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

Search documents
我省出台促进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Hai Nan Ri Bao· 2025-05-12 02:23
完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体系。积极打造海南水产种苗、石斑鱼、"海南鲷"等区域公用品牌。持 续开展"海南鲜品"和市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及应用。强化"文昌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 推动文昌鸡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完成15个以上南药(黎药)道地药材标准认定,实施"海南十大南药"品牌 建设工程。 壮大先进制造业品牌。围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具备特 色和优势的产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高价值品牌。加快构建与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 业体系相适应的制造业品牌体系。打造"海南商发""海南卫星超级工厂"等特色商业航天品牌。 做强做优旅游服务品牌。持续擦亮"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丰富海南岛欢乐节 品牌核心内涵,探索打造"清凉海岛"旅游新名片。高水平举办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 路自行车赛等彰显海南特色和优势的体育赛事。积极推进"演艺海南"品牌建设,重点支持海口打造"国 际演艺之都"。支持文昌打造"航天旅游之都"。 我省出台促进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培育一批海南名品、中国精品、世界臻品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通讯员 许瑞恒 ...
增速全省第2,高于全市GDP和第二产业!一季度泰安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5.6亿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03 04:35
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赋能的同时,泰安市批零住餐业、文化旅游业、居民服务业等生活性服 务业也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漫步新泰市滨湖新区,生态绿道蜿蜒延伸,智能扫洗车高效作业,生态公厕融入景观带,这些美丽变化 得益于山东健康集团城市服务公司的精细化改造。"我们从城市的'细枝末节'着手,助力城市既有颜值 又有品质。"公司负责人陈丹介绍,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城市微更新+可持续运营"模式,已签约46个城 市服务项目,正从传统物业、环卫服务向城市综合运营转型。未来,企业还将拓展智慧停车、健康共享 陪护、城市园林绿化等民生服务领域,助力打造更宜居、更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今年一季度,泰安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5.6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跃居全省第2 位,近年来首次高于全市GDP和第二产业增速,不仅在总量上持续攀升,更在质量、效益上实现全面跃 升,对泰安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数字赋能生产性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配煤系统,融合配煤工艺机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使配煤准确率提升 至98%以上,年节约煤炭成本超千万元。这一转变背后,是山东征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公司 ...
泰兴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县域经济新路径
Xin Hua Ri Bao· 2025-04-28 21:47
"十四五"开局之年明确提出"一核两带三极"空间布局:"一核"聚势。主城区聚焦金融商务、类金融与高 端商务服务,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引擎;"两带"联动,沿江科技创新带与港口物流带,依托泰兴经济开 发区、虹桥工业园,推动研发设计、智慧物流与临港经济深度融合;"三极"突围,科技服务极、现代物 流极、电商服务极差异化定位,形成辐射全域的增长极。 2024年,《泰兴市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重磅落地,明确提出"双向促 进制造业服务化跃升与服务业赋能制造业转型",以制度创新打通"两业融合"的关键节点。值得关注的 是,泰兴已连续四年迭代升级《现代服务业招商工作方案》,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地全链条发力,聚焦 生产性服务业招引靶向,构建"需求画像+精准匹配+动态评估"的全周期管理机制。 平台筑基 以生态思维锻造创新引擎 科技赋能,破解难题。泰兴市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平台+场景"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创新载体。 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落地黄桥特医所、高新区陶瓷所等重大研发平台,推动基础研究与 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依托智光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整合国家级孵化器、检验检测中心等资源,打造"技 术攻关—中试孵 ...
21社论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01:58
截至3月底,我国"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共2 2 6 7 . 8万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第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8 3 . 6万户, 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长1 . 4%。 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 等领域,民营企业也展现出充沛活力。 当前,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 全球竞争力的领域,如新能源、电动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行业基本上由民企主导, 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我国通讯电子、电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链也更加完 整。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带领中国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方向发展。 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制造业不断升级,民营企业更大范围地参与到国际竞争 之中,我国也逐步占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的核心地位,我国产品在技术、质量与价格等 方面形成全球竞争力,民营企业功不可没。目前,由技术革命与产业创新驱动的飞轮效应已 经出现,在各个产业与领域加速创新迭代。 但是, 技术并非是产品竞争力的全部,还需要更好的服务赋能。 我国制造业目前存在一个比 较突出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需波动加大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造成扰动
券商中国· 2025-03-29 07:35
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微发文,解读"如何看待我国货物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7680亿美元,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 美元,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外需回升的共同影响。 我 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经济内外部均衡态势稳固,我国外贸发展对全球贸易失衡的溢出 影响较低。 一、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外需周期性波动的结果 我国货物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是全球产业链变迁的结果。近年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调整过程中,跨境外包和 供应链重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人口充裕、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向生 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厂增多,利用我国劳动 力和资源禀赋进行生产制造,满足其在全球的商品供应,这自然会带动我国出口增多。同时,外资深耕我 国市场,在华生产的商品直接销售给国内消费者,替代了我国进口,推升货物贸易顺差。根据海关统计, 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27%,与之相关的加工贸易顺差占我国进出口总顺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