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R - T细胞疗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每日复盘:2025年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1.7万亿-20250711
Guoyuan Securities· 2025-07-11 14:15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每日复盘 2025 年 7 月 11 日 2025 年 7 月 11 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 1.7 万亿 报告要点: 2025 年 7 月 11 日沪指冲高回落,两市成交额超 1.7 万亿。上证指数上 涨 0.01%,深证成指上涨 0.61%,创业板指上涨 0.80%。市场成交额 17118.44 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2179.08 亿元。全市场 2999 只个股上涨,2297 只 个股下跌。 风格上看,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成长>消费>周期>稳定>0>金融;小盘 成长>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价值>中盘价值>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 于中证全指。 分行业看,30 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表现相对靠前的是:非银行金 融(2.02%),计算机(1.91%),有色金属(1.88%);表现相对靠后的是:银 行(-1.76%),建材(-0.68%),煤炭(-0.54%)。概念板块方面,多数概念 板块上涨,CRO、CAR-T 细胞疗法、稀土永磁等大幅上涨;地摊经济、PCB、 赛马等板块走低。 资金筹码方面,主力资金 7 月 10 日净流出 189.08 亿元。其中超大 ...
登上《柳叶刀》:华中科技大学梅恒团队利用in vivo CAR-T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世界· 2025-07-05 08:28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CAR-T 细胞疗法 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多发性骨髓瘤 方面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疗效。 然而,当前的自体 CAR-T 技术受到制造流程复杂、存储运输要求高、等待时间漫长以及成本高昂等因素 的严重限制。 体内 CAR-T ( in vivo CAR-T) 细胞疗法直接将 CAR 转基因递送至体内的 内源性 T 细胞 ,在体内原位 将其重编程为 CAR-T 细胞,这更像是一种现货型产品,而非定制药物,这省去了 T 细胞分离提取、体外 CAR-T 细胞制造、扩增,以及淋巴细胞清除等步骤。 尽管一些临床前研究已将 慢病毒载体 用于 in vivo CAR-T 细胞工程,但临床证据仍十分匮乏。 2025 年 7 月 2 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梅恒 教授 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柳叶刀 》 ( The Lancet) 上发表了题为: In-vivo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CAR 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的临床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 In-v ...
诊断难、药物贵、保障缺,65万重症肌无力患者期盼“力启新程”
Hua Xia Shi Bao· 2025-06-21 05:0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或许,每一种罕见病,对社会都是万分或几百万分之一,对病人和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 见病关爱中心创始人清昭2001年确诊重症肌无力,她深知,疾病让许多患者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甚至患病 后,"职业成了生病"。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2018年,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就被纳入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该病没有医学遗传性,不传染,任何人可能在任何年龄后天发 病。 然而,罕见病是具备社会属性的——重症肌无力不仅是医学难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 根据《2022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报告》,我国约有重症肌无力患者65万人。从确诊到治疗,从生活到情感, 65万患者及其背后的家庭在诊断难、药物贵、保障缺、被歧视等重重挑战中挣扎,这一神经免疫性疾病带来的社 会挑战远未解决。而这些也考验着社会的医学进程、关怀体系和平等尊严的文明理念。 2025年6月15日,是第12个重症肌无力关爱日。由中国罕见病联盟指导,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主 办,中国罕见病联盟重症肌无力协作组协办 ...
Cell子刊:Fate公司的iPSC-CAR-T细胞疗法,克服实体瘤治疗难题
生物世界· 2025-06-05 03:4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我开发了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来源的"现货型"同种异体 CAR-T 细胞,它表达了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 的 CAR,从而能够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并能检测截短和错误折叠的 HER2,还进行了多重基因编辑设计 (敲除引起免疫排斥的 TRAC 基因 和 引起 T 细 胞耗竭的 CD38 基因) ,并通过多重工程化修饰,以解决 CAR-T 细胞在实体瘤中的障碍,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iPSC 来源的、HER2 靶向的 CAR-T 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均保持了强大的 HER2 特异性抗肿瘤活性,且对 HER2 阳性的正常细胞的细胞溶解性 靶向作用有限。与治疗性抗体相结合,通过 CAR 和高亲和力、不可切割的 CD16a Fc 受体实现了全面的多抗原靶向。 近年来,美国 FDA 批准了多款 CAR-T 细胞疗法 上市,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类肿瘤,展现了强大的治疗效果。 然而,其在 实体瘤 中的应用受到靶向 正常组织的脱靶毒性、抗原异质性以及难以同时克服肿瘤微环境中多种不同耐药机制的限制,导致抗 ...
柳叶刀:全球首个!北京大学发布CAR-T治疗实体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为晚期胃癌带来新方案
生物世界· 2025-06-03 07:4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胃肠道肿瘤 患者通常预后不佳、治疗手段很少。 CAR-T 细胞疗法 已获批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类癌症,但其在包括胃肠道肿瘤在内的实体瘤中的潜力 尚不明确。 Claudin18.2 ( CLDN18.2 ) 在 多种恶性肿瘤 (尤其是胃肠道肿瘤) 中高表达,其 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严格限于胃黏膜分化的上皮细胞,而不存在于胃干细 胞区。因此,CLDN18.2 是一个理想的实体瘤治疗靶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来自中国团队的研究还登上了今天的 Nature 官网头条。 这项在中国开展的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 入组患者 :CLDN18.2 阳性 (免疫组化染色强度≥2+ 且阳性肿瘤细胞≥40%) 、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但病情仍进展的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共 156 人。 Satricabtagene autoleucel (satri-cel) 是一款靶向 CLDN18.2 的自体 CAR-T 细胞疗法 (CLDN18.2-CAR-T) ,由 科济药业 开发,此前, 北京大学肿瘤 医院 沈琳 / 齐长松 团队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 ...
Nature Medicine:双靶点CAR-T细胞,有效减缓致命脑肿瘤的生长
生物世界· 2025-06-03 03:5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胶质母细胞瘤 (GBM) 是成年人中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类型,患者通常在确诊后只能存活 12-18 个月。 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 能够治愈 胶质母细胞瘤 的方法,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已批准的治疗方法在延长患者的寿命方面效果有限。 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 胶质母细胞瘤 患者仍会复发, 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rGBM)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 6-10 个月。目前,没有任何特定的治疗干预 措施被证明可以延长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仍是肿瘤领域中最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之一。 2024 年 3 月,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论文 【1】 。该论文报道了一项 1 期临床试验的早期结果,结果显示, 靶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和 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 (IL13Rα2) 的 双靶点 CAR-T 细胞 ,可能是减少 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 rGBM ) 患者大脑中 实体瘤生长的有效策略。 2025 年 6 月 1 日,该团队再次在 Nature Med ...
炎症性肠病一定会癌变?患者不能运动?医生带你走出这些误区
Bei Ke Cai Jing· 2025-05-19 12:53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这个好发于年轻人,却常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的疾病背后,是数百万 中国患者与慢性肠道炎症的长期斗争。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在中国呈迅速上升趋势,目 前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1.96/10万-3.14/10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宁,从病 因、症状到治疗,带你科学认识这一"隐形流行病",走出炎症性肠病的误区。 误区一:IBD只是拉肚子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和克罗恩病(简称CD),是一类常发生于青 壮年,主要损害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其核心是肠道免疫系统"失控",导致黏膜反复溃疡、出血甚至穿 孔。 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通常局限于黏膜表面,我国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常见 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大便混合黏液及血,伴随有腹痛、不停想要排便的感觉,此外还可能 出现发烧、全身乏力和体重下降等。 IBD需长期"维持治疗",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比如,使用生物制剂可快速控制炎症,突然停药 可能引发"反跳性炎症",即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在短期内急剧反弹,症状甚至比治疗前更严重的现象。研 究显示,规律用药可使溃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T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世界· 2025-05-12 23:57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1 年,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 CAR-T 细胞疗法 成功治疗了一位 复发/难治性 系 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此后,世界各地启动了众多临床试验,以评估 CAR-T 细胞疗法在 B 细胞介 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种异体 CAR-T 细胞因其均一性、可快速获取,以及潜在的成本效益而独具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 疾病的一种极具前景的疗法。 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同种异体排斥、基因编辑相关的潜在基 因毒性压力以及过度免疫抑制导致的感染风险,限制了当前同种异体 CAR-T 细胞产品的更广泛临床应用。 2025 年 5 月 8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佟红艳 、 林进 及华东师范大学/邦耀生物 杜冰 、 刘明耀 等人,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 Allogeneic anti-CD19 CAR-T cells induce remission in refractor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的论文 【1】 。 这项研究表明,采用减低强度淋巴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