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Search documents
《长安的荔枝》突然撤档
证券时报· 2025-06-26 09:32
除了《长安的荔枝》,那尔那茜参演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早在上周,江苏卫视曾官宣《长安的荔枝》的定档——荔枝台播"荔枝",寓意挺有意思。 不过,24日晚,有细心的观众注意到,《长安的荔枝》并未如约登陆, 江苏卫视以电影"填档"。 极目新闻消息,有业内人士提到,撤掉《长安的荔枝》,可能跟近期那尔那茜被通报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有关。 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调查后发布核查通报,通报中证实演员那某某茜高考是在内蒙古进行,但其却没有当地就读的经历和学籍,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 名材料造假。 @长安的荔枝剧照 6月22日晚,央视八套播出的《长安的荔枝》演员表里,删除了那尔那茜的名字。 除了《长安的荔枝》,那尔那茜参演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原定由其参演的漫改武侠剧《镖人》中,猫眼、淘票票等票务平台已撤除其演职员信息, 不过豆瓣条目仍保留其角色信息但标注为"待确认"状态。 搜索@长安的荔枝官微发现,其有关那尔那茜的内容均已不可见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极目新闻、大皖新闻、现代快报 责编:叶舒筠 校对: 陶谦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
《长安的荔枝》突然撤档
券商中国· 2025-06-26 08:50
早在上周,江苏卫视曾官宣《长安的荔枝》的定档——荔枝台播"荔枝",寓意挺有意思。 不过,24日晚,有细心的观众注意到, 《长安的荔枝》并未如约登陆,江苏卫视以电影"填档"。 极目新闻消息,有业内人士提到,撤掉《长安的荔枝》, 可能跟近期那尔那茜被通报涉嫌高考报名材 料造假有关。 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调查后发布核查通报,通报中证实演员那某某茜高考是在内蒙古进 行,但其却没有当地就读的经历和学籍,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长安的荔枝 剧照 6月22日晚,央视八套播出的《长安的荔枝》演员表里, 删除了那尔那茜的名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央视八套《长安的荔枝》 主演那尔那茜名字被删除 前一天官方发布情况通报 8 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9 3 4 7 4 4 7 + 公 品 原 漫 最 头 部,都告 周美君 周必景 點 實! 机 超 户方坚 王盟舟 率 牛 赛 十 6月21日电视画面 IN/ 8 主 演 声考生! 安 海 冯喜怡? 昌 公 & 起 机 集 贊】 寒 青 肉必景 周美君 # 伟 王盟舟 6月22日电视画面 EFF ...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17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年出版 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 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4种出版物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中宣部2024年度主题出 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获奖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动销品种占有率持续保持全国首 位。 集团发挥人文社科出版优势,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力作。 重大资源型项目实现数字资源集聚,基于特色内容的垂类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取得较大进展。 集团还服务全民阅读,与大型央企、乡村、社区、高校共建28个"读者之家"。深化出版"走出去",与外 方联合设立国际编辑部,《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外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学理化、体系化融入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集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出版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马克 ...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01
在政策支持、改革创新、技术赋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今年一 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实现利润总 额2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 坚持自主创新,让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本届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 40%。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支持4K/120帧高格式技术的中影CINITY LED,成为全球唯 一获DCI认证的HDR LED放映系统,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空白。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引领。5月26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向社会发 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从出版到电影,从新媒体到文 旅,骨干文化企业持续迸发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从榜单看,入选企业坚持守正创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奔赴"。 2024年度,本届"30强"企业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 精品内容始终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影市场精品迭出,得到 ...
“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评选结果揭晓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01:58
其中《长安三万里》《第二十条》获"夏衍"年度荣誉原创电影剧本奖。《三大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夏衍年度荣誉改编电影剧本奖。在评选结果 揭晓同时,活动现场有7部剧本签约落地,并正式启动第二十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 AI时代编剧行业的技术革命与人文坚守 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暨第十九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评选结果,昨晚在浙江杭州揭晓。作为中国电影文学最高荣誉,本届"夏衍杯"共有49部优秀剧本从一 千多部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颁荣誉。 据了解本届"夏衍杯"首次设立了"主单元+院校单元"双赛道,共征集剧本1492部,参评剧本数量同比增加21.2%,而在此当中,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显著。 "夏衍杯"评委代表 编剧 何可可:整个市场越来越多元,也有很多年轻的编剧,努力让他的思考、他的观察,尽可能去贴近现实生活。 在首届夏衍编剧周上,AI对编剧行业的影响成为焦点。总台记者走访发现,编剧们在创作过程中使用AI工具已经成为常态,这场技术浪潮正在改写编剧行 业的"源代码"。 编剧 袁媛:AI出现之后,自己开始频繁使用,在它的帮助下,修改的效率有了极速提升,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挺令人惊讶的,必须得拥抱未来,拥抱科技。 记者在 ...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三样
Xin Hua Wang· 2025-04-30 12:31
Core Insights - The 15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howcased a vibrant cultural event and served as a sample for observing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s ecosystem [1] Group 1: Film Festival Highlights - The festival featured a variety of screenings, forums, and market activities, refl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vent over the past decade [2] - The exhibition of hand-painted posters for "Nezha: Birth of the Demon Child"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with over 8,000 reservations filled within a day [2] - The festival included special screenings of classic films, allowing audiences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3][5] Group 2: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 Many creators are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erging cultural symbols with contemporary life to create globally resonant works [3] - The success of films like "Nezha" has prompted industry discussions on future film creation direction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3][4] - The festival's "International Salon" highlighted the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China among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linked to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output [4] Group 3: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festival introduced a new "Immersive Unit," showcasing 47 pioneering works that utilize various technologies such as VR and AR [6][8] - The upcoming 2024 festival will feature an "AIGC Film Short Film Unit," with submissions increasing from 430 to 1,502, indicating a growing interest in AI applications in filmmaking [10] - The integration of AI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transform the film industry, enhancing audience interaction and storytelling [10] Group 4: Support for Emerging Talent - The festival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discovering and nurturing young filmmakers, with 19 projects selected from 507 submissions this year [11][13]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Young Creative Force" unit aim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jects and filmmakers [13][16] - The project investment unit acts as a bridge between young filmmakers and industry companies, facilitating valuable creative exchanges [16] Group 5: Future Directions - The festival's theme, "New Quality Light and Shadow," reflects a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6][17] - The festival's practice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n China [17]
江苏两部电影获第20届华表奖
Xin Hua Ri Bao· 2025-04-28 23:21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举办。江苏出品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 云》《觅渡》获优秀故事片奖。 记者从江苏省电影局获悉,近年来,江苏不断完善"重点电影创作生产服务指导机制",托举江苏影 片在多个维度实力破圈:江苏已连续2届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华 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在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江苏影片的获奖数量刷新近 10年的纪录。下一步,江苏在服务好《澎湖海战》《郑和下西洋》《1840》《狂爆》等国家重点影片的 基础上,还将聚焦影响世界的江苏人和事,深挖江苏本土特色题材,积极对接国内头部企业和主创团 队,争取更多优质电影项目落地江苏。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继《守岛人》后江苏第二部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 三大奖项"大满贯"的影片。制片人罗珊珊说,"封神"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核是多层面且极具力 量的。影片聚焦的亲情、友情、勇气、成长等人性共通点,引发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 《觅渡》此前曾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该片以独特的笔触,还原了"常州三杰"的动 荡青春和时代风云,填补了此前文艺作品 ...
破茧、焕新、自信——从第二十届华表奖看中国电影蝶变
Xin Hua Wang· 2025-04-28 22:40
破茧,题材破局实现华丽转身 从本届华表奖获奖情况来看,《万里归途》《志愿军:雄兵出击》等影片,均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本届获奖的新主流电影不仅在视听语言和制作规模上达到新高度,也反映出中国主流电影创作已经进入与观众深度对话、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阶 段。"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说。 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题材也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第二十条》《三大队》《失孤》《奇迹·笨小孩》等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的 不同切面,体现了电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这些影片显示了现实主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尹鹏飞说,华表奖对这类作品的青睐,反映出中国 电影正在回归现实主义创作路线。 "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作品对主旋律的表达方式逐渐细腻深入,逐渐提高了观众对主旋律影片的认可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 主席黄晓明说。 新华社青岛4月28日电 题:破茧、焕新、自信——从第二十届华表奖看中国电影蝶变 新华社记者王凯、张武岳、邢拓 4月27日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作为中国电影的政府奖,华表奖不 ...
与观众和时代同行!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Xin Hua She· 2025-04-27 16:26
新华社青岛4月27日电 题:与观众和时代同行!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新华社记者邢拓 琴岛潮涌,光影夺目。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山东青岛揭晓。《第二十条》《封神 第一部:朝歌风云》《流浪地球2》等获奖影片,从不同视角出发讲述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新时 代中国电影风采。 张译凭借在《三大队》里刚正不阿、扶正扬善的人民警察形象,获得了优秀男演员奖,现场坦 言"荣誉属于故事的原型"; 优秀女演员奖得主惠英红在《我爱你!》中演绎了一个平凡老人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影片曾 引发观众对爱和生命议题的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说,许多现实题材电影逐渐从关注单一的社会议题转向更广泛 的社会生活,在叙事上融入了悬疑、喜剧、动作等强情节元素,在讨论社会议题的同时传递出温情力 量。 探索多元题材表达—— 本届华表奖对近两年来涌现出的农村、少数民族、少儿题材优秀作品进行嘉奖。 获得优秀农村题材影片的《我本是高山》改编自张桂梅的真实事迹,讲述了张桂梅校长以"教书救 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的动人故事。 今年华表奖获奖影片集中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的哪些亮点? 扎根现实生活—— 《第二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