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

Search documents
农行山东省分行金融助力“蓝色粮仓”建设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5-05 23:46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郇长亮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围绕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以做大做强现代海洋经济为目标,打造世界 级海洋创新平台,努力在建设海洋强国中"走在前、挑大梁"。 伴随山东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农行山东省分行持续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明确支持重点,统筹 配置资源,助力经济大省在海洋建设中"挑大梁"。截至今年3月末,农行山东省分行海洋及相关产业贷 款余额83.9亿元,较年初增加4.8亿元。 为助力海洋种业发新芽,该分行聚焦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联合育种平台和良种繁育龙头企业,围 绕优势水产品区域开展金融服务,支持北海渤海水产种苗繁育中心项目、明波水产现代渔业种业基地等 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累计投放海洋种业贷款1.7亿元。此外,农行山东省分行还积极助力渔业加工、冷 链流通等海产下游龙头企业发展,聚焦威海好当家、日照荣信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助力企 业扩大产能。 农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加力服务蓝色经济探索与布 局,赋能海洋牧场、远洋捕捞及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港航物流、海 洋种苗、近海养殖、海工装备等"十大领域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Qian Zhan Wang· 2025-05-04 01:59
自然资源部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态势良好。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 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工程 装备制造业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海洋经济正迅速崛起,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各地政府应敏锐捕捉这 一趋势,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产业,实现协同共进;另一方面,加大对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吸引企业和 人才投身海洋经济建设。唯有如此,方能在海洋经济的蓝海中抢占先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繁荣。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 海洋经济产业链按照加工生产流程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涉海设备制造和涉海材料制造。中游主要 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 ...
假期首日,我省海洋旅游释放澎湃活力
Hai Nan Ri Bao· 2025-05-02 00:30
"五一"假期,众多游客选择三亚、万宁等地体验游艇出海、帆船冲浪 假期首日,我省海洋旅游释放澎湃活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早就想体验游艇出海了,今天终于成行啦。"5月1日,在三亚鸿洲国际游艇码头,游客李志晖难掩兴 奋,早在"五一"假期前,他已提前预约了游艇出海项目,为了尽快体验,一早他就带着家人前来码头等待。 "五一"假期首日,众多游客来到琼岛亲海寻趣,蓝色海洋旅游火热,休闲惬意的游艇出海项目备受游客 青睐。在三亚,一艘艘游艇列队出港,激起阵阵浪花。 上午9时许,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李志晖登上游艇,开启海上游玩之旅。游艇上,工作人员贴心地准备 了水果、饮料。孩子们迎着海风欢呼雀跃,感受海浪的热情。李志晖和妻子欣赏着海上的风景,并拿出手机 记录美好时光。 除了欣赏海景,游艇还能怎么玩?"咱们的游艇玩法可多着呢!"有着7年出海经验的船长李其善,一边熟练 地调试设备,一边笑着介绍,"休闲类的比如垂钓、游泳;追求刺激的,可以体验海上摩托艇、'大黄鸭'等项 目,真正地感受乘风破浪,保准让大家玩得尽兴!" "我们会给游客提供免费的水果、饮料,提供渔具鱼饵等,不会有其他强制性消费,尽量给游客提供一个 良好的旅游体验 ...
新华财经晚报:“五一”假期首日交通出行人数预计超3.4亿人次
Xin Hua Cai Jing· 2025-05-01 14:14
【重点关注】 ·"五一"假期首日交通出行人数预计超3.4亿人次 ·我国海洋旅游实现"开门红"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 【国内要闻】 【国际要闻】 ·据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国内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我国海洋旅 游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 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继续有力支撑扩消费、稳投资、促 转型、惠民生。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4月30日随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据介绍,本 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 斤。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 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已单循环连续安全运行738天,创下了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及全球CANDU-6型重水堆核电站单循环 ...
【我国海洋旅游实现“开门红”】5月1日讯,\t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快速发展,沿海各地区海洋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t据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国内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我国海洋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随着夏季来临,预计东南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以及面向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邮轮旅游将迅速走旺。(新华社)
news flash· 2025-05-01 05:49
我国海洋旅游实现"开门红" 金十数据5月1日讯, 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快速发展,沿海各地区海洋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据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国内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我国海洋旅游 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随着夏季来临, 预计东南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以及面向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邮轮旅游将迅速走旺。(新 华社) ...
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4-30 02:12
一季度,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资源保供水 平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 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技术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持续推进,绿色船用发动机研制取得新 进展,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进一步推动海 洋产业绿色发展。碳捕捉和回收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 子点火"的火炬气回收利用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 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洋外贸总体平稳,港口和航线建设不断完善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 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Xin Jing Bao· 2025-04-29 05:28
Core Insights - The marine economy in China showed a positive trend in Q1 2025, with a total marine GDP of 2.5 tr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7%, surpassing the national GDP growth rate by 0.3 percentage points [1] Marine Tourism - The marine tourism sector achieved a value-added output of 384.2 billion yuan in Q1, mark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7.5% [2] Shipbuilding Industry - Key shipbuilding indicators such as new ship orders, completed ships, and hand-held orders remained stable, with a significant year-on-year growth in hand-held orders [2] - Major shipbuilding companies maintained strong production levels, indicating a stabl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marine shipbuilding industry [2] Marin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were made in marin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cluding the discovery of a billion-ton oil 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high-yield oil and gas flows in the Beibu Gulf [3] - Marine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1.7% and 13.8% year-on-year, respectively [3] Marine Clean Energy - The offshore wind power sector saw a 1.4% increase in power generation and a 41.6% rise in newly connected capacity year-on-year [3]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lue granary" continued, with marine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creasing by 4.5% year-on-year [3]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 - Progress was made in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 with the first offshore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vessel equipped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facilities completed [4] Marine Trade -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of marine trade increased by 0.1% year-on-year, demonstrating resilience amid global economic challenges [5] - The export of high-end, intelligent, and green marine products grew by 10.8%, with wind turbine exports rising by 43.2% [5] Port Development - Over 50 automated termina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maintaining a global lead in port automation [5] - Smart and green port initiatives are advancing, with successful local deployments of advanced systems in major ports like Ningbo Zhoushan and Tianjin [5] Expansion of Shipping Routes - New international shipping rout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enhancing the connectivity of Chinese ports with global markets [6]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
泽平宏观· 2024-12-17 14:53
持强劲的人口虹吸效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杭州人口增速呈放缓趋势,城镇化率仍在提升, 2022年末杭州常住人口1237.6万人,增量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 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因此,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对于提升人民获得感和 幸福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至关重要。我们在《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研究报告 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幸福感指数进行了客观排名, 南京、杭州、长沙、合 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前十。 根据我们构建的城市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 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三个重要维度。幸福在哪里?哪里最幸福? 摘要 NO1.南京:六朝古都,交通枢纽,教育资源丰富。 1)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 海,气候宜居,地理位置优越,名胜古迹众多,城市绿化程度高。2)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民物 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南京市人均GDP17.9万元,居全国第六、中国省会城市第一。3) 交通便利,公共基础设施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