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付
Search documents
新力量NewForce总第4911期
First Shanghai Securities· 2025-11-26 11:44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Sands China (1928) with a target price of HKD 25.11, reflecting a potential upside of 27.9% from the current price [2][8]. Core Insights - Sands China's new promotional strategies are beginning to show results, with expectations for continued market share and EBITDA growth [5][7].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net revenue of USD 1.9 billion for Q3 2025, recovering to 90% of 2019 levels,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7.3% and a quarter-on-quarter growth of 6.1% [5]. - The adjusted EBITDA for Q3 2025 increased by 2.7% year-on-year and 6.2% quarter-on-quarter to USD 600 million, recovering to 80% of 2019 levels [5][7]. Summary by Sections Company Research - Sands China (1928) is rated "Buy" with a target price of HKD 25.11, reflecting a 12x EV/EBITDA for 2025 [2][8]. - The company’s market share in the gaming sector has rebounded to 25.4%,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0.5% and a quarter-on-quarter increase of 1.4% [5][7]. Financial Performance - Q3 2025 net profit increased by 1.5% year-on-year and 27.1% quarter-on-quarter to USD 270 million [5]. - The company holds approximately USD 1.13 billion in cash, with net debt reduced by USD 150 million to USD 5.79 billion [5][7]. Market Dynamics - The VIP segment saw a year-on-year decline of 16.3%, while the mass market segment grew by 12.1% year-on-year, indicating a shift in customer preferences [5][6]. - The company is benefiting from the full service of the Londoner project and new promotional strategies, which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market share and EBITDA further [7][8]. Other Key Points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w strategies and the expected growth in EBITDA to reach USD 2.7-2.8 billion in the short term [7]. - Sands China has repurchased USD 340 million worth of shares, increasing its ownership stake to 74.76% [7].
5年增资6次,腾讯旗下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行业第二仅次于字节系
Guan Cha Zhe Wang· 2025-11-25 08:15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接近30家小贷公司进行增资动作。 例如,今年7月,平安系旗下金联云通小贷从50亿元增资至100亿元。从注册资本来看,字节系的中融小 贷、腾讯系的财付通小贷、平安系的金联云通小贷目前为行业前三。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11月20日发布公告,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人 民币105.263158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44.736842亿元,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 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 人民币2.236842亿元。 增资后,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各股东持股金额及比例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 络有限公司出资142.5亿元,持股比例为95%;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出资7.5亿元,持股比例 为5%。 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完成了五次增资,分别是2020年3月从3亿元增至10亿元;同年11月增 至25亿元;2021年4月增至50亿元;2022年6月增至100亿元;2023年1月增至105.26亿元。加上本次2025 年11月获批的第六次增资,其注册资 ...
5年6次增资,腾讯旗下小贷再增45亿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5 02:50
记者丨黄子潇 编辑|孙超逸 财付通小贷5年增资6次 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增资45亿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是消费金融产品"微信分付"的信贷服务方。 近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消息,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付通小贷)获批 将注册资本从约105.26亿元增加至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约44.74亿元。 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增资六次,资本金从最初的3亿元增长至150亿元,涨幅达50倍。21世 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增资为该公司应监管要求和业务需要所进行的动作。 从全行业来看,尽管小贷公司与消金公司均属于广义消金行业,但消金牌照的杠杆倍数上具备优势。目 前互联网大厂大多已有小贷牌照布局,但消金牌照依然稀缺。 在资本充足性要求下实现消费贷业务扩张,或许是财付通小贷密集增资的原因。 今年1月,《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的网络贷 款的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因此,小贷公司的资本实力将直接决定其业务规模的理论上限。 消息显示,腾讯通过两个主体对财付通小贷增资,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腾讯网 域)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 ...
5年6次增资,腾讯旗下小贷再增45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02:42
记者丨黄子潇 编辑|孙超逸 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增资45亿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是消费金融产品"微信分付"的信贷 服务方。 近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消息,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付通 小贷)获批将注册资本从约105.26亿元增加至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约44.74亿元。 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增资六次,资本金从最初的3亿元增长至150亿元,涨幅达 5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增资为该公司应监管要求和业务需要所进行的动 作。 从全行业来看,尽管小贷公司与消金公司均属于广义消金行业,但消金牌照的杠杆倍数上具 备优势。目前互联网大厂大多已有小贷牌照布局,但消金牌照依然稀缺。 消息显示,腾讯通过两个主体对财付通小贷增资,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腾讯网域)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出资人民 币约2.24亿元。增资后,腾讯网域出资142.5亿元,持股比例95%;腾讯计算机出资7.5亿元, 持股比例为5%。 对于本次增资,财付通小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暂无更多消息回应。 此前11月初,财付通小贷获批多项变 ...
百亿玩家再添一员 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50亿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24 16:05
又一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跨过百亿元大关。1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日 前发布公告指出,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50 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规模在业内排名升至第二位。 日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披露《关于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 本的函》,同意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从人民币105.263158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 民币44.736842亿元。 从股东出资分配来看,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圳市腾 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2.236842亿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财付通小贷各股东持股金额及比例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出资 142.5亿元,持股比例为95%;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出资7.5亿元,持股比例为5%。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本轮增资已是财付通小贷自2020年以来的第六次增资。2020年3月,财付通小 贷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10亿元,同年11月增加至25亿元。2021年4月,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 ...
百亿玩家再添一员!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元,行业加速升级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24 13:35
又一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跨过百亿元大关。1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日 前发布公告指出,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50 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规模在业内排名升至第二位。 整体来看,小贷行业已有3家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0亿元,9家公司注册资本在50亿元以上。头部机构密 集增资的同时,小贷行业也在持续出清,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已经降至4863家。分析人士 指出,这种分化格局,恰恰反映出小贷行业正处于深度洗牌与结构性重塑的关键阶段。 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50亿元 日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披露《关于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 本的函》,同意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从人民币105.263158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 民币44.736842亿元。 小贷行业深度洗牌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财付通小贷成立于2013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杜西库,经相关部门批 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另在11月17日,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名单进行变更,董事、监事、经理等职位出现人事调整,祖琴 ...
5年增资6次,腾讯旗下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4 12: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近日,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增资45亿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是消费金融产品"微信分付"的信贷服务 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接近30家小贷公司进行增资动作。例如,今年7月,平安系旗下金联云通 小贷从50亿元增资至100亿元。从注册资本来看,字节系的中融小贷、腾讯系的财付通小贷、平安系的 金联云通小贷目前为行业前三。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尾部小贷公司持续清退。据央行发布的小额贷款公 司统计报告,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863家,相较2024年年末的5257家的数据减少 约400家。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消息,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付通小贷) 获批将注册资本从约105.26亿元增加至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约44.74亿元。 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增资六次,资本金从最初的3亿元增长至150亿元,涨幅达50倍。21世 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增资为该公司应监管要求和业务需要所进行的动作。 从全行业来看,尽管小贷公司与消金公司均属于广义消金行业,但消金牌照的杠杆倍数上具备优势。目 前互联网大厂大多已有小 ...
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50亿元,行业分化加剧:头部机构密集增资,尾部机构加速出清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4 12:21
11月20日,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获 批增加至1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财付通小贷近年来密集增资,本次增资已是财付通小贷五年来的第6次增 资。2020年3月,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10亿元;2020年11月,注册资本增加至 25亿元;2021年4月,注册资本翻倍增至50亿元;2022年6月,注册资本再度翻倍增至100亿 元;2023年1月,注册资本增至105.26亿元。 截至目前,抖音旗下中融小贷、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三家头 部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均已达百亿元规模。完成此次增资后,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在全国网络 小贷机构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注册资本190亿元的中融小贷。 值得注意的是,小贷行业头部机构密集增资补血的同时,尾部机构持续出清。自2018年第三 季度,小贷公司的数量和贷款余额呈持续缩减态势。从2018至2025年的七年间,全国小贷公 司数量缩减超四成,从业人数也由99502人减少至40752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小贷公司 数量减少394家。 财付通小贷五年6次增资 为微信分付提供信贷服务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 ...
微粒贷失速、腾讯“转身”,黄黎明如何开启微众银行的新10年
凤凰网财经· 2025-11-21 13:05
Core Viewpoint - The appointment of Huang Liming as the new president of WeBank marks a significant leadership transition amid challenging performance and regulatory pressures, as the bank faces its first revenue and profit declin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2][4][7]. Group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WeBank reported a revenue of 18.963 billion RMB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3.44%, and a net profit of 5.566 billion RMB, down 11.87% [8]. - This marks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simultaneous revenue and profit decline since the bank's inception in 2014, contrasting with a nearly 10% growth in total asset size, which reached 714.725 billion RMB [8]. - The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increased to 1.57%, highlighting a deterioration in asset quality [7][13]. Group 2: Business Challenges - The core product, "Weilidai," is experiencing growth bottlenecks, with the number of new effective personal customers dropping significantly to 25 million in 2024, nearly halving compared to 2021 [8][12].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has intensified, with other banks offering consumer loan rates below 3%, making Weilidai's 7.2% rate less attractive [8]. - The total personal consumption loan balance decreased by 5.53% to 202.775 billion RMB by the end of 2024 [9]. Group 3: Regulatory and Compliance Issues - WeBank faced a fine of 1.05 million RMB for credit management violations, indicating compliance challenges that Huang Liming must address [13]. - The bank's complaint volume reached 58,498 in 2024, primarily related to Weilidai and micro-enterprise loans, reflecting pressure on post-loan management [14][16]. Group 4: Strategic Shifts - WeBank is transitioning from reliance on Tencent's ecosystem, which has become a competitor, as Tencent reduced its stake in the bank and launched competing products [17][18]. - The bank has initiated a restructuring to align with its vision of becoming an "AI-native bank," focusing on integrating AI technology into its operations [22]. - Huang Liming's challenge lies in innovating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he helped establish while navigating the bank's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risk landscape [22].
头部小贷大手笔增资: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百亿成员有三家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12:32
这已是财付通小贷自2020年以来的第六次增资,将它的行业资本排名推至第二,仅次于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的190亿 元。 智通财经记者 | 何柳颖 11月20日,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财付通小贷")获批将注册资本增长至150亿元。 截至目前,字节系中融小贷、腾讯系财付通小贷、平安系金联云通小贷注册资本均已达百亿元规模,成为小贷市场的头 号玩家。大厂竞逐的同时,多个中小型玩家也都在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为后续业务拓展备好"子弹"。而另一边,行业 出清亦在进行中,马太效应预计加剧。 财付通小贷增资密集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函》。 批复文件显示,同意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从人民币105.263158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 44.736842亿元,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 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2.236842亿元。 增资后,财付通小贷各股东持股金额及比例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出资142.5亿元,持股比例为 95%;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