽然能解决平地出 行的问题,但面对楼梯却无能为力,这不仅让他们的活动范围受限,也让家庭和社会承担了巨大的照护 残障人士刘慧体验"爬楼梯机器人"。 双臂机器人末端夹拿起衣架 丝滑地将Polo衫"套"进领口 就算拿了高分,宝安机器人也没停下打怪兽的脚步。在春和景明之下,这个占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 23.93%的工业大区,正穿越核心技术"卡脖子"与国际市场壁垒的关卡。宝安区内,众多机器人企业正投 身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其中,不少行业新锐凭借其"技术护城河",专注于开发具备高度智能化 的"大脑";而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则依托其深厚的积累,致力于打造"耳聪目明"的双手与双臂。在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变量机器人")位于宝安的实验室里,一台 ...
市政协连开4场深聊会说了什么? 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出海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0 21:03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彭琰)深圳市政协日前启动"强化政策落实,优化服务保障,促进深圳民营 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重点调研。市政协经济委近日接连召开4场深聊会,聚焦公平竞争、要素支 持、权益保护和个体经济等领域,深入了解情况,研判问题、困难和挑战,广泛收集企业和行业协会提 出的意见建议,为高质量调研报告打下扎实基础。 深聊会上,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介绍了相关工作成果、最新动态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协会反映了行业 普遍存在的问题、痛点和对应的建议,企业结合会议主题畅谈了政策落地、企业所需以及相关诉求,与 会人员就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在"公平竞争组",与会人员探讨了"大企业"与"小企业"的资源配置问题、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各施所长 并肩作战的新范式。在"要素支持组",融资问题多次被提及,"征信+信贷""数据+担保"等新模式被寄予 厚望。在"权益保护组",市公安局和市"两院"负责人介绍企业帮扶、司法助企的经验,着重谈到了知识 产权司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需求等问题,并回答了与会企业的问题。在"个体经济组",落实国家 减税降费政策、跨境电商、做活城市烟火气等成为关键词。 记者留意到,新形势下支持企业出海、制 ...
3300平方米垂直工厂崛起光明科学城 “细胞工厂”工业上楼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4 23:31
深圳商报记者 刘芳 在光明科学城卫光生命科学园内,中科阿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巨大的发酵罐正有条不 紊地运转着,透过玻璃窗望去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之间由管道连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藻味,这是 细胞工厂正在"工作"的味道。 从梦想启航到创新落地 "我第一次被合成生物学的魅力折服,缘于早年的科技报道:科学家用合成生物技术成功构建细胞工厂 生产某种活性物质,100立方米工业发酵罐的产能就相当于5万亩的农业种植。用细胞工厂替代农业种 植,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能。"这个报道坚定了陈阳致力走上合成生物技术创 新这条道路,当时她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合成生物技术创建中国自己的"细胞工厂"。 指针拨回3年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阳第一次踏入卫光生命科学园,创新的种子在这片未启封的空 间里悄然萌芽。 如今,3300平方米的垂直工厂已成型,成为国内首个将"工业上楼"理念应用于合成生物制造的企业样 板。"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细胞工厂',也是光明区最大的合成生物反应器。"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阳 说。 从大学讲台走向产业前线 博士毕业后,陈阳当过6年大学教师,做过10年科技成果转化早期投资人,从200 ...
奉贤新城聚焦产业引领 提升城市功能 把握“等不起”“急不得” 打造希望之城未来之城
Jie Fang Ri Bao· 2025-04-28 01:31
记者 肖彤 奉贤新城的建设,有种"等不起"的紧迫感:对看准了的重大项目,他们抓引进、抓开工,仿佛只争 朝夕。与紧迫感并存,新城建设还有种"急不得"的定力:对于重点产业培育等长期事项,他们始终保持 久久为功的耐心,不惜十年磨一剑。 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党政联合办主任肖斌介绍,奉贤院区将于6月28日启动试运行,这将是奉贤区首 家综合性三甲医院。 重点产业"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2015年奉贤首次提出的"东方美谷",如今大树林立。 正在建设中的泰坦科技生命科学总部园,是奉贤新城美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培养以研发 周期长、创新风险高著称的生命科学产业生态,需要久久为功的耐心。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 裁马琳杰脸上,总有一份不急不躁的静气。 "有的科研团队研发周期会拉得很长,园区通过关键试剂和仪器的规模化生产与战略储备,有效缩 短科研项目的研发周期。"他说,园区还为科研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了阶梯式的资金扶持,助力科 研人员潜心从事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和创新孵化。 昨天,记者参加"媒体看新城"系列采访活动——奉贤新城专场获悉,奉贤区正以《2025年奉贤新城 发展行动方案》为蓝图,聚焦产业引领,提升城市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