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资金抢筹布局,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总额超3.5亿元,机构表示港股科技板块历史超额显著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9 06:12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广发证券表示,长期来看,中国科技产业溢价中枢持续上升。2005年以来的港股科技相对市场的超额收 益相对显著,港股科技在历次行情中呈现一定的高弹性与持续性。拆分来看,每一次科技溢价的抬升均 与产业变革密切相关,形成大致5年的科技溢价抬升周期。当下科技部分核心产业已迈入本土化阶段,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港股科技ETF(代码: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代码:931573),该指数由中证指 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港股通范围内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该指数 旨在全面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其成分股具有显著的成长潜 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 ...
加仓!资金持续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03:19
与此同时,宽基ETF再迎新品,上证380ETF及其联接基金、上证580ETF及其联接基金集中上报,这标 志着上证旗舰宽基指数体系投资工具进一步丰富,将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便利渠道。 资金涌入权益类ETF 在近日震荡行情中,大量资金涌入权益类ETF。6月15日以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超过27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证380ETF及其联接基金、上证58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上报,将助力投资者布局沪 市中盘及小盘成长型企业,分享不同市值板块的发展红利。同时,将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丰富的渠 道。 据Choice测算,6月15日以来,截至6月23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270亿元。其中,投向A股的 ETF净申购额超过180亿元。 具体来看,多只宽基ETF吸引资金涌入。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17.7亿元,华夏科创 50ETF净申购额为16.64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净申购额为15.56亿元。此外,华夏上证50ETF、 南方中证500ETF净申购额均超过10亿元。 多只行业主题ETF也强势吸金。华宝券商ETF净申购额为10.3亿元,华宝银行ETF净申购额为9.98亿元。 华泰 ...
高盛唱多中国股票“十巨头”,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跟踪指数成份股占据半数!正在发售中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7 03:48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列举的十家公司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比亚迪、美团均为恒生港股 通科技主题指数成份股。 广发证券认为,2005年以来的20年内港股科技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相对显著,港股科技在历次行情中呈 现一定的高弹性与持续性。拆分来看,每一次科技溢价的抬升均与产业变革密切相关,形成大致5年的 科技溢价抬升周期。当下科技部分核心产业已迈入本土化阶段,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为代 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Wind数据显示,2025年6月17日早盘,港股苹果概念股拉升上扬,其中,高伟电子大涨超8%,丘钛科 技涨超4%,瑞声科技涨超3%,舜宇光学、伟仕佳杰、富智康集团涨超2%,通达集团、比亚迪电子涨超 1%。 成份股消息面上,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周一公告,公司更新了Qwen3模型的GGUF、AWQ、GPTQ等不 同量化版本,以便全系适配苹果MLX机器学习框架。公告称现在苹果产品Mac Pro、Mac Studio、Mac mini、MacBook、iPad和iPhone,都能部署Qwen3。 高盛再度唱多,指出全球资金将回归中国,并首次提出中国股票市场"十巨头",对标美国"美股七姐 妹"。分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摘要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专注港股科技,注重基本面优选。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作为 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覆盖核心产业,行业分布均衡。 成分股主要分布在港股互联网、港股汽车及港股创新药等核心产业。指数行业分布均衡化,在其他同类指数高集中分布的 电子、传媒及计算机相对低配,在汽车、医药生物中相对高配,实现行业均衡化,避开拥挤的同时有利于捕捉各行业的阶段性行情。 纳入各产业龙头,科技代表性显著。 个股层面,对比恒生科技等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额外覆盖了汽车(比亚迪)及创新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产 业龙头,相对减少对第二梯队互联网的配置权重,更具科技代表性,根据Wind,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为69%。 历史表现弹性较高。 市场表现方面,技指数弹性较大,2015-2017年、2019-2020年以及2024年中期以来的三轮港股行情中,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弹性在同类 指数中相对领先。2014年底以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化收益高于国证港股通科技、恒生科技等其他同类指数。 港股市场特征: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港股通投资者是市场重 ...
2025年5月,广东省融资最多;北京落地百亿级基金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1:32
核心摘要 【基金端】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5月共备案基金353支,总备案规模为1,452亿。 备案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均上升 北京落地百亿级基金 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5月共备案基金353支,总备案规模为1,452亿。在备案基金规模上,较2025年4月下跌37%,较去年同期即2024年5月增长 28%。 在备案基金数量上,2025年5月新增备案基金数量较较2025年4月下降19%,较2024年同期增长34%。从单支基金规模来看,2025年5月,平均单支基金注 册资本为4.1亿。 备案基金数量及规模:在备案基金规模上,2025年5月环比下跌37%,同比增长28%。在备案基金数量上,2025年5月新增备案基金数量环比下降19%,同 比增长34%。 基金类型及分布地域:2025年5月备案基金类型以创业基金为主,占比72%。在基金备案地域上,从规模上看,浙江省以230亿规模位列第一。 新增基金管理人:2025年5月新增基金管理人2家,均为国资控股管理人。管理人数量环比下跌83%,同比减少4家。 【项目投融资端】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5月发生投融资事件共619起,投融资金额190 ...
广电计量(002967):2025Q1点评:营收同比增5.2%,继续看好全年营收和利润释放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4-27 02:15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s "Buy" and is maintained [9]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reported Q1 2025 revenue of 618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2%, with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approximately 4.82 million yuan, compared to 1.20 million yuan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2][6] - The revenue growth is steady, and profit improvement is significant, with expectations for continued revenue and net profit growth throughout the year [2][6] Summary by Sections Event Description - The company released its Q1 2025 report, achieving revenue of 618 million yuan, a 5.2% year-on-year increas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approximately 4.82 million yuan, up from 1.20 million yuan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non-recurring net profit was -1.60 million yuan, compared to -6.06 million yuan last year [6] Event Commentary - Q1 is traditionally a slow season for the business, with stable revenue growth. It is speculated that revenue growth in environmental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segments is faster than in life sciences and calibration [12] - The company has maintained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se ratio of around 10%, ranking among the top in the industry, and has established testing capabilities in several emerging industries [12]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see revenue growth in military, automotive, and data science segments, with a forecast for accelerated revenue in Q2-Q4 as orders are released [12]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a net profit margin of approximately 11.0% in 2024, up 4.1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12] - Management changes include a new, younger, and more professional board, with a focus on refined management and net profit assessment [12] Financial Forecast and Valuation - Revenue is projected to reach 3.58 billion yuan in 2025, 4.02 billion yuan in 2026, and 4.46 billion yuan in 2027, with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11.7%, 12.1%, and 11.1% respectively; net profit is expected to be 440 million yuan, 549 million yuan, and 656 million yuan for the same years, with corresponding growth rates of 25.1%, 24.7%, and 19.5%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