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活性服务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热点思考 | 居民如何“反内卷”?(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7-07 11:28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 屠强、耿佩璇 摘要 一问:哪些群体在"内卷"?工作时间拉长挤占消费时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年轻人最明显。 近年来,居民"内卷"倾向凸显,表现为工作时间拉长令消费时间"腰斩",同时导致服务消费偏弱。 2009- 2018年,中国居民周均工作时间稳定;但2018年来,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为数不多出现劳动时间明显 上升的国家,2023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较2018年多21分钟。相对应地,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时间同期由 80分钟/日下降至43分钟/日,对服务消费时间的挤压更为明显。 具体行业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卷"现象最明显,而地产基建、生活性服务业工作时间有所减 少。 2021年后生活性服务业工作时间跳升3.7个小时;其中信息技术业工作时间涨幅显著(9.5小时)。制造 业的工作时间亦有上行,2018-2023年增加0.7小时。上述行业虽然绝对工资高,但工资增速回落,拖累居 民消费能力。而地产基建、生活性服务业工作时间分别回落1.7、0.5个小时。 从就业主体看,"内卷"倾向最突出的是年轻人,过去5年周工作时间平均增加超4个小时。 25-34岁 ...
“反内卷”系列专题之二:居民如何“反内卷”?
宏 观 研 究 "反内卷"系列 国 内 经 济 证券分析师 赵伟 A0230524070010 zhaowei@swsresearch.com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耿佩璇 A0230124080003 gengpx@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屠强 (8621)23297818× tuqiang@swsresearch.com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同时居民就业存在内生性的"自平衡"机制,也会使就业人员自发向生活性服务业流入。过往就业 向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业等高工资行业集中,但 2021 年后,高工资不再是影响就业流动 的关键。就业更多向工作时长较短的生活服务业流入,这些行业的时薪"被动"提高;如 2021-2023 年,卫生业周工作时长减少 1.5 小时,时薪增加 9.3 元/小时;对应就业占比较 2021 年上行 0.2pct。 2025 年 07 月 07 日 居民如何"反内卷"? ——"反内卷"系列专题之二 ⚫ 一问:哪些群体在"内卷"?工作时间拉长挤占消费时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
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Liao Ning Ri Bao· 2025-07-04 01:04
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精准识别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 就业困难群体,分层分类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实施意见》针对平等就业权利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相关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招聘条 件和用工管理要求,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合理限制。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 等支持体系,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 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近 日,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实施重点领 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综合运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 保障等政策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更好稳岗扩岗。 与此同时,我省同步推进面向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健全与转业安置有序衔接的退役军人自主 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鼓励优秀退役军人按照有关规定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工 作。 为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我省将加快推进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 建设,在动能转 ...
深度专题 |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26 16:07
摘要 一问:需求的增量"蓝海"?当前服务业投资有3.3万亿空间,长期消费服务化趋势或再拉动投资。 相较历史趋势,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投资间存在3.3万亿缺口。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 的缺口为2093元,以全国14亿人口记,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接近3万亿,或对应1.8万亿投资缺口。另 外,过往服务业投资占GDP比重与增加值占比变化长期趋同,但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韧性下, 投资占比却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与增加值相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或为1.5万亿。 短期来看,制约服务消费修复的关键是消费时间"腰斩";但居民自平衡机制及关税"正外部性"均有反内 卷效果。 居民"内卷"导致消费时间减少,而服务消费更依赖居民体验与具体场景,更易受到消费时间减 少的挤压。但目前我国"反内卷"政策已聚焦居民,包括鼓励"带薪休假"、"弹性工作制"等。居民反内 卷"自平衡"机制与关税战的"正外部性"也使内卷不会是长期趋势。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长期来看,人均GDP在1-3万美元时,消费呈现"服务化"趋势,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年均上行约 0.6pct,且人口结构转变 ...
消费困局的“盲点”?
2025-06-26 15:51
工作时间延长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消费困局的"盲点"?20260626 摘要 中国服务消费存在巨大潜力,每年服务消费差值达两三万亿,主要受居 民工作时间延长和消费场景不足影响,而非单纯收入下滑所致。可选品 消费未受显著影响,表明闲暇时间和服务场景是关键因素。 中国居民工作时间延长挤占闲暇,消费时间从 2018 年的平均每天 80 分钟降至 40 分钟,与日本、韩国等国形成对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工时上升,但工资与消费时间错配,抑制了消费。 中国法定节假日和年假总数偏少,员工休假意愿低,限制了休闲和假期 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年假较多且员工休假意愿强,更能促 进假期消费。 预计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弹性休假试点、00 后劳动力入职及出口 行业竞争缓解等因素,有望改善消费者行为,缓解内卷,促进服务消费。 制造业向生活性服务业的就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缓解内卷,满足服务业 人力需求。文化体育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仍存在招聘需求,工资增速 较高。 Q&A 近年来中国消费表现偏弱,是否可以完全归因于收入下滑? 近年来中国消费表现偏弱,收入下滑无法完全解释这一现象。数据显示,人均 商品消费一直在潜 ...
“新增长”系列专题报告: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
"新增长"系列报告 2025 年 06 月 25 日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 宏 观 研 究 ——"新增长"系列专题报告 ⚫ 一问:需求的增量"蓝海"?当前服务业投资有 3.3 万亿空间,长期消费服务化趋势或再拉动投资。 相较历史趋势,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投资间存在 3.3 万亿缺口。2024 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 史趋势的缺口为 2093 元,以全国 14 亿人口记,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接近 3 万亿,或对应 1.8 万 亿投资缺口。另外过往服务业投资占 GDP 比重与增加值占比变化长期趋同,但 2016 年服务业增加 值占比保持韧性下,投资占比却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与增加值相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或为 1.5 万亿。 短期来看,制约服务消费修复的关键是消费时间"腰斩";但居民自平衡机制及关税"正外部性" 均有反内卷效果。居民"内卷"导致消费时间减少,而服务消费更依赖居民体验与具体场景,更易 受到消费时间减少的挤压。但目前我国"反内卷"政策已聚焦居民,包括鼓励"带薪休假"、"弹 性工作制"等。居民反内卷"自平衡"机制与关税的"正外部性"也使内卷不会是长期趋势。 长期来看,人均 GDP 在 1-3 万美元时, ...
经观月度观察|经济修复聚焦需求侧 托底政策继续发力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9 13:47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 实习生 周时进 胡雨彤/文 5月宏观数据显示出经济依然保持韧性,随着"稳增长"组合拳持续发力,出现了核心CPI平稳、PMI边际改善等 积极信号。需要注意的是,供需缺口弥合与市场预期改善仍需时间,当前经济正处在"政策托底"与"内生修复"的关键阶段。 宏观数据显示,2025年5月CPI与上月持平,值为-0.1%;PPI从-2.7%下降至-3.3%;制造业PMI由49.0%上涨至49.5%;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较上月增加 3400亿元;M2增速降至7.9%。 由《经济观察报》发起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每月发布一次。本次共有11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能源价格下降形成拖累 CPI公布值(同比):-0.1% PPI公布值(同比):-3.3% 前值:-2.7% PPI预测值(同比):-3.0%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点评:5月PPI同比增速为-3.3%,低于市场预期。综合来看,5月传统行业价格多数下行,新动能行业价格总体上扬。第一,国际 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第二,国内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季节性下降。第三,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 ...
汕头市前4月加力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2226个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11 09:44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势较快 汕头市持续发力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和竞争力,持续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从全市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根据汕头市统计局数据,今年前4月"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起到支撑作用,规 上企业数占全市的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9%。 中国发展网讯鲁利韦石培璋记者罗勉从汕头市发展改革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汕头市坚持"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扩投资增动能,加力 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大干快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 入新活力新动能。 汕头市发展改革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1-4月汕头市产业发展情况显示:前4月工业产业结构向优,新动能 投资增势较好;其中,全市2226个备案投资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 能、塑造新优势。 汕头市突出项目带动,强化产业支撑,厚植高质量发展底盘。 从全市产业项目投资情况来看,今年前4月,全市备案投资项目累计2226个,投资额达到248.81亿元。 第一产业、 ...
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3 01:51
服务消费加快增长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眼下,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 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在扩内需中作用逐步凸显。 今年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 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 产业的金融支持,受到市场关注。 我国服务消费正在加速扩容。在5月1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4月消费"成绩单"公布,从累计看,以 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服务零售额呈现了回升势头。今年1月至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 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仍旧较大,服务消费的需求弹性也相对较高, 这也意味着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供给不足尤其是高质量供给不足是制约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因素。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消费尤其是 服务消费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家政、养老、文旅、健康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 市场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人才和技术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消 费意愿和信心。 这就需要加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07:40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