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重估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还有哪些行业兼具高景气和性价比?
HTSC· 2025-07-06 08:40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 还有哪些行业兼具高景气和性价比? 2025 年 7 月 06 日│中国内地 策略周报 配置:近期金融及必需消费,中期服务消费、软件及科技硬件 港股市场三季度波动加大,反而提供配置窗口。近期可关注更具性价比和安 全边际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家庭个护及金融,中期景气改善催化的服务消费 (旅游、茶饮、餐饮等)、耐用消费(潮玩、黄金珠宝、服饰等)、科技硬 件、软件服务(云、AI 应用、媒体)仍有配置价值。 中国资产重估受景气支撑,流动性宽松放大重估弹性 2025 年,中国上市企业 EPS 连续第三年上升。EPS 是衡量股权投资回报 的核心指标。MSCI 中国指数 EPS 在 2002~2014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 15.7%, 但 2015~2022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只有-2.94%。2002~2014 年间,MSCI 中 国指数 ROE 均值 15.4%,2015~2022 年间趋势性降至 10%左右。过去数 年上市公司并未实现每股收益增长,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指数中枢很难抬升; 但一旦出现阶段性 EPS 预期改善,市场就容易快速反弹,如 2017 年和 2020~2021 年。2023 年以来,ROE ...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7-03 05:14
全球市场正在等待美国关税谈判结果为7月行情定价。 当前,各大机构都在等待尘埃落定后再做抉择,而不是提前下注,防御性资产成为相当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 而港股市场受到海外和内地资金流动性的综合影响,其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的影响更敏感,也 成为避险资金首选。 面对7月9日关税重启的最后期限,叠加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市场对于美元前景普遍看 淡。自4月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7%,而亚洲货币集体反弹,普遍上涨到了去年10月份 以来新高。 面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增大,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而绝对估值处于 全球洼地的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注入,伴随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低估值蓝筹的重估已经在进 行当中。 7月份"逢高做空美元"? 随着7月9日即将到来,市场正密切关注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非美货币广泛的升值及美元资产减 持。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此前4月9日,特朗普暂停了对大多数美 国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将高额关税的生效期推迟到7月9日。 7月2日,美元指数仍 ...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7-02 23:19
全球市场正在等待美国关税谈判结果为7月行情定价。 面对7月9日关税重启的最后期限,叠加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市场对于美元前景普遍看 淡。自4月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7%,而亚洲货币集体反弹,普遍上涨到了去年10月份 以来新高。 面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增大,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而绝对估值处于 全球洼地的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注入,伴随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低估值蓝筹的重估已经在进 行当中。 "短期要重点关注90天暂停到期关税层面的变数和7月份美债和日债市场是否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兴 业证券最新研报也提醒道。由于美国关税谈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警惕重演4月初的冲击波,当时在美 出台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下,全球股债汇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当前,各大机构都在等待尘埃落定后再做抉择,而不是提前下注,防御性资产成为相当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 而港股市场受到海外和内地资金流动性的综合影响,其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的影响更敏感,也 成为避险资金首选。 5月份以来,伴随美元的持续贬值,香港Hibor利率(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利率)也在 ...
名家看市:张忆东战略性做多港股,刘煜辉认为港股下半年大概率迎来牛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7 09:46
今年上半年,整个港股市场营造出牛市氛围,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之一。专业人士及机构纷纷发声 看好港股市场,张忆东在前不久兴业证券的中期策略会中,提出战略性做多港股!刘煜辉也认为港股下 半年大概率迎来牛市。 张忆东:战略性做多港股!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对于港股更为看好。在前不久兴业证券的中期策略会中,张忆东分 享他的最新观点,提出了"战略性做多港股!"。 2024年以来,由科技和新消费驱动的这一轮港股IPO的回暖,对于后续港股市场的重估会有一个基本面 层面的质的支持。这个支持反映在港股市场的市值结构。从近年的维度来看,新消费、科技和生物医药 的占比在不断提升,这三类资产的市值结构现在已经占据了港股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上。 新的优质公司,将带来可持续的港股重估的基本面基础。与此同时,港股市场这轮的牛市本质上受益于 资产的重估浪潮,所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是在于新兴的消费、成长型的消费以及科技的突破。 在投资机会上,张忆东建议关注两大类资产。一是中国的亮点资产可以作为进攻的"矛",包括以军工、 科技和新消费为代表的成长型资产。 红利资产和黄金是防御性的"盾"。张忆东认为,红利资产是港股非常独特且具有长期 ...
时报观察丨“雪王”创纪录打新 天时地利人和背后应有冷思考
证券时报· 2025-02-27 00:22
但在市场一片狂热的背后,投资者也需冷静思考,避免风险。一方面,虽然蜜雪冰城质地出色,但新茶饮 市场竞争激烈,未来能否持续保持高增长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纷纷 首日破发的重要原因,其中奈雪的茶股价更是已跌去九成。另一方面,超高杠杆打新虽然能提高中签几 率、放大收益,但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旦新股上市后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亏损。 2月21日起,"雪王"蜜雪冰城开启公开招股之路,不断刷新着港股新股认购的上限: 2月24日,突破1 万亿港元,2月25日,打破快手2021年创下的1.26万亿港元纪录,2月26日招股结束时,这一数字创纪 录地达到1.83万亿港元。 蜜雪冰城此次现象级IPO认购背后,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来看,港股市场回暖,尤其是在科技股带动下,港股里的中国资产迎来一轮"重估"。不少散户都 冲着这一轮赚钱效应涌向新股市场。如消费类个股布鲁可上市首日暴涨85%、毛戈平上涨76.5%,强化了 投资者对"中签即赚"的预期。 从"地利"来看,蜜雪冰城过去几年在全国乃至海外攻城略地,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此次蜜雪冰城股价高 达每股202.50港元,最小申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