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技术突破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重大技术突破!极氪发布全球首个900V高压混动架构“浩瀚-S”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0 06:41
极氪7月9日发布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电混专属架构浩瀚-S,这是全球第一个全栈900V高压混 动架构,也是第一个电驱总功率突破兆瓦级的混动架构,用一套动力系统实现集纯电、增程、混动优势 于一体,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混动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极氪9X将有千里浩瀚H7、H9两种方案选择,H7方案实现Smart AI Agent技术架 构升级,可以调动全车感知,实时预判当下场景,以云端基座大模型和世界模型,车端多模态VLA大 模型及700TOPS大算力,实现绕障、选道、避堵等场景处理能力极大提升;H9方案使用智驾芯片双英 伟达DRIVE Thor-U芯片集成,达到1400TOPS算力,两颗芯片互为冗余,同时实现激光雷达360度全覆 盖,43个感知硬件,是面向L3级辅助驾驶的技术方案。 据介绍,极氪9X瞄准60万元到150万元大型SUV市场,有望在这一价格空间打破长期以来由外资品牌主 导及定义的豪华市场局面。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据了解,基于全球首个全栈900V高压电混架构,极氪9X在全球混动SUV中实现纯电续航里程最长、充 电最快和加速最快,且是极速最高的全尺寸混动SUV。极氪9X已启动 ...
极氪发布“浩瀚-S”超级电混架构:首搭车型极氪9X实现高端新能源技术突破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9 13:17
在安全方面,极氪9X实现对车身用料、生产工艺、安全设计和测试标准的四维提升。其中从车身安全 来看,浩瀚安全盔甲带来专属混动车型的过硬防护方案。极氪9X白车身高强钢和铝合金整体比超过 91%,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1600牛·米每度,为承载式车身全尺寸SUV中最高,是混动车型中唯一通过 50km/h正面柱碰测试的车型。针对混动车型油电分离的安全需求,行业首创"第三吸能盒"专利设计,车 侧"八横九纵十宫格"设计首搭纯电级电池保护方案,尾部"防撞击阻止块"专为保护油箱设计,让极氪9X 成为名副其实的"混动公路坦氪"。 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当下混动、增程行业核心痛点,极氪凭借在纯电领域建立的技术护城河,基于浩 瀚-S架构代际领先的底层能力,提供了一个没有妥协的动力方案,打破目前混动、增程产品普遍400V 架构的瓶颈,带来对传统增程和混动体验的革命性突破。 具体而言,浩瀚超级电混搭载最大功率1030千瓦的三电机高性能电驱和2.0T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以及 全球最高功率的增程发电机和900V混动专属的增混电池。凭借这套系统,极氪9X不仅满电时全系百公 里加速3秒级,而且馈电性能也不衰减,最大CLTC纯电续航里程380km,电 ...
从原型车到量产王,小米在「性能圣殿」正面硬刚
36氪· 2025-06-16 09:34
科技、品质与安全的三重胜利。 7分04秒957,这个成绩已经超过纽北东道主保时捷TaycanTurbo GT此前创造的7分07秒55,成为纽北最快的量产电动车。 这个成绩,来自中国汽车品牌小米。 在这条全长20.8公里、拥有177个弯道的赛车试炼场,小米用一辆可以合法合规上路的量产车,将电动性能车的标杆推至全新高度。 不同于去年10月那台使用21处碳纤维部件减重57公斤的原型车,量产版车型必须符合可公开售卖、符合道路法规、未经赛道特化改装三大条件,除了必要的 安全改装与重量平衡外,小米只能通过价值10万元的"竞速套装"及部分可售卖的碳纤维套件来强化性能。 在纽北赛道起始点附近,有一家咖啡馆,那是一个绝佳观景位。喝着咖啡,看着远处赛道上驰骋的汽车和停车场内的各色有趣车辆,是许多欧美游客的日 常。 近期,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巨大广告牌吸引了。 换言之,这款车是真实在售的。只要67.19万元,消费者便可拥有纽北最速量产电车。 如果说原型车是小米对汽车性能的目标,那量产车已让小米的理想驶入现实。7分04秒957已不仅是一场速度的胜利,更是小米技术与品质的认证,以及中国 汽车制造的新名片。 意料之外的圈速成绩, 情理 ...
电车已过山海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5 14:55
编 译 / 牛一龙 设 计 / 赵昊然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电车不过长城"。 2009年"十城千辆"计划启动时,由于当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限制,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续航衰 减、性能不稳定等问题突出,使得业界普遍认为长城以北的高寒地区不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资深首席专家、总师办副主任黄永和清晰记得:863专家组的领导 提出一个原则——好多人说这是一个笑话但不是笑话——是真的,叫电车不过长城,就是长城以北 地区在做"十城千辆"申报时别申报了。 时光荏苒,16年过去,如今"电车已过山海关",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北方高寒地区逐渐站稳脚跟,在 高原地区也日益普及,成为汽车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低温困不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地区发展的最大阻碍,便是低温环境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其中续航衰减问题尤为 突出。过去,低温下电池活性降低,导致续航大幅缩水,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如 今,车企在热管理系统、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提及即将上市的东风纳米06时充满信心。这款对手可能是"比亚迪元 UP""五菱缤果PLUS"等热门车型的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