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茶产业种业创新
Xin Hua She· 2025-06-25 08:35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韩佳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面对广泛的市场需求,"十四五"以来我国 茶产业加快种业创新,不断培育茶叶新品种。 在日前于浙江安吉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果茶经济作物种苗繁育技术交流会上,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新超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围绕适 合机采、优特异、抗性等产业急需品种不断开展新品种选育。截至2024年底,已有167个茶树品种通过 了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良种保障。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在交流会上分析了当前国内 新茶饮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及其给上游原料产业带来的深刻变革。针对新茶饮和工业茶饮料等新业态、 新消费习惯的市场需求,他提出了要面向多场景特色风味、供应链稳定适配、小众化功能化等需求导 向,进行专用果茶品种开发的建议。 除了推进茶种业创新,近年来我国也加快特色水果等领域种业研发。在会议的专题报告中,国家梨产业 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绍铃聚焦梨树育种领域,呼吁要加强梨树种质资源收集,建议 通过科企紧密合作,完善种业规范化与梨树创 ...
国敬业奉献模范钱前:四十载耕耘,奔跑在种业创新前沿
Hai Nan Ri Bao· 2025-06-21 01:19
"我毕业的时候,我的老师问我能不能吃苦?不能吃苦,就干不了育种工作。"胸怀"粮安天下"的使 命感,已过花甲之年的钱前依旧奔跑在种业创新前沿。 与跨学科团队一道,钱前坚守南繁硅谷,融合传统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融入育种中,建设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慧"育种推动水稻育种从传统经验向高效、精准、目标明 确的分子设计智能育种转变。 他带领着年轻人,顶着北纬十八度的烈日持续建设全球规模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野生稻种质资源 保护平台——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守护水稻育种的"基因宝库",为水稻育种提供"芯"动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 初夏时节,三亚崖州区南繁基地稻浪翻滚。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 培育的超矮秆新型水稻"小薇",大田试种实现亩产410公斤。 "下一季就做五层立体的,向空间要产量!" 6月19日,钱前兴奋地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如果 一株矮秆水稻能实现正常产量,走向立体种植,总体产量有望再提升。 新突破的背后,是钱前率领科研团队四十载如一日躬耕稻田,破解水稻"基因密码"的不懈努力。 通过系统梳理稻属各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类及地理分布,钱前为野生稻的科 ...
河南全力打造中原农谷2.0版
未来三年,中原农谷如何发展?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2027年)》,进一步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级、国际化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打造中原农谷 2.0版。 构建现代种业产业发展高地。引进国际30强、国内20强种业企业10家以上,加大河南省国家种业阵型企 业培育力度,推动河南种业集团部分强项领域进入全国前3强,全域种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目标,到2027年,中原农谷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全领域种业资源更加集聚, 全要素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全链条产业规模更加壮大,初步建成汇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农 科"芯"城。 建立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高地。提升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影响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科研 机构和种业企业谋划建设海外研发基地(中心)、国际育种创新平台5家以上。(记者袁帅) 成为全国生物育种创新高地。重点打造全种业实验室矩阵,小麦、玉米、花生、芝麻、家禽等领域种质 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15家以上。 形成种业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新引育种业领域院士3名以上,战略科学家、领军 ...
通州主会场期待值拉满!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开启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11 09:33
通州主会场期待 值拉满!第三十 二届中国北京种 业大会9月开启_ 南方+_南方plus 话交流和项目路演四个环节。在开幕式上,聚焦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将进行玉米 新品种联合展示评价推介、高通量育种平台技术及智慧种植三项合作签约,发布联 合玉米品种展示评价推介结果,解读招商政策。主题报告环节,特邀中国农科院等 权威科研机构及中农发集团等领军企业,带来六场高质量专题报告。对话交流环 节,六家企业嘉宾围绕"打破边界壁垒、共享技术平台"展开交流。在项目路演环 节,汇聚了国家玉米创新中心先正达中国等龙头企业共同参与。 三是农业微生物种业及产业发展论坛,举办时间为9月12日上午,设置了领导致 辞、专家专题报告、企业交流、互动交流环节,拟邀请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共同 讨论微生物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作为推动玉米产业升级的实践窗口,今年通州主会场还将举行三项专题活动:一是 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评价活动,地点位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内的北京玉米新品 种智慧展示公园,自6月下旬起至大会会期,公众可预约参观。展示内容占地80余 亩,种植了京津冀及国内外400多个品种,类型多样且有新品类展示,目前已完成 两期春播 ...
饲料转化率提升1% 一年能省近100亿元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4 19:17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直接从源头上决定了农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 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毓文以"做强农业'芯片'"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种业创新的价值。他以生猪为 例,1头种猪不断繁衍可以产生2万多头商品代猪,对应2100吨猪肉;饲料转化率只要提升1%,每年饲 料就能节省将近100亿元。如何减少消耗饲料,又能产出更多的猪肉?高效又准确的方式是,利用基因 信息来筛选优势个体,在小猪刚出生的时候就做基因检测,然后用基因信息来准确预测它们的表现。经 历千百次的技术攻关,刘毓文所在团队成功打造出"万相育种加速器"体系,通过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的新 方法和算法开发,全面鉴定动植物个体的基因信息,并提高了表型预测的准确性,解决了我国生物育种 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在访谈环节,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雪菲、梅州市天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 欣上台进行交流、分享。刘雪菲海外学成回国后,创立亚太陈皮产业园,以"三产融合"模式重塑新会陈 皮产业链。黄子欣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梅州农田,推动农业设备使用率从30%跃升至85%,还建立137个 农业服务群,成为村民信赖的"技术顾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布766个项目邀请“揭榜领题”
Xin Jing Bao· 2025-05-14 07:27
本次发布的榜单中共有766个项目需求,聚焦"四个面向",与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相契合,覆 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等七大重点方向,涉及项目计划总投入超40亿 元,各需求单位提供的成功揭榜奖励总金额超过9000万元。据统计,此次张榜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人工智能"以143个项目(占比18.7%)居首,凸显数字经济时代对智能算法、芯片技术、数据处理等 前沿技术的迫切需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的140个项目(占比18.3%),围绕创新药研发、精准医 疗、智能诊疗等方向集中释放研发需求;"新材料与石油化工"领域135个项目(占比17.6%)、"高端装 备制造与机器人"领域131个项目(占比17.1%),分别聚焦高性能材料制备、精密加工装备、能源与化 工技术等核心部件国产自主化研发环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93个项目(占比12.1%),涉及新能 源材料与器件、资源循环与固废处理、环境治理与监测技术相关技术;"现代农业与食品"领域67个项目 (占比8.7%),围绕营养健康、农产品深加工、种业创新等乡村振兴关键技术展开;另有57个项目 (占比7.4%)归属于其他行业领域。 全国博士 ...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Shan Xi Ri Bao· 2025-05-08 22:59
保障海上安全 新舟60大中型固定翼搜救机完成地面交联试验 记者从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获悉:日前,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民机自主研发设计的新舟60大中 型固定翼搜救机完成地面交联试验。此次试验实现了新舟60大中型固定翼搜救机总装和试飞前的关键技 术突破,将使我国大中型固定翼搜救机研制生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民机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面交联试验是飞机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对飞 机各系统间的协同工作能力进行全方位检验。此次试验中,新舟60大中型固定翼搜救机的航电系统、通 信系统、搜索救援任务系统等核心系统通过了复杂的信号交互和数据传输测试,确保各系统在实际运行 中无缝对接、高效协作。 作为一款中远程海上搜索救援专用涡桨固定翼飞机,新舟60大中型固定翼搜救机通过加装专业的搜 索和救援任务设备,能够执行200海里以上中远海域的目标搜索任务。无论是在茫茫大海中搜寻失事船 只,还是定位遇险飞机,该搜救机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在救援物资投放方面,其精准的投放系统可确保 救援物资准确送到目的地;在人员物资运输上,宽敞的机舱空间能够搭载足够数量的救援人员和物资, 快速响应救援需求。 在设计和制造新舟60大中型固定翼 ...
加强品种权保护 激励育种创新(美丽中国)——司法部、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答记者问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1:5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 法部、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记者:《条例》的修订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于1997年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 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2015年修订的种子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了专章规 定。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种子法的决定,主要对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规定作了 修改,进一步提高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为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种子法,有必要修订现行《条例》。 记者:修订《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修订《条例》遵循以下总体思路:一是坚持党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关于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决策部署,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种业创新 发展。二是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制度。三是与相关国际条约做好衔接。 围绕提高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