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主题论坛预告丨华为&上海数据集团“AI+数据基础设施”主题论坛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1-23 05:08
部分发言嘉宾介绍 ⬇️ 胡善勇 赵 猛 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政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 【个人履历】 赵猛,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政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华为数据领域高级研发专家,15年从业经验,华 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解决方案总架构师,聚焦数据库、数据仓、数据湖及湖仓一体化方向。 【发言亮点】 城市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发展数据产业生态,促进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华为链接多元 数商伙伴,整合数据资源、技术能力与场景需求,助力城市构建"数据流通-价值转化-场景落地"的完整 生态闭环。 华为中国政企数字政府CTO、首席科学家 【个人履历】 华为中国政企数字政府CTO、首席科学家,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专家、电子政务理事会副理事长,亦 担任多省市公安厅(局)信息化咨询顾问。长期深耕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专注于技 术与政务、公安等行业场景的融合应用。 乔 维 华为战略研究院产业政策高级专家 【个人履历】 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就职于工信部赛迪研 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任电子所副所长、无线电所所长。现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任标准与产业发展部产 ...
从高交会到金博会 “深圳创新四姐妹”各握AI“王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四家企业的差异化AI布局也"浮出水面"——华为致力于给千行百业提供"超级底座",腾讯重塑C端服务打造"超级入口",平安打 造专业领域"超级客服",比亚迪以AI重构出行打造"超级终端"。 尽管定位不同、行业各异,但这四家企业正以多元路径推动AI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既体现出深圳"场景应用最开放、算力供给最 普惠、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发展优势,也折射出我国AI产业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的最新趋势。 在"深圳创新四姐妹"等企业的带动作用下,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氛围浓厚、科技创新力强。《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 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中明确,到2026年,深圳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独角兽企业超10家,产业规模年 均增长超20%。 11月的深圳,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高交会与"中国规模最大金融盛会之一"的深圳金博会相继闭幕。高交会作为全球科技成 果的"首发秀场",此次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金博会是金融赋能实体的"实践窗口",此次部分项目意向与投融 资金额达10.55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这两大顶级展会上,"深圳创新四姐妹"( ...
阿维塔1001号员工姚安娜:非常期待未来华为和阿维塔的合作
Bei Ke Cai Jing· 2025-11-21 19:55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展出 1085台展车(含629台新能源车)。阿维塔1001号员工姚安娜在车展上表示:"关于(阿维塔)与华为进 一步加强合作,也是感到非常开心。相信阿维塔一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也非常好奇和期待,想 要看看未来阿维塔和华为,能拿出什么新的产品、新的体验给大家。" ...
华为各领域总裁对话高校师生:破界科技创新魅力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6:05
智能化时代,科技创新怎样才能更匹配现代智能生活需求?正在全国多所高校陆续展开的鸿蒙公开课· 总裁校园行活动,邀请包括华为常务董事长、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华为终端 BG CEO何刚等在内的华为各领域总裁,现场分享鸿蒙的场景体验和各项创新技术,结构鸿蒙生态魅力 的同时,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理解智能技术创新需求,洞察前沿科技未来趋势。 总裁校园行活动助力科技创新环境培育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青年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处于科技认知的 懵懂阶段。鸿蒙作为国产自研数字底座,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自2019年发布以来, HarmonyOS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为用户带来简洁、流畅、连续、安 全、可靠的全场景智能体验。 2024年,鸿蒙操作系统迎来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升级——HarmonyOS 5由内到外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 从内核架构、系统体验、应用生态的全方位升级。同时,华为终端产品从手机、平板、电脑,到智慧 屏、穿戴音频等全面搭载HarmonyOS 5。 全新升级的HarmonyOS 6,则带来更好看、更好玩、更好用、更智能、更安全、更丝滑、 ...
华为发布AI新技术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21 12:05
一是算力资源切分,一卡变多卡,服务多个AI工作负载。针对AI小模型训推场景中"一张卡跑一个任 务"的资源浪费问题,华为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XPU池化框架,可将单张GPU或NPU算力卡切分为 多份虚拟算力单元,切分粒度精准至10%。这一技术实现了单卡同时承载多个AI工作负载,且通过弹性 灵活的资源隔离技术,可实现算力单元的按需切分,"用多少,切多少",使此类场景下的整体算力平均 利用率提升30%,提高单卡服务能力。 二是跨节点算力资源聚合,充分利用空闲算力。针对大量通用服务器因缺乏智能计算单元而无法服务于 AI工作负载的问题,华为与厦门大学联合研发跨节点拉远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将集群内各节点的空闲 XPU算力聚合形成"共享算力池",一方面为高算力需求的AI工作负载提供充足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可 让不具备智能计算能力的通用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将AI工作负载转发到远端"资源池"中的GPU/NPU 算力卡中执行,从而促进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资源融合。 11月21日,在2025AI容器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正式 发布AI容器技术——Flex:ai。同时,华为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 ...
华为发布AI新技术
证券时报· 2025-11-21 12:03
二是跨节点算力资源聚合,充分利用空闲算力。针对大量通用服务器因缺乏智能计算单元而无法服务于AI工 作负载的问题,华为与厦门大学联合研发跨节点拉远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将集群内各节点的空闲XPU算力聚 合形成"共享算力池",一方面为高算力需求的AI工作负载提供充足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可让不具备智能计 算能力的通用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将AI工作负载转发到远端"资源池"中的GPU/NPU算力卡中执行,从而促 进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资源融合。 三是多级智能调度,实现AI工作负载与算力资源的精准匹配。面对算力集群中多品牌、多规格异构算力资源 难以统一调度的痛点,华为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打造Hi Scheduler智能调度器。该调度器可自动感知集群负载 与资源状态,结合AI工作负载的优先级、算力需求等多维参数,对本地及远端的虚拟化GPU、NPU资源进行 全局最优调度,实现AI工作负载分时复用资源。即便在负载频繁波动的场景下,也能保障AI工作负载的平稳 运行,让每一份算力都"物尽其用"。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Flex:ai的全面开源开放将向产学研各界开发者开放所有核心技术能 力。通过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共同推动异构算力 ...
【中国制造新观察】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
Jing Ji Ri Bao· 2025-11-21 00:30
6G技术研发进程,体现了"渐进发展"的内在逻辑。我国自2022年启动6G技术试验,分3个阶段推 进。第一阶段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第三阶段 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目前已步入第二阶段。在此过程中,5G的效能释放仍是关 键基石。合理统筹5G与6G的发展节奏,推动5G在商用深化、技术成熟度上持续突破,才能为6G后续的 研发攻关与规模应用筑牢根基,形成两代技术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标准制定是持续演进"上台阶"的过程。业界已形成共识:第一版6G标准不必追求全面完美,只要 在现有5G/5G-A的基础上实现显著提升,就已具备里程碑意义。同时,在系统设计初期为后续迭代预留 发展空间,即可视为成功的标准。这种务实态度,既源于通信技术迭代的历史经验——4G、5G标准均 是在后续版本中根据技术和需求发展不断完善,也更契合6G技术的复杂性特征。国际电信联盟2023年 提出六大场景,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初步勾勒的标准化时间表等,构成了6G标准逐步"上台 阶"的实践基础。 终端的创新变革也非一蹴而就。6G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将为移动终端带来变革契机。但不确定 ...
中经评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
Jing Ji Ri Bao· 2025-11-21 00:04
标准制定是持续演进"上台阶"的过程。业界已形成共识:第一版6G标准不必追求全面完美,只要 在现有5G/5G-A的基础上实现显著提升,就已具备里程碑意义。同时,在系统设计初期为后续迭代预留 发展空间,即可视为成功的标准。这种务实态度,既源于通信技术迭代的历史经验——4G、5G标准均 是在后续版本中根据技术和需求发展不断完善,也更契合6G技术的复杂性特征。国际电信联盟2023年 提出六大场景,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初步勾勒的标准化时间表等,构成了6G标准逐步"上台 阶"的实践基础。 终端的创新变革也非一蹴而就。6G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将为移动终端带来变革契机。但不确定 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乎人们想象,6G终端从传统手机形态向智能化、多形态可穿戴设备的演 进,也可能随着AI技术突破呈现新路径。此外,诸如车载终端升级要依赖汽车产业与通信产业深度融 合,6G终端跨领域协同需经历技术适配、场景验证、成本优化的漫长过程。我国超300项6G关键技术储 备中,包含大量终端相关的技术研发,正是要通过技术迭代积累,推动终端形态创新。 当全球都在憧憬6G带来的万物智联新时代时,更要保持清醒认知。伟大的创新从来不是瞬间的 ...
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
Jing Ji Ri Bao· 2025-11-20 22:14
Core Viewpoint - The consensus in the industry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6G is a gradual process rather than an immediate leap, correcting some overly ambitious perspectives on the technology race for the future [1][4] Group 1: Development Process - 6G is expected to achieve data transmission speeds 10 to 100 times faster than 5G, with latency reduced to one-tenth of that of 5G, indicating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peak speed and latency [2] - The development of 6G will involve three phases: identifying key technical directions, developing prototype models for typical scenario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esting key products for pre-commercialization [2][3] - The current phase of 6G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second stag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leveraging the existing capabilities of 5G a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advancements [2] Group 2: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6G standard should not aim for perfection but should achie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ver existing 5G standards, allowing for future iterations and enhancements [3] -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6G is expected to transform mobile terminals, leading to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smartphones to intelligent and multi-form wearable devices [3] - Over 300 key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6G are being developed in China, focusing on terminal innovation through iterativ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3]
深圳金博会召开 华为联合12家生态伙伴亮相
11月19日至21日,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华为联合12家生态合作伙伴集体亮相,聚 焦金融行业核心系统改造与AI建设等核心需求,展示在金融行业的投入与实践、在自主创新根技术和 生态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金融ICT基础设施产品与解决方案,为金融行业打造数字底座,为数字金融高 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和新动能。 据介绍,过去几年,华为总结和沉淀了一套AI应用落地工程方法,可帮助行业机构快速开展场景落地 创新。根据历史经验,AI的应用创新落地过程中,模型能力仅占10%,工程能力占到了90%。华为在行 业实践中沉淀5个工程能力,包括算力工程、数据工程、知识工程、模型工程及Agent工程,基于这5个 工程能力,华为可协助客户在具体场景中去做工程化的落地,并帮助客户自身去掌握这种工程能力。 华为深圳政企金融系统部部长杨美玲对记者表示,AI将深刻改变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运营流程和风 控机制,在上述关键业务领域渗透率已达70%,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昇腾的算力平 台,华为与全国金融行业客户已共同在30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展开实践。 展台现场的华为专家告诉记者,AI大模型如今已广泛在深圳金融机构中落地应用。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