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Search documents
三环集团李钢:以“打地铺”精神,攻坚“卡脖子”问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11 11:52
7月11日下午,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南都记者获悉,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长李钢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 李钢在会上表示,三环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的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有些人觉得,做企业只要做好技术、生产、销售等专业性的事,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不大。但回 望三环集团的发展历程就能清楚地看到,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需要强大的精神 文明力量来支撑。" 以"打地铺"精神,攻坚"卡脖子"问题 李钢表示,近年来,集团坚持以"艰苦奋斗、做精主业"为内核培育企业文化,近2000名工程师以"打地 铺""不服输"的精气神持续攻坚"卡脖子"和"新能源领跑"问题,目前主要产品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90%以 上规格已实现国产化,30多项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部分还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据悉,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三环集团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实现销售73.8亿元,同比 增长28.88%;净利润21.94亿元,同比增长38.78%。"接下来,集团将牢记报国初心,以高标准的精神文 明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努力实现新突破。 ...
三环集团副总裁邱基华:抢滩“电子工业大米”千亿元市场 贴片电容小型化竞赛持续升温|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10:49
每经记者|黄博文 每经编辑|文多 轻轻晃动小小的玻璃瓶,里面上百个"砂砾"随之流动,闪耀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这是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即多 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也称贴片电容)。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三环集团(SZ300408)总部,了解公司生产的各类电子元器件,以及 电子陶瓷等产品的各类创新应用场景。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三环集团副总裁邱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MLCC的小型化竞赛持续升温,已逐渐成为业内公司角力的焦 点。当前,三环集团的目标是专注自身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并拓展多元应用领域,以服务产业推动产业链协同进步。 "一部智能手机需要一千多颗MLCC,一辆电动汽车需要一万多颗MLCC。"邱基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据悉,电子元器件是支撑整个工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电子元器件领域已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是电路板里最常 用的三大电子元件。其中,用量最多的是电容器。相较于SLCC(单层陶瓷电容器),MLCC具有体积 ...
活力广东:突破不止 创新不歇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9 07:12
观察一个省、一座城,一个产业、一家企业,往往先从扎根在这里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开始——在联合飞 机集团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中,一个个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精密工具,"90后""00后"的技师们在一旁驻 足、弯腰,专注地安装、调试无人机上的零部件,每一个指示标识都精心贴好,当被问及生产工序、机 型等问题时,他们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一代,正用指尖的精密操作与精益求精的实 操本领,为智能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里,算法工程师们双眼紧盯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敲 击出密集的节奏;在旁边的测试台上,机器人跟随指令灵巧转动关节,机械臂末端的夹爪精准抓取目标 物体,他们用千万次的参数校准与永不妥协的科研执着,为智能制造注入"数字灵魂"。 机械臂的嗡鸣声、无人机螺旋桨旋转声、数控机床的精密切削摩擦声……构成了广东新时代的"智造"乐 章。走进这片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笔者深刻感受到人与科技交织出的澎湃活力。 在潮州三环公司的展厅里,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被誉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MLCC)如星辰般陈列,每一粒都仅有芝麻大小,在柔光灯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在这里, ...
三个场景,看广东产业体系向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Ren Min Ri Bao· 2025-07-04 21:56
3组数据,见证广东产业实力—— 有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四成。 有集群,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拥有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有体系,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兴则经济兴。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 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广东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 从1微米的技术突破,看传统产业跃迁升级 走进潮州三环公司展厅,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托盘里,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长方体泛着光泽,这就是 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 "别看它不起眼,可是电路的稳定器,有电路板的地方就有它。一台智能手机要用千余个,一辆新能源 汽车要用上万个。"公司副总裁邱基华捏起一粒产品介绍,1毫米的厚度内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 陶瓷介质膜越薄,电容 ...
频频“出圈”的广东制造,“含新量”在哪?从这场调研看懂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30 08:17
没作品还龅牙,却成为萌翻全球的现象级IP,LABUBU刮起潮玩旋风的背后,有着"世界玩具看中国, 中国玩具看广东"的深刻印记;说着粤语方言、跳着魔性舞蹈,能进厂打工也能聊天解闷,十八样武艺 样样精通的广东机器人让"七剑客"的名头威震江湖…… 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臂在生产线上舞动,一台台具有核心科技的产品打包出发,运 往全球。面对着超高清显示视频这一赛道趋于白热化的竞争,该公司依靠创新"卷"出了三大拳头产品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会议平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如今,全 球每三台电视机,就有一块主板"视源造"。 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至1毫米的颗粒——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正在"出 仓"。别看个头小,一颗"米粒"里头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量级也来到比一根头发直径四十分之一 还小的微米,堪称"螺狮壳里做道场"。这种基础元件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我国过去曾长期高度依赖 进口。在持续的创新攻坚之下,三环集团生产的MLCC已能覆盖90%产品规格的国产化,有力地促进国 内高端电子元件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今年以来,广东制造频频"出圈",但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
挖掘陶瓷材料向“新”力,潮州企业亮出“电子工业大米”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9 01:46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被誉为"电子工业大米",其重要性不亚于半导体芯片,小到一盏灯、一部手机,大到新能源汽车等,有电路板的地方就有 MLCC。然而,这么重要的基础元器件,我国曾高度依赖进口。破解这一被动局面,实现核心高端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是很多企业的共同愿望。 近年来,通过持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质量管控水平,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集团)的MLCC产品瞄准高容量、高可靠性、高 频、高耐压、小型化等方向不断创新突破,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6月28日,南都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三环集团,了解 其在MLCC产品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潮州企业亮出"电子工业大米" 从5微米到1微米的突破 三环集团展厅内,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其中,一粒粒金色的长方体在玻璃瓶内泛着光泽——这就是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MLCC)。该产品约1毫米的厚度内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每层厚度仅1微米。 64 8 GLS BMLCC数量为 . . t a lot to ya 冯晓鹏表示,要实现介质层膜厚从5微米到1微米的突破,这一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包括对原材料实力提 ...
南充:工业韧性突围
Si Chuan Ri Bao· 2025-05-21 22:3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凌 祖明远 徐浩煊 王培哲观城一款使用了真空隔热技术的旅居舱,在舱 外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舱内能营造10—20摄氏度的舒适环境;加醇10分钟、续航600公里,吉 利星际客车自主研发的首台醇氢电动公路客车在南充量产下线……"南充造"正加速上新。回望历 史,有着"绸都""果城"之称的南充,曾在传统纺织、轻工食品等领域表现卓越。而今,南充在新 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方面不断焕新。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城"势而上——"经济大省挑大 梁"四川进行时》采访组走进南充,感受这座川东北工业重镇正以极大的韧劲工业突围,一路向 前。入题遇折不弯 老问题寻找新解法在南充,化工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四川盆地"千亿 方级"天然气资源新区、"百万吨级"石油采矿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南充的资源潜力如何转化为 产业活力?一场"逆风局"可说明很多问题。5月13日上午,采访组到来前,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 司副总经理陈建生正在研究一份技改报告。受原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其公司所处的1,4-丁二醇 (BDO)行业正处在盈亏边缘,但该公司却计划今年提升产能3万吨。在下行周期逆势扩张,企 业的底气来自对下游产业链的信心。距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