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产性服务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多位大咖论道“智能”未来生态
Bei Ke Cai Jing· 2025-07-10 14:32
Group 1 - The 2025 Beike Finance Annual Conference opened with the theme "China's Economy: Co-Growth of Openness and Resilience" [2] - The conference featured discussions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ies in driving new productive forc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8][9] - The launch of the "Technology Capital Co-Innovation Plan" by Beike Finance aims to fost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capital [16] Group 2 - Reports released at the conference highlighted the increasing deployment of AI applications in businesses, with 89.84% of surveyed companies utilizing AI in various operational aspects [16][17] - The "Haidian is the 'Source' Report" outlines Haidian District's role as a global AI innovation hub, emphasizing talent density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16] -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China AI Large Model Evaluation Report" indicates a 22.9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media professionals using large models,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17]
“十四五”交出亮眼经济成绩单:5年GDP增量将超35万亿元,内需成为增长稳定锚|“十四五”成绩单
Hua Xia Shi Bao· 2025-07-09 11:42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迎来五年一度的大盘点。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夏时报》记者从会上获悉, 过去四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 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相当于我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 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我们的经济增速平均在5.5%。可以说,中国 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 所未有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除了经济总量外,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 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十四五"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全 面提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需贡献率超85% 发改委秘书 ...
安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意见》明确,拓展重点产业应用。支持汽车企业提升整车和零部件工业设计能力。引导整车企业 加强供应链管理,发展汽车金融、智能辅助驾驶、维修保养、回收利用等服务,探索汽车全生命周期管 理。支持企业研发工业大模型,面向故障分析、流程工艺优化等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加快人工智 能在制造服务各环节全面应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服务平台 建设,探索平台验证、协同开发。 本报合肥7月4日电(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 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促进先进制造业向高端跃迁、现代生产性 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意见》提出,探索两业融合路径。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 权等服务,提升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产业孵化能力,构建覆盖产业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 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 攻关。引导企业聚焦客户需求实现和产品价值提升,围绕产品概念定义、形态结构、功能性能、用户体 验、品牌形象开展综合设计,推动产品设计与 ...
安徽: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探索发展共享云仓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news flash· 2025-06-30 06:52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其 中提出,推动制造业和现代物流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搭建智能化供应 链管理系统,强化流程控制,提升供应链管理精益化水平。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 务平台,探索发展共享云仓、共同配送、统仓统配等物流组织新模式。加强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制造 业企业供需对接,推动产品出海。(人民财讯) ...
专家建言下半年扩内需:提高居民收入、加力“投资于人”
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5年中期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稳舵远航 的中国宏观经济"。 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4%,4、5月份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尤其是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增长6.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的消费增速创出2024年以来的月度新高。不过,展望下半年, 外部环境依然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仍需加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经济平稳增长仍需政策支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论坛上表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好于 预期。上半年经济增速大概率在5%以上,在5.2%左右的概率比较高。面对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全 球增长乏力,同时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尤其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在这样的背景 下,中国经济上半年能实现高于5%的增长充分展现了较强的韧性。 上半年经济增速预计在5%以上 王一鸣表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好于预期。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速在5%以上, 大概率在5.2%左右。但是,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外部冲击、内需不足、动能转换等压 力。中美间暂停加征关税措施90天,这个窗口期里,外贸出口大概率 ...
珠海强枢纽:珠西城市“抱团”打造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多城市联动 会上,珠海市国资委和深农投集团签署了《建设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农业 基金、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运通资本签署了《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斗门区政府、深农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签署了《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战 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珠海海洋集团、中山兴中集团、江门农控集团、阳江 漠阳投资集团、湛江农发集团、茂名农文旅集团、云浮国瑞文投集团等涉农国企共同签署了《珠西农产 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区域分割、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早在2018年,江门就规划建设 珠西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 如今,区域协同发展正重塑农产品流通的空间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6月23日,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暨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签约大会在珠海 举行,标志着以珠海为核心枢纽、覆盖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进入实质性建设阶 段。 这一系列协议旨在整合资源,通过多元合作模式,共同谋划项目落地,提升珠西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与 现代化水平,保障区域农产品供应安全 ...
业界期待更多政策工具提振消费,提升居民收入应提高“三个比重”
Di Yi Cai Jing· 2025-06-22 14:49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外贸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依然要以扩大内需为核心政策导向,培育更多增长动能和内生动力,丰富提升消费的政策工具。 时至年中,市场关于下半年经济形势的讨论增多,第一财经记者综合各方观点看,在消费这架"马车"的加持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增速达到 5.2%左右的可能性较高。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外贸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依然要以扩大内需为核心政策导向,培育更多增长动能和内生动力,丰富提升消费的政策工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考虑优化假期安排,如增加下半年假期、优化调休规则、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来助力服务消费恢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对提升消费非常重 要,"具体是要提高三个比重,即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a B 11.1 t @ y 200 06 117 n t 活自规制 B = .. ker 半 前 日 a 提振消费需有更多政策工具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好于预期,顶住了压力,显 ...
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发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2 12:22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邹 静娴代表团队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期)。报告对今年前五个月经济形势以及 推动经济运行的"三股力量"进行回顾与分析。对于稳住经济内生动力,报告建议"水龙头拧得更大""水 管更加通畅",即引入更多的增长动能,并进一步打通让经济增长惠及老百姓的渠道。具体方向包括放 大从制造到服务的结构转型势能、进一步释放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潜力、挖掘缩小城乡差距的 需求潜力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图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会议现场方凌晨/摄 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5年中期论坛在北京举行,重庆市原市长黄奇 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等各界人士围绕"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这一会议主题各 抒己见。 黄奇帆认为,服务业方面,要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制造 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其贯穿于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全过程。生产性服务业也是 知识 ...
黄奇帆发声,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1 15:38
作 者丨周潇枭 编 辑丨季媛媛 图 源| 2 1世纪经济报道 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5年中期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聚 焦"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发言表示,未来五年的"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进入到全力推 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抓好新质生产力,从增量上,要抓好中央提出的15个战略新兴和 未来产业;从存量上,就是现在100多亿工业制造业产值,要着力抓好绿色、低碳化和数字智 能化的发展,用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赋能融合到存量的生产力体系。在服务业方面,要着力 抓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有十个大类,分别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物流配套服务、金 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绿色低碳服务、数字化服务、销售和售后服务、品牌广告和知 识产权服务、会计和法律等专业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等。 黄奇帆表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制造业高科技发展的温床、土壤,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温床、土壤。生产性服务业还自带光环,直接就是GDP的增长极、独角兽的主要板块,是服 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是高端装备附加值最主要的来源,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前两年的数据是 ...
“水龙头要拧大,输水管要畅通”!黄奇帆、李扬、王一鸣等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21 10:48
Core Viewpoint - The forum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st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China, focusing 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as key drivers for economic growth [1][3][10]. Group 1: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panning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3]. - There is a call to elevate the share of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from 27%-28% to 35% over the next decade,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a more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3]. Group 2: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 The current economic landscape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and low prices, necessitating a rich toolbox of monetary policy to support stable economic growth [4][6].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gital RMB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center in Shanghai is part of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monetary policy tools [6]. Group 3: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Investment -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landscape has shifted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division, with increased competition from domestic firms leading to the exit of some foreign companies [7][9]. - There is a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despit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changing competitive dynamics [8]. Group 4: Domestic Demand Expansion - The need to address the shortfall in domestic consumption is highlighted, with a focus on increasing residents' income and enhancing service consumption [11]. - Policies should ensure that fiscal spending growth outpaces nominal GDP growth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total demand [11]. Group 5: Stabilizing Enterprises - Stabilizing enterprises is deemed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broader economic stability,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business conditions and market environments [12][14]. - Enhancing enterprise vitality through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reducing administrative monopolies is crucial for fostering a competitive market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