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转型

Search documents
又有豪车品牌4S店退网!车企等三方应提前作出预案
第一财经· 2025-07-08 15:55
2025.07. 08 本文字数:157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车企和经销商也应重新思考在汽车行业新竞争环境以及新业态下,传统的返利机制、压库惯例、价格 体系是否还行得通。 近日,一位奔驰车主告诉笔者,收到了标注为"梅赛德斯-奔驰"发送的短信。该短信称,因为业务调 整,宝利德集团旗下绍兴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将于2025年6月27日终止。车主原 厂保修保养套餐可到任何一家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店继续使用,而车主购买的仅限宝利德集团兑付使 用的售后产品,只能联系该集团进行后续协商。 车主供图 而宝利德集团的400热线无法接通。与此同时,宝利德集团分布在多地的汽车4S店也陆续闭店。今 年以来,该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余海军三次被限消。这导致了众多消费者保 养、延保等权益受损,叫苦不迭。 近年来,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汽车经销商也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失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 险加剧等严峻挑战。经销商闭店、倒闭、跑路等现象频发,比如去年10月下旬,G.A.集团旗下宝马 4S店也同样密集出现了闭店停业、经营异常的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202 ...
长安汽车调整报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未出现在6月产销数据中
Ju Chao Zi Xun· 2025-07-05 09:06
| 对比近期长安汽车发布的2025年1-5月和6月的产销快报发现,在6月份的产销数据中,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并未被单独纳入产销报表,这一变化引发了行 | | --- | | 业内外的广泛讨论。 | | 单位 | | | 产量(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月 | 去年同期 | 同比变动 | 本年累计 | 去年同期 累计 | 同比 变动 | 本月 | 去年同期 | 同 | | 重庆长安 | 76.676 | 96.068 | -20.19% | 288.115 | 366,703 | -21.43% | 76.616 | 92,761 | - | | 河北长安 | 9,312 | 10.238 | -9.04% | 34,795 | 36.901 | -5.71% | 8.801 | 11,092 | - | | 合肥长安 | 18.260 | 20.107 | -9.19% | 115.972 | 97.945 | 18.41% | 22.022 | 19.114 | | ...
数说“价格战”与“反内卷”:车企梯队分化正加剧
Di Yi Cai Jing· 2025-06-16 12:19
过去两年,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经历了销量增长、技术突破、出口爆发的"高光",但随着内卷加剧,产能过剩、价格战、盈利困难等问题也 开始挑战主机厂商。 行业大洗牌中,谁在分化向上?第一财经综合国家统计局和财报数据梳理发现,目前的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波动加大,存在结构性过剩风险;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企业在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方面出现分化,新的头部阵营已经基本形成。 2025年的价格战以来,汽车行业延续开门红走势,销量不断走高,5月的库存预警指数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但价格战下,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6月份的 销售依然存在挑战。 行业: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压力 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是观察中国制造业景气度、产业政策效果、出口竞争力以及内部结构转型的重要窗口。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九个季度中,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波动幅度远大于整体工业,这表明汽车行业更 容易受到短期市场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变化、需求波动、供应链冲击、价格战和技术迭代等因素。在波动中,不同车企之间出现分化,汽车行业整体 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和转型压力。 2024年第一季度,汽车制造业遭遇了剧 ...
独家|贝瑞德:“价格战”势必影响供应链,大众中国反对过度竞争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10 16:01
6月10日晚间,工信部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消息称,6月10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家汽车生 产企业分别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第一时 间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无底线的"价格战"势必对供应链产生不良影响,已 经有一些企业拖延供应商的付款账期,"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大众中国完全支持中国政 府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反对过度竞争"的表态。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水平难以回到过去。 已经在中国深耕40余年的大众集团,必须优化业务运营,包括强化本土化研发,打造全新技术、 平台和产品阵容等,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大众中国注意到,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最近发出了反对过度竞争的声音,大众中国完全支持这一 表态。在此背景下,大众中国也在积极调整和转型。贝瑞德认为,企业既要对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也要对客户负责。目前,一些品牌退出市场,但已经有成千上万辆车卖给了消费者,而这些车辆的残值 趋近于零,消费者也无法获得应有的售后服务。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大众在中国深耕超过40年,是 ...
重组预期落空“东风系”全线大跌 前5个月集团年度目标完成率仅22%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6 09:10
6月5日,多家"东风系"和"兵装系"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正式宣告东风汽车集团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 业务重组。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则分立汽车业务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 责。 这一纸公告,为持续四个月之久的"东风长安重组猜想"画上句号。 此前在2月9日,东风汽车集团与兵装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组事项,引发市场 对两家年销量百万级车企合并的强烈预期。彼时,投资者期待这场重组能催生年销量超500万辆的"中国 神车",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大车企。 如今重组预期落空,手握千亿现金储备却面临转型压力的东风,将独自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惊涛骇浪。 消息发布后,"长安系"普遍上涨,而东风集团股份、东风股份等"东风系"全线大跌。 3月26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东风集团2024年实现营收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86%,净利润0.58亿元, 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0.25亿,仍处于亏损。 2024年集团总销量仅为189.59万辆,同比下降9.2%,与年初制定的320万辆目标相去甚远,完成率仅 77.5%。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结构。2024年0.5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17年高峰 ...
上汽集团(600104):2024计提减值轻装上阵 2025内外部转型提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1 00:25
内外部转型加速,触底反弹可期。内部转型方面,公司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并将荣威、名爵、飞凡、上汽 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板块合并,同时进行内部竞聘,提升自主板块整体研发与运营效 率。外部合作方面,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全新品牌"SAIC 尚界",定位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主要面向 家庭用户、年轻白领等核心消费群体,品牌首期将投入60亿元打造专属超级工厂,尚界也将拥有超过 5000 人的专属团队,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5 年秋天上市,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已于4 月29日 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并将于5 月开工。公司内部改革与外部合作并进,销量与业绩有望实现触底反弹。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收为 6778.40、7153.30、7646.73亿元,归母净利润 95.82、 127.12、151.98 亿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事件:2025 年4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公司营收6275.90 亿元,同 比-15.73%,归母净利润16.66 亿元,同比-88.19%,扣非归母净 ...
收入利润双降,奔驰如何反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3 15:49
撰文 / 张霖郁 设计 / 师 超 2023年10月的某一天,北京诺金酒店聚集了奔驰亚太区法务与合规团队部分成员。 会场在酒店二楼,两个小会议室合并成一个大会场。现场摆放了三款车型,其中两辆是中国新势力竞品,蔚来EC7和理想L9 Max,另一辆是奔驰自己即 将上市的E-Class。 来自亚太区不同国家的法务人员聚在一起,讨论本部门如何应对转型,尤其是数字化带来工作模式以及方方面面的冲击。他们讨论对德国总部制定的转 型战略是否充分理解以及相应的建议和帮助,此外,还涉及转型期对合规的新挑战,比如新的售车方式、各国推出的数据安全法规等。 会场主舞台上的奔驰E-Class两个月后上市,在同一空间对比完理想L9 Max和蔚来EC7后,这些从亚太区不同国家来的奔驰内部员工对自己公司车型的竞 争力有了真实的认识。 "我们的车这么贵,配置没有人家高啊……"几个奔驰内部员工私下交流。 事实上,奔驰E-Class上市第二年后降价超过10万元以上,销量出现同比下滑。 这场人数不超过150人、为期两天在北京五星豪华酒店举办的会议,多少让人感受到全球车企转型风潮的急促气息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但奔驰内部上 下有多急迫,尚未可知,因为那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