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服务

Search documents
A股异动丨海南华铁一字跌停 36.9亿算力大单告吹
Ge Long Hui A P P· 2025-10-09 03:55
业内分析指出,这份协议本质上是一份框架协议,既无预付款机制,也未明确GPU型号、算力规模、交 付时间等核心条款,与行业通行的"预付定金锁定资源"做法相去甚远。有从业者直言:"这更像一份意 向声明,而非可执行的业务合同。" 海南华铁(603300.SH)今日一字板跌停,目前封单金额高达25.5亿元,报8.71元创今年4月中旬以来新 低,总市值174亿元。 消息上,9月30日晚,海南华铁宣布,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杭州X公 司"签署的《算力服务协议》正式解除。这份原定为期5年、总金额高达36.9亿元的合同,在签署后的七 个月内未产生任何采购订单,最终"无疾而终"。 ...
海南华铁算力大单仅是股价催化剂,选择性披露合同内容,或可索赔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3:47
回到海南华铁2025年3月5日披露的36.9亿元算力订单,公司巧用豁免披露用X公司代替客户名字,如此巨额的《算力服务协议》理论上应该有具体项目名 称,但是公司仅仅表示"X公司依法存续且经营正常,具备良好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如果无具体的算力项目需求作为采购依据,那么公司如何得出X公 司存在采购需求的结论。 X公司仅仅根据自身需求在指定的日期内要求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公司签订36.9亿合同总金额的具体构成又是什么?有意思的是,在违约责任上,公司仅仅 披露了X公司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公司违约并未披露任何违约责任。似乎暗示该合同海南华铁具有任意解除权。 蹊跷的是,仅仅事隔一天之后蓝耘科技披露了37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合同条款服务周期甚至对方公司化名都相同,但是蓝耘科技披露重大合同后紧急停牌, 表示后因突发状况,双方就合同部分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上述合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截止目前,该37亿合同是否磋商一致未见后续披露。 上海古北律师事务所专业证券索赔律师娄霄云提示,上市公司披露大额订单合同并不适用预测性财务信息规则,信息披露豁免规则也不是炒作股价的利器。 任何一家企业签署如此巨额的订单必然履行严格的尽职调查 ...
36.9亿元算力大单告吹引市场一片“哗然” ,海南华铁第二大股东胡丹锋紧急终止减持并宣布增持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08 15:41
10月8日晚,海南华铁抛出一则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增强 投资者信心,胡丹锋决定终止此前提出的股份减持计划,并由"减持"变为"增持"。 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董兴生 国庆长假前一晚,海南华铁(SH603300,股价9.68元,市值193.3亿元)宣布36.9亿元算力大单告吹, 一度引起市场、监管的高度关注。 国庆长假最后一晚,海南华铁"紧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总经理胡丹锋决定终止其减 持计划,并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未来1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预计在3000万元至5000 万元之间。据公告描述,胡丹锋增持股份的目的包括"增强投资者信心"。 今年8月15日,胡丹锋曾宣布股票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公司股票。年初至今,海南华铁 股价累计涨幅高达68.21%。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而增持 需要注意的是,海南华铁是2025年A股"大牛股"之一。年初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接近70%。它之所 以备受二级市场追捧,也是得益于"算力股"行情持续升温。 今年8月15日,胡丹锋曾抛出股份减持计划,称因自身资金需求,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刷屏!A股公司,突发公告:减持改增持!
券商中国· 2025-10-08 15:32
超级大单告吹后,不减持改增持了! 10月8日晚间,海南华铁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总经理胡丹锋决定终止减持计划;并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使用其自有资金或自 筹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5000万元(含)。本次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9月30日晚间,海南华铁发布公告称, 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算力服务协议》终止 。当晚上交所火速向海南华 铁及其董监高下发监管函,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具体来看,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铁大黄蜂")于2025年3月与杭州X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签署了 《算力服务协议》,约定华铁大黄蜂向X公司提供算力服务,算力服务期为5年, 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 。 海南华铁9月30日公告 称,鉴于上述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 蜂于近日向X公司出具《关于解除<算力服务协议>的函》,后续X公司无需向华铁大黄蜂支付原协议所载价款, ...
36.9亿大单告吹,“算力黑马”大股东不减持了,改增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14:46
公告显示,胡丹锋此次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前,胡丹锋计划在9月8日至12月7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4229507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22%。 "变卦"背后,或与此前饱受投资者 质疑的公司算力业务大单告吹有关。 2025年3月,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协议》,合同总金额高达36.9亿元(含税)。该协 议一度被视为海南华铁进军算力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带动公司股价在3月5日至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3月12日股价上涨至13.26元,较年内 低点4.76元涨了近2倍。 记者丨叶映橙 见习记者林健民 编辑丨陈思颖 "算力黑马" 海南华铁(603300.SH)近日接连发布重磅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0月8日,海南华铁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胡丹锋宣布终止原定的减持计划,并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 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 海南华铁表示, 尽管36.9亿元算力协议终止,但这属于日常经营合同,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 ...
客户爽约就能获巨额赔偿 自家却主动取消合同 海南华铁在玩什么?
Di Yi Cai Jing· 2025-10-08 12:13
"算力黑马"海南华铁(603300.SH)近日公告,已主动终止与某神秘客户"杭州X公司"的五年期算力服 务协议。而就是这份巨额订单,一度撑起该公司转型预期的半壁江山,并刺激股价飙升近3倍。但这一 协议签订至今7个多月,不仅没有任何交付,甚至连对手方"X公司"的身份,也依旧隐藏在迷雾中。 海南华铁此举留下了重重疑点。合同签订前,海南华铁股价已提前异动;协议终止前,公司多名股东 与"牛散"已着手减持撤离。更蹊跷的是,尽管原协议明确约定,若X公司擅自解除协议,需支付巨额违 约金并补足相关损失,但海南华铁却选择了主动解约,且未提及任何违约金诉求。 37亿算力订单是乌龙? 海南华铁近日公告称,基于原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供需情况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 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该公司近日向X公司出具了《关于解除的函》。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华铁大黄 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算力服务协议》(下称"原协议"),约定华铁大黄蜂向X公司提供算力服务, 服务期为5年,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相当于海南华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1.3 ...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终止 挑战信披合规底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02 01:44
赶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海南华铁(603300.SH)公告终止其全资子公司与杭州×公司签订的36.9亿元 算力服务协议。要知道,早在今年3月这个大单被公告后,该公司股价连续走出三个涨停。而现在这一 大单被取消,节后若干跌停很可能难以避免。好笑的是,大单"喜报"出来的同月,就曾有投资者在互动 平台上询问公司算力订单随后被取消的传闻是否属实,公司明确否认并指责这是"市场谣言"。时隔半年 后,公司却正式公告确认当初的"谣言"成真,这种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令人错愕。 这种"先否认后承认"的信息披露模式并非海南华铁第一次玩。2021年,该公司(那时还叫华铁应急)就 曾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受到上交所通报批评。此次故态复萌再次引发监管部门快速反应,上交 所于9月30日当晚即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就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包括上 市公司与其"董、监、高"。 实际上,海南华铁一直以来的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至于是否真的存在杭州×公司这家公司,市场上也 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该公司在成功"蹭上"算力热点之后,股价获得短期提振。当初的公告预计合 同平均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 ...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蹊跷终止 挑战信息披露合规底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02 00:12
值得一提的还有上市公司如何把握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节奏。一方面,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战略灵活性, 不宜过早披露尚未成熟的项目细节;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商业机密"为借口隐瞒可能对股价产生重大影 响的信息。海南华铁在算力合同事件中似乎未能找到这一平衡点。在监管及时介入之后,其信息披露的 及时性与真实性问题相信很快会有个说法,一旦被监管部门认定之前公告内容造假或受公开谴责,投资 者可以"组团"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索赔。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实际上,海南华铁一直以来的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至于是否真的存在杭州×公司这家公司,市场上也 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该公司在成功"蹭上"算力热点之后,股价获得短期提振。当初的公告预计合 同平均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这显然过于乐观 地估计了自身在全新领域的能力储备与市场接纳度,对背后的风险却轻描淡写——仅提到"算力合同对 应的设备尚未采购",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持续稳定供货的风险"。该公司解释终止合 同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这一解释近乎黑 色幽默。 近年来, ...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蹊跷终止,挑战信息披露合规底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01 16:59
实际上,海南华铁一直以来的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至于是否真的存在杭州×公司这家公司,市场上也 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该公司在成功"蹭上"算力热点之后,股价获得短期提振。当初的公告预计合 同平均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这显然过于乐观 地估计了自身在全新领域的能力储备与市场接纳度,对背后的风险却轻描淡写——仅提到"算力合同对 应的设备尚未采购",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持续稳定供货的风险"。该公司解释终止合 同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这一解释近乎黑 色幽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算力即生产力"的理念 被广泛接受。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布局算力领域,导致当前算力市场充斥概念炒作。从行业整体看, 算力市场又确实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风险。一方面,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算力中心项目,企业也争相布 局算力租赁业务,导致供给短期内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真实的算力需求却受到技术发展、商业模式、 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未必能匹配供给的增速。 此外,算力产业的商业模式也面临考验。 ...
海南华铁37亿巨额算力合同突然解除 股民怒了:简直是诈骗!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函
Ge Long Hui· 2025-10-01 15:28
Core Viewpoint - Hainan Huatie announced the termination of a significant contract worth 3.69 billion yuan due to changes in market conditions, leading to investor outrage and regulatory scrutiny [1] Group 1: Contract Termination - Hainan Huatie's subsidiary signed a 5-year service agreement with Hangzhou X Company, which was expected to generate a total of 3.69 billion yuan [1] - The contract was terminated as the company did not receive any purchase orders, prompting a strong negative reaction from investors [1] Group 2: Investor Reaction - Investors expressed severe criticism on social media, with some accusing the company of fraud and manipulating stock prices [1]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issued a regulatory letter addressing the 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contract, involving the company and its senior management [1] Group 3: Historical Context - The initial contract announcement in March 2025 led to a surge in Hainan Huatie's stock price, with three consecutive days of trading limits reached [1] - The second-largest shareholder, Hu Danfeng, had plans to reduce his stake in the company, although he had not sold any shares by the time of the latest announcemen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