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Search documents
两融余额迭刷纪录 券商争相提额抢占市场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刘禹希 记者 徐蔚 两融余额连创历史新高之际,券商争相提额抢占市场份额。9月24日,A股两融余额单日大增超140亿 元,达2.4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日,浙商证券发布公告表示,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 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就在9月初,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提升至80亿元。券商接连为两融业务提额,既传递出对后 市景气度的信心,也意味着行业新一轮围绕资本实力与风控能力的竞争拉开帷幕。 多家券商上调两融规模限额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宣布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其中,华林证券已两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 在3月末提升至62亿元,9月初再次提升至80亿元。兴业证券董事会也在4月末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 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案》,虽未披露具体数字,但业务扩张动向明确。 在业务拓展策略上,各家券商也有布局。国元证券在2025年半年报中介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锚定"交 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差异化定价、动态风险量化与"业技融合",为高净值与战 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方案。国信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深化专业赋能,持续丰富两融智能交 ...
“互换通”运行机制再优化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今年以来,随着LPR利率互换合约的引入,"互换通"的产品体系更趋完善。业内机构普遍认为,这不仅 回应了境外机构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也有助于减少市场单边预期,健全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 险管理功能。 LPR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核心定价基准,对资产价格影响广泛,市场对挂钩LPR的避险需求快 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合约的推出,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箱,提升市场流动 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自2023年启动以来,"互换通"功能持续优化。2024年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 合约,并支持历史及远期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今年6月,又将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基准利率曲线。 (上接1版) 近期,交易中心联合上海清算所和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在"北向互换通"下推出挂钩一年期贷款市场 报价利率(LPR1Y)的利率互换合约交易,并同步上线IMM合约、历史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东 方证券、浦发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机构积极响应,在新品种上线首日均完成多笔交易,显示市场需求 旺盛。浦发银行还通过香港分行完成了中资机构在境外的首单交易。 渣打银行表示,"互换通"上线以来经历了 ...
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资本市场严守风险底线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在协同执法方面,中国证监会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 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配合检察机关出台《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等文件,汇 聚了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工作的合力。同时,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线索通报处理机制,及时将配合造假线 索移交相关主管部门或属地政府依法处置,逐步构建齐抓共管、打防结合、有力有序的综合惩防体系。 五年来,证监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记者 汤立斌 监管执法的"刚性"是资本市场的"底气"所在。过去五年,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 下,资本市场统筹发展与安全,严守风险底线,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查处各类证券违 法犯罪行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大幅增强了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为市场经营主体划 定行为边界,亮明监管态度,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重塑市场生态,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清华大学法学 院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汤欣表示, ...
资本市场深改构筑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25 17:50
Group 1 - The capital market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suppor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viding a solid financial foundation for self-reliance and strength in technology [1] - The next steps for the capital market include further 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system covering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enhancing the multi-tiered market structure, and promot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2]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to optimize the service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listing standards for emerging technology sectors [2][3] Group 2 - The capital market is continuously advancing high-level openness, supporting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overseas listings, and utilizing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3] - Enhancing institutional inclusiveness is crucial for suppor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quiring improvements in regulatory frameworks for listings, trad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3][6] - The 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 funds have become key drivers for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significant capital allocated to high-tech enterprises [4][5] Group 3 - The capital market has been actively improving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stems and refinancing mechanisms to better suppor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7][8] -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vestment from listed companies has been increasing, with a notable portion of national R&D funding coming from these companies [8] - The CSRC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to enhance equity incentives an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supporting reinvestment in R&D and fostering a virtuous cycle between capital and innovation [8]
地方债“走出去”持续发力 认可度显著提高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25 17:47
自2021年10月份我国离岸人民币地方债首发以来,地方债"走出去"在持续发力。据《证券日报》记者不 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有多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 债,发行规模已达到125亿元。 投资者认购踊跃 9月23日,"深圳财政"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日前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 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深圳市连续第五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并挂牌上 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本次发行债券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2年 期、5年期、10年期,发行利率逐年下降。 除在香港连续发债外,深圳在今年9月9日还首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 债券。 另据了解,广东、海南两地今年也已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其中,8月26日,广东省政府在澳门 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是广东连续第5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在澳门本地簿记发行、登记托 管并上市交易;9月12日,海南省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完成簿记定价并发行,发行规 模50亿元人民币。 在明明看来,离岸人民币地方债的资金投向,不仅涵盖了 ...
A股市场两融余额创新高 月内两家券商上调两融业务规模上限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9-25 17:39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当前,券商对信用业务的战略布局不断提速。9月24日晚间,浙商证券发布公告称,为促进信用业务发 展、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 500亿元。这是继华林证券后,月内第二家主动调增融资融券(以下简称"两融")业务规模上限的券 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对信用业务发展机遇的看好。 多家券商扩张信用业务 尽管两融市场整体回暖,但券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仍面临规模与收益平衡的挑战,尤其是利率竞争压力 凸显。部分中小券商为争夺客户,甚至将利率压低至4%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券商信用业务的 盈利空间。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头部券商凭借资金实力与风控能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上半年,国泰海通以 31.87亿元的利息净收入稳居第一,华泰证券以20.37亿元的利息净收入紧随其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上市券商中还有4家公司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江瀚向记者表示:"首先,券商应以差异化利率策略吸引客户。在利率压降背景下,券商需避 免'价格战'内耗,转而通过分层定价实现精准营销。其次,深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利用大数据和 AI技术优化客户画像 ...
地方债“走出去”持续发力认可度显著提高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25 17:29
这些债券的发行情况也同样可圈可点。例如,深圳在香港发行的4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吸引了多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账户下单认购,簿记定价峰值订单倍数高达4.7倍;深圳9月9日首次在澳门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地方债簿记峰值达到66.2亿元人 民币,认购倍数达6.62倍,创下人民币债券在澳门发行订单倍数历史新高,同时,市场订单金额超过发行规模的50%。 本报记者 韩昱 自2021年10月份我国离岸人民币地方债首发以来,地方债"走出去"在持续发力。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 来截至目前,已有多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达到125亿元。 投资者认购踊跃 9月23日,"深圳财政"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日前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 券。这是深圳市连续第五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并挂牌上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 通。本次发行债券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2年期、5年期、10年期,发行利率逐年下降。 除在香港连续发债外,深圳在今年9月9日还首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另 ...
A股:大盘突然放量下跌,是主力利好兑现出货,还是强势洗盘?
Sou Hu Cai Jing· 2025-09-25 17:09
Group 1 -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rop from 3899 points to 3820 points, breaking through key psychological support levels of the 10-day and 20-day moving averages, causing concern among investors [1] - Despite a net outflow of 110 billion in main funds, the market saw an influx of 600 billion in new capital, indicating a contrasting narrative in market dynamics [1] - The trading volume reached an astonishing 3 trillion, which often correlates with market corrections, suggesting a potential manipulation of market temperature by major funds to prevent congestion from short-term capital inflows [3] Group 2 - The financial sector, particularly securities and banking stocks, showed clear signs of control, as they declined in unison, hinting at a deliberate strategy to manage market conditions [3] - Historical patterns indicate that after the last four Federal Reserve rate cuts, the market typically undergoes a significant washout, suggesting that the current downturn may be a planned reshuffling rather than a trend reversal [3] - The outlook for RMB assets remains positive, bolstered by the anticipated influx of liquidity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s rate cuts, which is expected to benefit both Hong Kong and A-share markets [3]
湘财股份(600095.SH)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601519.SH)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6:21
此外,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扣除中介机构费用及交易税费等本次交易相关费用 后,拟用于金融大模型与证券数字化建设项目、大数据工程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财富管理一体化项 目、国际化金融科技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等用途。 本次交易双方主营业务存在显著协同效应。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在证券服务业的基 础上,新增境内和境外的证券信息服务、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等金融信息服务。本次交易能够充分发 挥交易双方的业务优势,实现用户和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和市场协同、重塑内部管理、强化优势业务领 域竞争力。湘财股份通过与金融科技行业领先企业大智慧融合,整合成熟的产品体系、技术实力及用户 资源,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强化双方在金融产品、信息科技、用户资源等领域的协同价值,提升综合 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致力于通过双方业务整合实现"1+1>2"的效果从而 实现湘财股份的跨越式发展。 智通财经APP讯,9月25日晚间公告,湘财股份(600095.SH)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601519.SH)。湘财股 份将向换股对象发行A股股份,作为向其支付吸收合并的对价。截至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 ...
融资融券 最新信号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5:54
浙商证券此次大幅提额,其底气或来自两融业务的稳健增长。该券商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 两融余额为237.85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2.60%;两融业务规模市场份额提升至1.29%,公司有负债 的两融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80.87%,两融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浙商证券在半年报中提及,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信用业务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融资融券客户来源渠道; 深化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提升客户活跃度;优化业务流程与服务体验,有效提升客户综合满意度。 事实上,浙商证券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宣布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华林证券在年内已两次 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3月末提升至62亿元,9月初再次提升至80亿元。此外,兴业证券董事会也在 4月末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案》,虽未披露具体数字,但业务扩张动向 明确。 此次浙商证券"提额",距上一案例仅相隔半月。就在9月初,华林证券刚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提升至 80亿元。券商接连为两融业务扩容"增弹",既传递出对后市景气度的信心,也意味着行业新一轮围绕资 本实力与风控能力的竞争拉开帷幕。 多家券商上调两融规模限额 两融余额连创历史新高之际,券商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