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乏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秋燥秋乏“秋老虎”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专家建议
Yang Shi Wang· 2025-08-27 07:11
央视网消息: 这段时间,南方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40℃。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江汉、江淮、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仍有持续性高 温。明明立秋已经过去二十天,气温为什么还是居高不下?气象部门表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 昼夜温差大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防范 安徽省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唐为安:"秋老虎"并不是气象上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是民间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它通常是指在夏季向秋季过渡时期,气温下 降之后又突然回升,持续出现一段35℃以上的高温天气,或者是在夏季向秋季过渡时期一直维持在35℃以上这样的一个高温。 专家表示,立秋后,随着夏季风的减弱和降水减少,空气湿度明显下降。体感会从夏季的潮湿闷热逐渐转为干爽。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 制,常常要到9月中旬以后气温才会明显降低。 记者了解到,"秋老虎"时段的昼夜温差变化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群体的影响尤其明显。医生提示,对于有基础病的人来说,要特别注意保持健 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陶春蓉:每天补充水分的话在1500到2000毫升以上。有时候要少量多饮,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去喝 水。对于 ...
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Xin Hua She· 2025-08-22 14:21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8月2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个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如何科学开展户外活动?国 家卫生健康委22日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多位权威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从容应对"秋老虎" 处暑,代表暑气由此而去。整体来看,天气逐渐转凉,但不少地方仍存在短期高温回热现象,这就 是俗话说的"秋老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许云说,此时"秋冻"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加耐寒能力,可 以遵循"该捂捂、该冻冻"的原则,保护好肩部、腹部、腰部等关键部位。 许云介绍,肩部是肺经循行的重要部位,尽量穿一些能够盖住肩部的衣物;腰腹是阳气之根所在, 随着外寒逐渐加重,体内阳气逐渐衰减,要注意腰腹部位保暖。 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不能简单追求"秋冻",要注意早晚适当加 衣。 进入处暑后,秋乏更加常见。许云提示既要科学补觉,也可以用穴位按摩提神醒脑。 "在11点至13点的时段,睡个约20分钟的子午觉,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改善困乏。"许云说,成年人 可以揉 ...
“秋乏”打盹犯困?专家教你几个穴位按摩小技巧
Ren Min Wang· 2025-08-22 11:12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丁亦鑫)8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介绍处暑节气的养 生保健方法。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酷夏逐渐转为凉秋,也有人出现"秋乏"犯困打盹 的情况。 许云提醒道,不推荐给孩子服用或饮用功能性的提神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大多含有大量的咖啡因, 可能会导致孩子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还容易影响其神经和骨骼的发育。 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许云介绍说,从按摩穴位来讲,应对"秋乏"成年人和儿童 有不同的推荐。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丁亦鑫摄 对成年人来讲,推荐手腕上的穴位,可以把两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所对应的桡侧这个地方有个小 小的凹陷,按下去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个地方叫太渊穴。另外一个穴位是在腕横纹的小指一侧,腕横 纹肌腱上有一个小小的凹陷,叫神门穴。"我们可以把自己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揉在这两个穴 位,手腕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按揉3-5分钟之后再换对侧手。这两个穴位来自我们的肺经和心经,所 以可以在处暑时节给大家补益心气,提神醒脑。"许云说。 对于孩子来讲,推荐三个小动作,首先是孩子的耳朵,耳为宗脉之所聚。把手作一个"剪刀手",来 揉搓孩子的耳根;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