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周MD

Search documents
便利店“赛点”仍是商品力
3 6 Ke· 2025-05-30 03:36
便利店行业从标准化转向"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依托商圈台账匹配地域需求,引入安索夫与BCG矩阵优化品类,破解下架商品处理、供应链协同等挑 战,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在2025中国便利店大会高峰论坛上,"商品是便利店的第一生产力"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当前,便利店行业虽保持扩张态势,但门店经营能力呈下降趋势, 同时量贩零食折扣店的迅速崛起,也对传统便利店业态形成不小冲击。 面对行业挑战,整体市场呈现出三大显著变化: 一是具备扎实基本功的企业,在商品力、营运力与组织力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二是头部企业与腰部企业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整合趋势愈发显著; 三是便利店市场下沉空间收窄,业者已将发展重心从开拓新市场转向深耕区域市场。 在经营策略方面,企业逐步从过去"千店一面"的标准化管理,迈向"千店千面"的精细化运营。品类规划更趋精准,着重于打造爆款商品与引进个性化商 品。商品结构也从以标准品为主,转向加大自有品牌与具有地域特色的鲜食品项的占比。选品标准不再单纯追求高毛利,而是更加重视商品质量与食品安 全。 由此不难看出,商品不仅是便利店日常经营的根基,更是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强化供应链能力的关键支点。未来,便利店从业 ...
未来十年,中国零售渠道会有哪些变化?
虎嗅APP· 2025-05-12 10:51
以下文章来源于FBIF食品饮料创新 ,作者FBIF FBIF食品饮料创新 .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我们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城镇化、制造业红利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基本完成"从无到有"的覆盖,而需求端受 GDP增速放缓、消费分层等因素影响,行业竞争正从"共同做大蛋糕"转向"如何分好蛋糕"的效率改善和份额争夺博弈。 在此背景下,食品饮料行业的价值链关系迎来重构:过去三十年由品牌主导的"大品牌+大单品+深度分销"模式正在失效,渠道权力逐渐向终端倾斜。 未来十年,中国零售渠道还会有哪些变化?食品饮料企业将如何抓住渠道碎片化、场景多元化的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FBIF食品饮料创新 ,作者:张鑫钊(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原文标题:《启承资本张鑫钊:30年一遇的中国零售变革,食 品饮料渠道突破的新机遇》,注:本文为张鑫钊在FBIF2025论坛上的演讲内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下文根据演讲整理,内容有删节: 深度,创新 近年来,中国零售业态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代际变革。在食品饮料领域,传统超市作为曾经的核心KA渠道,其三十年的黄金周期已接近尾声——从90年 代末的蓬勃兴起,到近五年头部超市的批量退场,再到如今胖 ...
未来十年,中国零售渠道会有哪些变化?
Hu Xiu· 2025-05-12 03:31
2016年,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的传统商超将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社区的崛起,中国小区入住率的提高会带来一波很强的社区化浪潮,所以我们从那时 起投资了很多社区小店业态,基本就是把超市里的各个品类拆分成一个个的"品类杀手"。 2017年,我们在生鲜领域投资了钱大妈;2019年,我们在鲜食便利店领域投资了新佳宜;2020年,我们在火锅食材冻品领域投资了锅圈;2021年,我们在 散称零食领域投资了零食很忙;2022年,我们投资了偏高端的坚果炒货零食品牌薛记炒货。这两年,大家能感受到另外一个浪潮,即精简SKU、宽类窄 品,于是在这个领域我们投资了硬折扣多乐囤。 下文根据演讲整理,内容有删节: 我简单介绍一下启承资本——我们2016年成立,2017年开始就专注于中国的消费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两大主题, 陆陆续续投资了三十多家企业,包括十月稻田、源氏木语、植护、果子熟了、钱大妈、锅圈食汇、鸣鸣很忙等。 我们也很自豪,因为现在投资的这些企业已经累计服务了中国1亿个家庭。 一、存量型市场 可能大家感受最强烈的是在食品饮料领域,最大的KA渠道——超市的繁荣已然结束。90年代末,中国大卖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