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销售
icon
Search documents
对话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经销商成了价格战的第一批受害者
晚点LatePost· 2024-10-01 15:49
损失并没有平均分配到产业链各环节。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转型,动力电池、电机、智能化软硬件等环节的 一大批公司盈利增长。玻璃、轮胎、座椅等汽车内外饰公司,也在客户数量增多的带动下收入、利润双增 长。上半年 A 股超过 200 家汽车零部件公司里,超过 7 成公司利润增长。 "价格战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生产抢占市场的主机厂。" 文丨 曾兴 编辑丨龚方毅 持续的价格战下,今年前 8 个月,中国新车市场整体零售损失了 1380 亿元。这个数据来自中国汽车流通 协会。 沈进军认为汽车经销商当前在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下艰难求生,承受着资金链断裂和利润大幅下 滑的困境。今年 8 月,湖南省 9 家经销商联合致函北京现代,要求暂停提车,以解决库存压力。更早之 前,保时捷中国三家经销商集团联合抗议压库。 他认为这次危机不是简单的 "产能过剩",而是汽车生产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汽车厂商在 需求不振时继续按照既定目标生产、追求规模效应,导致供远大于求,并因此加剧了价格战。 乘联会的月度统计显示,今年前 8 个月厂商累计卖给经销商的车,比经销商卖给消费者的多了 247 万辆, 较去年同期高约 32 万 ...
​晚点财经丨名创优品取代怡和,成永辉超市最大股东;汽车经销商在“价格战”中损失千亿元;英特尔有了两个潜在买家
晚点LatePost· 2024-09-24 10:30
名创优品出资 62.39 亿元,成永辉超市最大股东。 据永辉超市公告,公司股东牛奶公司(怡和旗下)、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将转让所持股份给俊才国 际,交易对价为 62.39 亿元。交易完成后,俊才国际将持股 29.4%,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俊才国际 的实控方为名创优品。京东系持股比例则会在交易完成后变为 2.94%。根据公告,名创优品作为港 股上市公司,需就本次交易取得香港联交所的无异议确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需对本次交易 的经营者集中申报,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不予禁止或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的决定。 交易还有一些前置条款,比如目前永辉超市董事 Scott Anthony Price、孙燕军和监事李燊韡的辞职 信。 随着名创优品入股永辉超市和京东的退出,始于十年前的电商 "新零售" 实验也告一段落。 那时候京东、阿里在各自领域打败了一批线下巨头,成为中国最大零售巨头。2015 年阿里入股苏 宁、京东入股永辉,补各自短板 —— 3C 和食杂零售。在那几年的投资收购竞争中,阿里和京东都 分别自建渠道,在农村卖货。 再后来阿里又投资银泰、三江,启动盒马、收购大润发。京东则是更多在超市领域腾挪,成立七鲜 超市、和沃尔玛合 ...
10万散户的船,沉了
猫笔刀· 2024-07-16 13:58
今天a股最大的热点是广汇汽车的轰然倒下,股价在临近尾盘的时候跌停,收于0.87元。由于此前已经连续18天收盘价低于1元,今天是第19天,明天就算 涨停也到不了1元,所以已经提前满足20天低于1元就面值退市的条件,玩完了。 广汇汽车在a股上市24年,最辉煌的时候市值一度接近1200亿,不过现如今跌的只剩60亿。这和它所处的行业有关,主营传统油车的销售与服务,最近6年 公司业绩每况愈下,去年虽然勉强盈利,但净利润率连1%都不到。 另一边公司财务压力巨大,总债务规模约700亿,其中300亿是短期债务,而公司的货币资金只有80亿。公司虽然账面净资产有330亿,但是包含了187亿的 商誉,等减值计提完也就没剩多少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家被时代淘汰的公司,同行业被淘汰的还有前几年的庞大汽车。就算这一次不因面值退市,它的实际经营价值也很低了。让我不理解的是 这么危险的标的,在过去一个月却成为交易活跃的标的,你们看底下的量柱,每天都很劲爆,霸榜热门股。 我故意过去一个月一个字都没提广汇,就是不希望给这种股票导流,今天终于结局了。里面有将近11万的散户,另外还有不少人买了他们的转债,这些人 都是习惯玩刀口舔血的交易,没啥好说的, ...
全新好: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深交所公司部关注函〔2023〕第70号的回复
2023-02-08 09:50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深交所 公司部关注函〔2023〕第 70 号的回复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 深圳市全新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新好"、"全新好公司"或"公 司")转来的《关于对深圳市全新好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公司部关注函〔2023〕 第 70 号(以下简称"《关注函》")奉悉。作为全新好 2022 年度年审机构,我 们已对贵部在《关注函》中提及的要求我所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的事项进行了审 慎核查,现汇报如下: 问题: 2023 年 1 月 19 日,你公司披露的《2022 年年度业绩预告》(以下简称"业 绩预告")显示,你公司预计 2022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 简称"净利润")为 660 万元至 990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960 万元至 1,390 万元,其中包括债务重组收益 1,312 万元。我部对此表示关注, 请你公司就以下事项进行核实并作出说明: 1.2022 年 10 月 26 日,你公司披露的《2022 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你公司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93.34 万元。2022 年 12 月 21 日,你公司披露的《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