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

Search documents
“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启动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7 02:42
6月24日,一场以"'两山'理念二十载·共富共美"为主题的活动在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举行,集中发 布系列创新生态项目与行动计划。 活动现场,"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正式启动,首个实践站在黄湖镇设立。"西湖智库"生态文明 实践站三年行动计划将从品牌、IP、机制三个方面发力,打造"媒体智库赋能+社会资源整合+实践成果 转化+乡村模式输出"的创新协作生态。 "共富共美"项目发布成为全场焦点。其中,黄湖镇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暨善水基金2.0版本正 式登场。2015年,黄湖镇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发起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新机制通过多方面升 级,实现了保护空间扩容、保护资金更多元、参与主体更多元等,致力于把黄湖镇打造成保护范围更 大、合作伙伴更多、项目类型更多样的全国首创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片区。 此外,"共富共美"项目中的生态科技相关项目也相继发布。余杭区"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管试点项 目描绘全域生态环境智慧化、精细化监管的愿景;黄湖镇青山村的"碳足迹测算白皮书"为乡村精准降碳 提供科学"标尺";"零碳乡村数字大脑"平台标志着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深度融入乡村绿色转型的各个 环节。 本次活动落子黄湖镇青山村绝非偶然 ...
规范执法需摒弃“不做就不会犯错”心态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20 06:13
要实现规范监管,降低入企检查频次,需要科技监管手段的支撑。各地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应通过深入细 致的宣传和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环境管理系统并按规定实现相关设备与当地生态环境 部门联网,不断拓展非现场监管的覆盖面。同时,对于受技术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 排污单位,环境执法人员仍需到现场实地检查,监督排污单位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现场执法行动应 当严格执行事先递交请示、事中全程视频记录、事后汇报等规范性执法程序,确保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开展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目的是要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有为而不乱为,充分 认识科技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技术监管作用,全力守护环境安全。在大势所趋下,各地基层生态环境 部门要摒弃等待观望的心态,积极投身到这一改革实践中。 目前,各地正在开展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这是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 能、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举措。然而笔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发现,有的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在专 项行动期间暂停了入企监管、执法、帮扶等日常工作和各类行政执法行动。究其原因,是为了避免在专 项行动中引起上级"关注"。 笔者认为,这种以"不作为 ...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人少事多困局如何破?抓好作风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是关键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2 00:13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面积约33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余人,截至2022年底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近2.9万 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进行环评、排污登记、辐射安全许可审批及备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 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和项目即监管对象近4000家(项)。 如何化解矛盾? 省以下生态环境垂直管理体制赋予县级生态环境机构"贯通上下、统筹全局"的优势,这就要求县级生态 环境机构既要强化政治机关建设,也要着重提升治理能力。笔者认为,仍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以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加强行政人员编制争取,避免行政和事业人员混编混岗。若暂时 不能实现,在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备的基础上,加强人员廉政风险教育,事业专技人员参加第三方公司组 织的与履行环境监管职责有关的评审征询验收活动时,严格执行第一时间向分局党风廉政第一负责人报 告审批许可制度,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确保环境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复杂,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的问题逐渐凸显。当前,条块 结合、各司其职的大环保格局尚未形成,如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成为县级生态环境部门面临 的重要挑战。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 ...
推动机动车环境监管提质增效,要抓好这三方面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27 01:46
抓好责任闭环,构建协同高效治理体系 优化任务分工,明晰责任边界。各地市、县(区)要依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将机动车尾气 检测、油品监管、超标车辆查处等工作,精准分解至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基层站所,明确牵头单位 与协同部门。通过"一事一专班"模式,推动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形成权责清晰、 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强化能力建设,补齐执法短板。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围绕尾气检测监管、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等核心业 务开展系统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同时,为基层配备便携式检测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等 先进设备,强化执法硬件支撑。 完善考核督导,激发内生动力。将机动车污染治理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体系,结合区域实际,科 学设置"超标车辆查处率""检测线合规率"等量化指标。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挂牌督办,对成效突出的 地区给予资金奖补,树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对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 和环境监管提出要求。为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亟须立足本地实际,梳理机动车环境 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补齐治理短板, ...
河南通许县:职责重塑,提振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新速度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5-21 09:09
三、科技赋能,实行非现场执法。通许分局利用用电监管、视频监控、自动在线监测、无人机航拍等非 现场执法检查方式进行执法监管,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必要 打扰,提高监管精准性,既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履职尽责,又实现了涉企监管"无事不扰"。2025年2 月,通许分局接到群众举报,位于通许县玉皇庙镇玉皇大道东段加油站附近有刺鼻油漆气味,对周边村 民生活造成影响。通许分局执法人员针对群众举报区域,利用无人机以三个加油站为中心展开排查,无 人机飞行发现某公司车间外有喷漆痕迹,通过喷漆痕迹线索对该公司展开调查。经查该公司对生产的木 制产品磕碰后漆面破损,进行修补时未按要求在密闭空间内喷漆作业。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开封市生态环境局通许分局对该公司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其立 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并整改到位。此次利用无人机非现场执法,避免了对多个企业的检查打扰,减少了 入企检查频次。 着眼未来,河南省开封市生态环境局通许分局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创新服务 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强化监督执法工作,督促企业补齐短板、落实责任,为通许县经济 ...
九部门联手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09 20:49
● 本报记者刘杨 生态环境部5月9日消息,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生 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环境监管意见》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重型货车排放监管是机动 车监管的重中之重。《环境监管意见》将重型货车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对于守法情况好、排 放稳定达标的3.5吨以上柴油货车,试行免检政策,可以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免于当期上线排放 检验。 利用补贴推动老旧车辆报废更新 将重型货车纳入日常监管 上述负责人说,在加强重型货车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将采取三方面具体举措。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文件提出,持续打好柴油货 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移动源污染控制,切实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 总量的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80%。对于大部分城市中心城区,机动车 排放已经成为PM2.5的首要贡献者,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占比超过40%。"上述 负责人介绍,《环境监管意见》的出台是 ...
涉企检查难度加码?减频次提效能还需苦练内功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08 23:21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作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大力推 进精准检查等要求。生态环境部就此召开视频会议,对开展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 动进行动员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执法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涉企检查历来就是充满挑战的工作。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管理,不希望被无故打扰, 而是专心致志做强自己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恶意逃避责任,想方设法 摆脱监管,并且其行为具有隐蔽性,发现问题难度大,处置成本高。这就要求监管人员既要保护守法的 绝大多数,又要精准打击违法的极少数;管理尺度既不能扩大化,增加企业负担,又不能放松警惕,为 污染留出空间。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绝不是让企业违法违规有了借口,而是差别化对待高风险和低风险企业,对无意过失 给予容错空间,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集中精力聚焦高风险企业,督促其补齐短板。 这对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将倒逼监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在新形势下,如果不主动求 变,在工作前期就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要么走不出办公室,寸步难行;要么进入企业却查不出问题,影 响检查工作的权威性。因此,监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