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阀门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国货崛起到国际竞争:最新国内一线阀门品牌榜单解读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18:21
2025年中国关于水系统消防阀门、新能源锂电池阀门、电站工业阀门、医药行业等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内又认可一 线品牌以下可以作为参考,从以往2013年到2025年这12年期间终端客户的品质和服务反映来看:苏州纽威阀门、 上海奇众阀门、上海冠龙阀门是目前甲方和业主推荐最多最满意的三个厂家。 国内阀门品牌竞争格局解析(2025年4月更新) 一、头部品牌:技术壁垒与国际话语权 苏州纽威阀门(NEWAY) 深海领域:主导全球首款耐压25000psi的28寸深海球阀研发,覆盖40%新建LNG运输船项目,成本较欧美竞品低 40%。 核电布局:通过ASME N认证,参与"华龙一号"国家级工程,海外营收占比42%。 江苏神通阀门 细分统治:核级蝶阀市占率53%,冶金高炉煤气回收系统阀门市占率60%。 氢能突破:70MPa加氢阀获德国TÜV认证,量产成本下降57%,适配氢能储运场景。 中核苏阀科技 核能垄断:国内唯一核级阀门全资质企业,第三代核电阀门国产化率超90%,AP1000主蒸汽隔离阀打破美国技术 封锁,成本降低40%。 军工技术:超音速风洞调压阀(25000psi)应用于航空航天项目,核电订单年增25%。 产能规模:年产能超 ...
富邦控股集团总裁宋凌杰:当好“联络员”,双向赋能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10:51
4月25日,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富邦控股集团董 事长宋汉平、总裁宋凌杰受邀参会。 本次大会以"香港通道 联动浙港 相聚宁波 共拓机遇"为题,通过政策推广、企业分享、互动讨论、专题 对接等形式,重点推荐香港在金融、供应链、科技创新、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浙江企业通 过香港这个国际平台开拓发展新机遇。 论坛期间举行了浙港/甬港两地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宋凌杰代表富邦控股集团上台进行现场签约。 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历经多年深耕细作与战略调整,已逐步形成了工业智 造、商贸地产、资源环保、文旅体育、投资金融五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整合 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旗下拥有双鹿电池、埃美柯铜阀门、新乐电器等多个驰名品牌,领跑行业前沿。 富邦控股集团已连续23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连续15年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浙江 省百强企业"、"浙江省纳税百强企业"和"宁波市纳税50强企业",还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来源:财商资讯) 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凌杰说:"我们很幸运,既能扎根一方,又能联 ...
145% 关税下企业现状:有的订单暂停,有的加速出海!对话四大行业管理层
Zhi Tong Cai Jing· 2025-04-29 01:54
一、中国耐用消费品行业 高盛采访了白色家电、消费电子和家具行业内的部分覆盖公司。这些公司平均 35% 的收入来自中国出 口,7% 的收入来自对美出口。采访的主要结论如下: 持续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在过去一周,多数受访公司表示,它们仍在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部分公司 的转移速度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公司提到,其收到的美国客户订单(与前一周相比)有所 增加,因为客户希望在当前 90 天的关税暂缓期到期前进行补货。 价格重新谈判的能见度仍然较低:受访公司表示,价格重新谈判进展有限。然而,一家主要为美国品牌 和零售商生产产品的公司提到,他们预计美国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将承担更大比例的关税成本。对于直接 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公司,出于对市场份额的担忧,他们重申了在美国提高产品价格时的谨慎态 度。 美国以外地区的需求保持稳定,欧洲成为吸收此前美国产能的主要来源:多数受访公司表示,美国以外 地区的需求依然稳定。在回应如何处理此前面向美国市场的产能时,大多数公司提到,鉴于国内和海外 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他们计划将这部分产能转移至其他海外市场。在不同的海外市场中,多数公司认 为欧洲市场规模较大,是吸收美国产能的潜在主要来源 ...
中密控股(300470) - 中密控股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关记录表
2025-04-28 09:30
证券代码:300470 股票简称:中密控股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 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 员姓名 线上参与中密控股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04 月 28 日(星期一)下午 15:00-17:00 地点 "中密控股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姓名 董事长:彭玮先生 董事、总经理:陈虹先生 独立董事:应千伟先生 董事会秘书:沈小华先生 财务总监:刘小强先生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 要内容介绍 1、问: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稳健增 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答:投资者您好。2024 年度,公司的下游行业面对的需 求持续较低迷,管理层与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 使得公司经营业绩仍然保持了稳健增长。其中:(1) 机械密封板块,增量市场收入略高于存量市场,增量市 场收入及存量市场收入与去年同比均有一定增幅,增量 市场毛利率同比基本维持稳定,存 ...
2024年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发布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7 06:34
近日,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1.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杭某某与济南某水处理公司商标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原告杭某某系"海德能"注册商标专用权人。2020年,原告因发现某水处理公司存在侵害其商标权的行为 提起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并由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某水处理公司停止使用涉案商标。后双方于2020年 11月10日签订《协议书》,某水处理公司承诺将涉及侵权的商品、标识、包装箱等清理完毕,如再次侵 权赔偿原告200万元。2023年,原告主张某水处理公司和某设备公司再次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标识 的侵权产品,应当依据200万元的约定确定赔偿金额。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某水处理公司签订的 《协议书》内容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某水处理公司存在再次侵权行为,应当依照该协议书约定内 容确定赔偿金额。2023年12月2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某水处理公司及其一人股东赔偿原告经济 损失200万元。2024年5月24日,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案例简析】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 3.钢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胡某某等3人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 【 ...
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前2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22 09:42
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 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调节阀常用分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 阀等。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 预计 2031 年全球调节控制阀市场规模将达到 102.8 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5.4% 。 全球 调节控制阀 市场前 20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 02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 准) 根据 QY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调节控制阀生产商主要包括 Emerson (艾默生)、 Flowserve (福斯)、 Nihon KOSO (日本工装)、吴忠仪表、 Valmet (维美德)、 Cameron (Schlumberger) 、 Johnson Controls (江森自控)、 Baker Hughes (贝克休斯)、 SAMSON (萨姆森)、重庆川仪等。 2024 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有 ...
凯士比中国持续亮剑|多维度打击侵权
凯士比· 2025-04-17 15:16
作为全球泵和工业阀门领域中的领导品牌,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德国KSB自1994年进入中 国市场并在中国注册了"KSB"和"凯士比"商标。 凯士比(KSB)对知识产权侵权始终坚持 零容忍态度 ,在近年来一系列打击侵权行动中 已取得 显著成果 。 1 凯士比中国首例商标侵权及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 取 得重大突破 为了维护KSB品牌声誉和市场秩序,在2021年初,凯士比上海依据中国商标法和反不正 当竞争法将"安徽凯士比泵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2021年11月24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 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安徽凯士比泵有限公司"的有关行为构成 商标侵权 和 不正当竞 争 ,并 依法支持了凯士比上海的全部诉讼请求 ,包括: 点击蓝字 关注凯士比 1.立即停止销售仿冒的"KSB"和"凯士比"品牌产品; 2.注销ksbah.com网站域名; 3.立即更名、不得继续使用"凯士比"作为公司名称; 4.向上海凯士比公开声明消除影响; 5.赔偿因其侵权行为给上海凯士比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合理维权成本)。 安徽案件判决书 安徽凯士比的侵权行为 作为中国大陆地区 首个 完全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结案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法院在判决书中同时认 ...
凯士比中国持续亮剑|多维度打击侵权
凯士比· 2025-04-17 07:16
点击蓝字 关注凯士比 作为全球泵和工业阀门领域中的领导品牌,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德国KSB自1994年进入中 国市场并在中国注册了"KSB"和"凯士比"商标。 凯士比(KSB)对知识产权侵权始终坚持 零容忍态度 ,在近年来一系列打击侵权行动中 已取得 显著成果 。 1 凯士比中国首例商标侵权及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 取 得重大突破 安徽凯士比的侵权行为 作为中国大陆地区 首个 完全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结案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法院在判决书中同时认 定, "KSB"和"凯士比"商标"被 广泛使用 在中国市场,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2 企业字号集中维权成效显著 2024年以来,针对泵阀市场中几十家擅自使用"凯士比"字号的企业,我们进行摸排调查 并采取了包括发送律师函、向市场监管理部门投诉等多重措施进行维权。 大部分目标企 业 在KSB中国的上述维权行动中,充分认识到在泵阀行业的经营活动中未经授权使用凯 士比 / KSB商标、字号属于侵权行为,并 及时通过 注销企业、变更企业名称等方式 完 成整改 ,停止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与凯士比 / KSB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为了维护KSB品牌声誉和市场秩序,在2021年初 ...
中核科技(000777):2024年业绩低于预期 关注核电订单交付节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17 06:32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s 2024 performance is below expectations, with revenue of 1.84 billion and net profit of 230 million, reflecting a modest year-on-year growth of 1.86% and 3.29% respectively, primarily due to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delayed project deliveries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Q4 2024, the company achieved revenue of 820 millio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8.17%, and net profit of 110 million, up 23.84%, indicating a recovery in busines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1] - The revenue breakdown includes oil and petrochemical at 480 million, nuclear engineering valves at 840 million, other valves at 470 million, and forgings at 40 million, with respective year-on-year changes of -20.62%, +35.50%, -11.44%, and +1.60% [1] - The gross margin for the oil and petrochemical busines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8.93% in H1 2024 and an overall annual increase of 3.59 percentage points [1] Regional Sales Performance - Revenue in the North China region surged by 108.06% year-on-year, while the East China region saw a decline of 26.29%, indic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sales strategy adjustments [2] Growth Drivers - The nuclear power business is entering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phase, with nuclear engineering valve revenue reaching 839 million in 2024, a 35.50% increase, accounting for 45.50% of total revenue [3] - The company has a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in the nuclear valve sector, with key products meeting or exceeding import standards, leading to a steady increase in market share [3] - The approval of 11 new nuclear units in 2024 is expected to drive demand for nuclear valves, supported by a robust order backlog [3] Profit Forecast and Valuation - Due to slight capacity constraints in 2024 and a production cycle of 1-2 years for nuclear products, revenue and net profit forecasts for 2025 have been reduced by 2.9% and 12.5% to 2.05 billion and 260 million respectively [4] - The target price has been adjusted down by 9.2% to 18.7, with a projected increase of 14.8% from the current price [4]
中核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增325.72%,财务费用飙升527.16%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15 23:18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1,843,447,034.94 yuan in 2024,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86%, indicating stable business growth [1]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229,331,122.93 yuan, up 3.29% year-on-year, showcasing enhanced profitability [1]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t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amounting to 106,579,128.61 yuan, compared to a negative cash flow of -47,216,721.69 yuan in the previous year, marking a 325.72% increase [3] Revenue and Profitability - Revenue from nuclear engineering valve products reached 838,718,216.67 yuan, accounting for 45.50% of total revenue,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35.50% [1] - Revenue from oil and petrochemical products was 479,331,521.88 yuan, representing 26.00% of total revenue, with a decline of 20.62% year-on-year [1] -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increased to 0.60 yuan, up 3.45% year-on-year, indicating a soli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1] Expenses and R&D - Sales expenses decreased by 27.58% to 63,795,920.44 yuan, primarily due to reductions in modern service fees and business entertainment expenses [2]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ses fell by 9.77% to 65,592,210.14 yuan, with R&D investment as a percentage of revenue decreasing from 4.02% to 3.56% [2] - The company has a total of 120 undergraduate R&D personnel, a decrease of 3.23%, while the number of master's degree holders increased by 63.33% to 49 [2] Cash Flow and Investment - The net cash flow from investment activities was 69,029,631.75 yuan, a growth of 1.57% year-on-year, supported by dividends received from other companies [3] - The net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was -5,182,616.98 yuan, an increase of 93.54%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primarily due to changes i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borrowings [3]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 The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to address risks, including enhancing project management for non-nuclear key projects and expanding into emerging markets [4] - Management compensation is linked to company performance, with the chairman receiving a pre-tax remuneration of 975,700 yuan, aligning incentives with company growth [5][6] - The company aims to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o navigate future challenge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