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
Search documents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第二产业用电回暖,冷冬预期有望提升销气增速-20251026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10-26 13:13
行 业 及 产 业 公用事业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王璐 A0230516080007 wanglu@swsresearch.com 莫龙庭 A0230523080005 molt@swsresearch.com 傅浩玮 A0230522010001 fuhw@swsresearch.com 朱赫 A0230524070002 zhuhe@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朱赫 (8621)23297818× zhuhe@swsresearch.com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2025 年 10 月 26 日 第二产业用电回暖 冷冬预期有望提 升销气增速 - ⚫ 电力:25Q3 第二产业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的主要动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9 月单月全社会用 电量 888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同比增 长 7.3%、5.7%、6.3%、-2.6%。累计数据来看,1-9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 77675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4.6%。1-9 月,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
经济观察丨北京风能展明星产品反映“大风车”新风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4 02:26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中新社记者 王梦瑶 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近千家风电上下游企业携自家明星产品参展。作为行 业"风向标",这些产品反映出"大风车"发展新风向。 ——更大。大型化是当前风电机组的一大趋势。 今年展会期间,明阳智能发布了全球首款50兆瓦风电机组。该机型直接将全球最大机组的容量拉高 了近一倍。 实现这一突破性容量的关键在于创新性的Y系列平台设计:采用"双机头"设计,通过两台25兆瓦主 机单元,以"V"型塔架支撑,风轮直径达260米,整机基础为漂浮式。该机型专为水深超过40米的深远 海环境设计,具备强大的抗台风能力,是深海中的"钢铁卫士"。 轴承是风机的核心零部件,更大的风机需要更大的轴承。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展示了其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主轴承,以及适配全球 批量最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轴承,同时新增国内最大功率、最大尺寸的风电主轴承。 大轴承也有硬实力。据了解,采用洛轴16兆瓦主轴轴承的中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 风电机组,此前经受住了最大风力17级的超强台风"格美"的严酷考验,展现出过硬产品质量。 ——更远。海上风电机组面临 ...
北京风能展明星产品反映“大风车”新风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4 00:58
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近千家风电上下游企业携自家明星产品参展。作为行业"风 向标",这些产品反映出"大风车"发展新风向。 ——更大。大型化是当前风电机组的一大趋势。 今年展会期间,明阳智能发布了全球首款50兆瓦风电机组。该机型直接将全球最大机组的容量拉高了近 一倍。 实现这一突破性容量的关键在于创新性的Y系列平台设计:采用"双机头"设计,通过两台25兆瓦主机单 元,以"V"型塔架支撑,风轮直径达260米,整机基础为漂浮式。该机型专为水深超过40米的深远海环 境设计,具备强大的抗台风能力,是深海中的"钢铁卫士"。 轴承是风机的核心零部件,更大的风机需要更大的轴承。 业内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合理应用,将助力破解当前风电行业面临的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全链条 协同等问题,推动行业发展完成从"经验驱动"到"智能驱动"的AI化转型。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展示了其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主轴承,以及适配全球批量 最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轴承,同时新增国内最大功率、最大尺寸的风电主轴承。 大轴承也有硬实力。据了解,采用洛轴16兆瓦主轴轴承的中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 ...
风电行业转出新空间 锚定50亿千瓦装机目标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0-24 00:17
转自:经济日报 从漂浮式基础到大容量机组的全链条技术,全力突破深远海风电开发难题;适配沙漠戈壁高温、高沙尘 环境的"定制化"机组,保障沙戈荒风电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覆盖"装备—衍生—服务"的完整风电产业生 态,尽显多元化发展活力……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随处可见风电行业向高质量 发展迈进的最新成果。 当前正值全球能源转型从战略共识转向全面行动的重要阶段,中国风电行业如何整合全链力量打开高质 量发展新空间? 锚定50亿千瓦装机目标 "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跃升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 世界第一位,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阶段。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 伐,已实现对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我国也正式宣 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风电将在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我国风 ...
风电行业转出新空间
Jing Ji Ri Bao· 2025-10-23 21:31
从漂浮式基础到大容量机组的全链条技术,全力突破深远海风电开发难题;适配沙漠戈壁高温、高沙尘 环境的"定制化"机组,保障沙戈荒风电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覆盖"装备—衍生—服务"的完整风电产业生 态,尽显多元化发展活力……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随处可见风电行业向高质量 发展迈进的最新成果。 当前正值全球能源转型从战略共识转向全面行动的重要阶段,中国风电行业如何整合全链力量打开高质 量发展新空间? 锚定50亿千瓦装机目标 "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跃升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 世界第一位,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阶段。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 伐,已实现对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我国也正式宣 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风电将在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 ...
(经济观察)北京风能展明星产品反映“大风车”新风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3 13:29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题:北京风能展明星产品反映"大风车"新风向 中新社记者 王梦瑶 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近千家风电上下游企业携自家明星产品参展。作为行业"风 向标",这些产品反映出"大风车"发展新风向。 ——更大。大型化是当前风电机组的一大趋势。 展会期间,中船科技针对性研发的H305-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适配浙江、福建、广东等中高风速区 域,可抵御17级台风,10米/秒风速下满发小时数超4300小时,收益率提升10%以上,契合高水深、远 距离复杂海域开发需求。 在运达股份展台,16-1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该机组专为中国深远海风 电开发需求设计,目前样机已实现近一年平稳并网运行,正在有序投入商业化应用。据悉,运达股份正 积极在辽宁、浙江、广东等沿海区域布局深远海风电产业集群。 ——更智能。人工智能正改变"大风车"格局。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娄益民表示,未来的风电必须有融入 AI(人工智能)世界的能力,借助AI技术提前预知风能资源的变化,进而掌握电力供需及价格波动趋势, 从过去单纯追求"多发电"向"多发高价电"转变,才能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图为远景能源 ...
CWP2025新品首发引领全球风电新风潮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0:1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advance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the wind energy sector showcased at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Wind Energy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WP2025), emphasizing China's leading position in wind power technology globally. Group 1: Turbine Innovations - Goldwind Technology introduced a trading-type wind turbine that shifts from a passive to an active generation model, potentially increasing project returns by 2% to 2.5% over its lifecycle [3] - Mingyang Smart Energy launched the world's first 50MW wind turbin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wind turbines and designed for deep-sea applications [7] - SANY Heavy Energy presented the SI-242 series wind turbine, capable of operating efficiently across a wide range of wind speeds, with a rotor diameter of 242 meters [8] - Envision Energy unveiled the first AI-integrated wind-storage unit, merging wind turbines, storage, and AI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5] Group 2: Component Innovations - Luozhou showcased the world's first 16MW offshore wind turbine main bearing, designed for large-scale wind turbine stability [23] - Pangu Intelligent launched a hydraulic motor yaw system that improves reliability and lifespa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ystems [25] - TBEA New Energy introduced the upgraded TSVG6.0 product, enhancing reliabil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rough advanced design and technology [27] Group 3: Comprehensive Solutions - China CRRC presented a comprehensive energy solution integrating wind, solar, hydrogen, and AI technologies, aimed at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11] - Shanghai Electric highlighted its integrated projects, including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floating wind-fish integration, showcasing its capabilities in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13] - XBL Wind Power signe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Multi Engineering Group to develop a dual-head floating wind power solution, focusing on cost efficienc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