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Search documents
维信金科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9.5%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26 00:31
维信金科(02003)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集团总收入人民币25亿元,同比增长 43.8%;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9.5%;每股盈利0.44元;中期股息5港仙。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内地贷款实现量达人民币380.0亿元。虽然宏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但经济 局势尚未完全复苏。公司加强风险管控,调整营运战略,以降低借款人信贷风险及减少资产减值,并实 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营运效率。 来源:新浪港股 ...
【政策把脉】贴息“红包”精准滴灌消费市场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25 18:24
此次贴息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二字。在覆盖范围上,政策既包含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又聚焦 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大额支出领域,这种"小额普惠+大额定向"的设计,既满足了居民柴 米油盐的基本需求,又瞄准了改善型消费的痛点。例如,针对养老生育领域的贴息,直接回应了人口结 构变化下的民生需求;对家居家装的支持,则与房地产"软着陆"的政策导向形成协同。在资金分配上, 中央财政承担90%的贴息资金,既彰显了国家提振消费的决心,又为地方预留了灵活空间。这种央地协 同模式,既能避免地方财政压力过大,又能通过省级财政的10%配套资金,激发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创 新活力。政策执行流程的设计同样体现了效率导向。贷款经办机构在结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借款人 无需额外申请,这种"免申即享"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政策落地的摩擦成本。同时,政策明确23家经 办机构名单,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既确保了政策覆盖面,又通过差异化机构的 客群互补,实现了对工薪阶层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双向覆盖。 从宏观经济视角看,贴息政策的杠杆效应显著。按1%的贴息比例测算,1元财政资金可撬动100元贷款 投入消费领域,这种"乘数效应"在 ...
与深圳特区同频共振 招联以科技创新重塑行业生态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25 16:12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综合改革试点实施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45 年来,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深圳金融业承担着为国家金融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始终以高质 量发展为引领,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柱。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联")紧密依托深圳良好的 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于前海扎根探路,与深圳同频共振,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秉持"以科 技践行普惠,让信用不负期待"发展理念,招联深度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不仅 重塑行业服务范式、推动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更在国家战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实践中彰显担当, 开辟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数智应用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核心的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作为科 技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招联在大模型技术层面不断突破创新,取得显著成果。 2023年11月,招联发布消费金融行业首个130亿参数开源大模型"招联智鹿",与百度、阿里、清华大学 等机构自研的大模型同期入榜国内权威榜单C-Eval和CMMLU。后经两次迭代,招联陆续推 ...
维信金科(02003)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增长79.5% 客户投诉率降低至历史新低
Zhi Tong Cai Jing· 2025-08-25 15:07
期内,公司系统性地升级了风控框架,并优化客户组合结构,将重心转向更优质的借款人。公司亦同步 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以提升业务韧性。公司与多家领先优质平台深化合作,针对优质借款人试点新数 据源,并策略性提高该人群的审批通过率,从而构建高质量借款人的稳健样本库,并据此持续迭代授信 策略与风险模型。除此之外,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将客户投诉率降低至历史新低,为可持续运营奠定坚 实基础。尽管短期内相关战略投入令早期风险指标温和上升,但随着用户数据不断累积,公司识别和营 运优质客户的能力持续增强。这为未来持续优化资产质量,奠定了稳健长远的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内地贷款实现量达人民币380.0亿元。虽然宏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但经济 局势尚未完全复苏。公司加强风险管控,调整营运战略,以降低借款人信贷风险及减少资产减值,并实 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营运效率。 智通财经APP讯,维信金科(02003)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集团总收入人民币25亿 元,同比增长43.8%;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9.5%;每股盈利0.44元;中期股息5港仙。 ...
国常会强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央行加量续作MLF,债市继续承压
Dong Fang Jin Cheng· 2025-08-25 13:42
国常会强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央行加量续作 MLF,债市继续承压 【内容摘要】 8 月 22 日,国常会强调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 潜力,央行公告加量续作 MLF,8 月净投放将达到 3000 亿元;资金面重回宽松态势;股市强势 令债市继续承压,但短债有所回暖;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涨,转债个券多数收涨;鲍威尔 "放鸽"强调就业风险,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主要欧洲经济体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普 遍下行。 一、债市要闻 (一)国内要闻 【国常会: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国务院总理李强 8 月 2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 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部署开展海洋渔船安全生 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 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 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 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 ...
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蚂蚁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6亿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8-25 12:22
公开数据显示,除蚂蚁消金外,被列入经办机构的另外3家消金公司也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其中,招 联消金实现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下降13.34%;兴业消金上半年净利润达8.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3.43%;中银消金业绩改善更为突出,在去年同期亏损3.06亿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0亿 元。 业内普遍认为,作为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正迎来政策利好。年初以 来,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政策,在消金公司拓展融资渠道、转让不良资产等方面提供支持。日前,财政 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一年内 对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其中,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 4家头部消金公司,与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同纳入财政贴息的经办机构,有望进一步提 升业务发展动能。 | | | 2025 年上半年消金公司经营业绩 | | | --- | --- | --- | --- | |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总资产 | | 招联消金 | 15.04 亿 | 78.99 亿 | 1577.22 亿 | | ...
中银消金一董事任职资格获批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8-25 11: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8月25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行政许可信息,国家金融监 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翟依琳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 ...
消费贷“国补”倒计时!机构何以借势拓增量?
券商中国· 2025-08-25 04:00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于9月1日正式开闸,与过往政策对整笔贷款进行贴息的惯例有所区别,本次个人贷款贴息政 策主要是对消费贷款中真正"用于消费的部分"予以精准支持。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政策细节不仅对金融机构的技术手段提出新要求,还为消费贷款产品创新 提供了新空间。消费金融行业人士预计,贴息政策一方面对行业市场"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也会加速各机构向各类消费 场景拓展,通过与商户的直接合作,更好把控资金流向,在落实政策同时拓展业务上量。 细化技术保障方案在讨论中 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落实本次政策的首批贷款经办机构包括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 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对于首批贷款经办机构的选择,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日前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贴息对象 是贷款资金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这样的特点要求贷款经办机构健全信息系统,对从消费者相关资金账户直达商户的消 费信息做到精准识别,确保贴息资金能够真正用于支持消费。因此,主要选择了全国范围经营的、客户规模较大的一些 金融机构。 "这个政策对资金监管动向要求很严格,也需要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首批经办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对 ...
国泰海通:业绩增长与增量资金入市共振 继续看好非银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1:49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本周非银板块部分公司半年报出炉,业绩普遍高增,随着后 续半年报业绩密集发布,继续看好非银板块因配置力量(近期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显著)与业绩弹性的共振 带来的投资机会。该行更加推荐A股具备业绩弹性非银标的的投资机会。 2.投行业务:截至2025年8月22日,IPO和定增承销规模为7386.12亿元;截至2025年8月15日,企业债、公 司债和可转债融资规模分别为145.91亿元、22241.73亿元和338.27亿元。 3.融资融券:截至2025年8月21日,融资融券余额21468亿(2025年8月14日20626亿),其中融资余额21320 亿元,融券余额148亿元。目前融资融券余额占A、B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14%。 4.股权质押:截至2025年8月22日,全年累计新增质押股票参考市值规模为5224亿元,其中券商所做的 股权质押参考市值为1162亿元,占比22.25%;存量看,市场未解押股权质押业务股票总市值(参考市值)达 到4985亿元,其中券商未解押股票总市值达到1220亿元,占比24.47%。 5.保险数据:保险行业2025年6月数据:1)2025年1-6月累计 ...
城与人的双向奔赴:以普惠金融之力,圆新市民城市安居梦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8-25 01:45
城是人的城,人是城的魂。当千万人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乡村、县域奔赴陌生的都市——在建筑 工地浇筑高楼的钢筋工、在写字楼间穿梭的快递员、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人、街角便利店的经营者…… 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市民。当前,这一群体规模已突破3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超20%,他们 既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消费市场的生力军,更是城镇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增量力量"。然而,他 们"小额、高频、急需"的金融需求,常因缺抵押、信用数据散被传统服务拒之门外。如何让普惠金融触 达这群"异乡建设者",成为行业关键命题。 日前,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共同启动"中国普惠金融行"专题 系列报道,呈现鲜活生动的普惠金融服务案例、模式,探索数字时代普惠金融创新路径,栏目本期采访 马上消费。 作为国内3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之一,马上消费率先将服务新市民纳入核心战略,致力于以科技打破普 惠金融的"地域与数据壁垒"。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1亿新市民通过马上消费旗下平台"安逸花"获得服 务,更有超1000万此前从未有过信用记录的"白户",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征信档案,让他们在城市里的 下一步规划,多了一份金融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