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科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朗普“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借科研诚信之名强化政治控制
Di Yi Cai Jing· 2025-07-06 11:08
这一以"提升科研透明度"为名的政策,看似重塑美国联邦科研诚信调查体系,实则将科学评价权转由政 治官员操控。 当科学遭遇系统性政治干预,学术自由与民主社会的根基面临严峻挑战。 特朗普政府5月23日颁布的《恢复科学黄金标准》(Restoring Gold Standard Science)行政令引发了广泛 争议。这一以"提升科研透明度"为名的政策,看似重塑美国联邦科研诚信调查体系,实则将科学评价权 转由政治官员操控。 本文通过梳理该行政令的文本陷阱、历史脉络及潜在影响,揭示它如何以"方法论争议"为掩护,系统性 削弱美国科学自治传统,并探讨对完善中国科研治理体系的启示。 以科研诚信为名强化政治控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令,要求全面改革科研诚信政策,推动联邦政府贯彻"透明、严谨且有影 响力"的"科学黄金标准"。然而,许多研究者担忧,该政令反而会使美国科学家和科研活动受制于政治 官员,已出现抵制行动。 该行政令称,科研诚信问题(如高调撤稿和大量研究结果不可复现)已导致公众对科学失去信任,并指 责拜登政府在气候政策和疫情应对中"滥用科学证据"。政令出台之际,特朗普政府正在削减联邦机构及 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 ...
首届STM亚太会议召开,专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 发展开放科学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7 07:36
开放科学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开放科学的深入推进,仍然面 临诸多挑战。"吴尚之指出,如何平衡开放获取与学术质量,传统模式与创新生态的关系,是当前人们 共同面临的课题。 "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由中国科学院于2023年发布。目前,该平台整合集成了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 果资源、科技出版资源和学术交流资源,OA环境下允许集成服务的学术资源,以及通过协议授权或其 他合作共建模式获得授权许可的学术资源。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访问量已达10亿次,下载量达120万次,注册用户超 37万人,服务范围覆盖了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刘细文还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牵头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Open for Science项目计划。记者了解到,该计划将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建开放科学信息基础设施的创新 模式,为全球知识共享与数据互联开辟新路径。 "对于这一项目,我们确立了三个目标。"刘细文介绍,第一个目标是围绕开放论文、开放数据和开放基 础设施,构建一个开放技术架构,涵盖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第二个目标是 ...
中国科学院院长:全球性挑战和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可持续发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6 06:46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 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5月31日指出,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 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新科技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深刻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 的责任"国际研讨会当天在北京举行,侯建国做主题报告时作上述表示。 5月31 日,"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切纳帕蒂·贾格迪什,巴西科学院院长海伦娜·纳德,欧洲科 学院代理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唐纳德·布鲁斯·丁威尔,德国国家科学院代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马来西亚科学院院长滕古·穆罕默德·阿兹玛·沙里法丁,巴基斯坦科学院院 长考塞尔·阿卜杜拉·马利克,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谢尔盖·切尔内舍夫,南非科学院院长托科扎尼·马约 齐,以及"一带一路"国际 ...
国际嘉宾热议“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新图景
Ke Ji Ri Bao· 2025-06-12 09:18
在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技术特使阿曼迪普·吉尔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他赞赏本次大会主办单位 表现出的领导才能和远见卓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构建稳固的伙伴 关系和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从而确保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产生更加深远和实际的意义。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正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朝着更加平衡和富有成效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科学资源和 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国家和人民。 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素帕玛·易萨拉帕迪表示,"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推动了5G通信、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共建国家的落地,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多参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机会。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更在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从倡议提出之日起,践行开放、包容、互利理念以及惠及民生,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变的目标。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增进共建国家民生福祉、搭建青年科学家交流平台……参加第二 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国际嘉宾普遍认为,科技合作正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 擎。 2024年11月21日,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携手构建开放、公 ...
“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 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认为这是指科学技术 能够为全世界带来福祉,并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日籍专家植野友和 说,"在世界范围内,源自中国的技术在环保、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植野友和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的翻译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强调的不是对技术和财富的 垄断,而是分享与共赢,这种理念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中方工程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业务经理李翔宇介绍,由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主 导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已共同研制6颗卫星,并建立了"免费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不仅互 相免费提供卫星数据,还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他认为,这 种"数据普惠"模式打破了发达国家 ...
开放科学实现可持续需要做什么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3-28 18:13
开放科学,是指通过开放可用、开放获取和开放重复使用科学知识,以提高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 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国际论坛"上,与会大咖借科技热 点直面开放科学面临的困境,纷纷为开放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本场论坛以"开放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为主题。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科技已不再是"单点突破", 而是"系统协同",是一个由算法、数据、算力、实验验证、产业落地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只有形成全 球知识共创,才能真正推动科技成为造福人类的力量。 "开放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成为应对全球挑战的关 键手段。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清华大学教授陈劲在论坛上同样表示,"开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迫切,因为我们面临全球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要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使科学突破单学科、单机制的限制,共同面对全球性 挑战,更加促进了开放科学发展的紧迫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开放科学主张科研成果、数据的开放获取,它是对传统科研范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也 是新时代科学发展的必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实现公平、可持续,还需越过多少障碍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3-28 14:22
开放科学,这一概念对于我国并不陌生。它是指通过开放可用、开放获取和开放重复使用科学知识,以提高 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国际论 坛"上,与会大咖借科技热点直面开放科学面临的困境,纷纷为开放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本场论坛以"开放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为主题。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科技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 是"系统协同",是一个由算法、数据、算力、实验验证、产业落地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只有形成全球知识 共创,才能真正推动科技成为造福人类的力量。 科学,开放共享日益迫切 "开放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成为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手 段。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 清华大学教授陈劲在论坛上同样表示,开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迫切,因为我们面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要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使科学突破单学科、单机制的限制,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更加 促进了开放科学发展的紧迫性。 科学,为何需要"开放"?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