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硅片

Search documents
2025中国芯片集体冲刺IPO:存储龙头长鑫科技或成“新标杆”
Cai Fu Zai Xian· 2025-07-09 06:17
A股市场正掀起年内最大规模的半导体IPO热潮。近期,已有至少11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向交易所递交 上市申请,涵盖从材料、封测到高性能计算芯片等多个关键环节,凸显出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资本化发 展的趋势。在这一轮上市浪潮中,存储芯片龙头企业长鑫科技的入场尤为引人注目,或将成为行业新标 杆。 此外,筹备中的半导体上市项目也在加快脚步,昆仑芯IPO前"换血",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而A股 大门前已排起长队——被广州寄予厚望的粤芯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杰理科技、存储芯片大普微、集成 电路企业昂瑞微、以及度亘核芯等纷纷冲刺IPO。半导体上市节奏的整体加快,为A股市场带来整体信 心提振。 当前半导体行业正迎来关键窗口期。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尽管行业投入大、周期长,但随着科创 板"1+6"新政支持,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资本助力。长鑫科技作为行业龙头登陆资本市场,将产生显著 的示范效应,不仅能为A股科技板块注入优质标的,更将提振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投资信心。此外,长 鑫科技的上市也为二级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分享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红利的机会,有助于以"硬科技"独特 的经济新动能带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优化升级。 这场半导体IPO浪潮也正推动中国芯 ...
再增一单!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证券时报· 2025-06-14 00:14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再增一单! 6月13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被业界称为"半导体'独角兽'"的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超硅")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这是"科创板八 条"发布后,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去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 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年来,上交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严把"硬科技"入口 关,积极推进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获受理 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还曾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 榜。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上海超硅拟融资49.65亿元,拟投向集成电路用300毫米薄层硅外延片扩产项目和高端半导体硅材料研发项目等。 截至2024年底,上海超硅仍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陆续有3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 ...
再增一单!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证券时报· 2025-06-14 00:13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再增一单! 6月13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被业界称为"半导体'独角兽'"的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超硅")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这是"科创板八 条"发布后,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6年实践检验 创新底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去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 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年来,上交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严把"硬科技"入口 关,积极推进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获受理 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还曾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 榜。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上海超硅拟融资49.65亿元,拟投向集成电路用300毫米薄层硅外延片扩产项目和高端半导体硅材料研发项目等。 截至2024年底,上海超硅仍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 ...
再增一单!“科创板八条” 发布一年来未盈利企业IPO申请陆续获受理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13 15:40
6月13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被业界称为"半导体'独角兽'"的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上海超硅")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这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 申请获受理。 去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 板八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 市。一年来,上交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严 把"硬科技"入口关,积极推进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获受理 从境外成熟市场看,"创新价值"取代"盈利崇拜"已成全球共识。产业化,周期长、投入大、经营失败风 险高,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往往企业在初创成长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依靠耐心资本长期 支持。 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获评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还曾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上海超硅拟融资49.65亿元,拟投向集成电路用300毫米薄层硅外延 ...
全球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研精毕智调研报告网· 2025-05-08 14:45
全球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未来新材料行业研究可聚焦新兴材料技术,持续关注石墨烯、纳米材料、量子材 料等前沿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其制备工艺、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探索 其在更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推动新兴材料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一、技术创新趋势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新材料技术创新正朝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 迅猛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单一学科的研究已难以满足新材料研发的复杂 需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成为必 然趋势。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新 型材料,如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它结合了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和生 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药物输送、组织工程等领域,为疾病治疗提供 了新的手段。在智能材料研发中,电子工程与材料科学的融合,使得材料能够对 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智能响应,如形状记忆合金,在温度、应力等外界刺激下, 能够恢复到预先设定的形状,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多学科交叉 融合能够整合各学科的优势,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方法,加速新 材料的创新进程。 绿色环保制备技术成为新材料研发 ...
上海又一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36氪· 2025-04-15 00: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王满华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 权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近10家企业都接连启动IPO计划。 文 | 王满华 来源| 投中网(ID: China-Venture) 封面来源 | Pixabay 又一个中科院博士项目,要IPO了。 近日,半导体独角兽"上海超硅"已经完成了IPO辅导,正式向A股发起冲击。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由中科院博士陈 猛于2008年7月创立,主要生产200mm-300mm(8英寸-12英寸)大尺寸硅片。 半导体向来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上海超硅也不例外。成立至今,公司拿下7轮融资,背后资方既有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成都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等地 方国资,也有联想创投、交银投资、中金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和产业资本。IPO前,公司估值已达到200亿元。 除了上海超硅,近期半导体行业迎来密集上市潮。尚鼎芯、胜科纳米、杰理科技、思锐智能等近10家企业都接连启动IPO计划。 自进入2025 ...
上海又一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12 05:27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近10家企业都接连启动IPO计划。 作者丨王满华 来源丨 投中网 又一个中科院博士项目,要IPO了。 近日,半导体独角兽"上海超硅"已经完成了IPO辅导,正式向A股发起冲击。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 企业之一,由中科院博士陈猛于2008年7月创立,主要生产200mm-300mm(8英寸-12英寸)大尺寸硅片。 半导体向来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上海超硅也不例外。成立至今,公司拿下7轮融资,背后资方既有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成都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等地方国资,也有联想创投、交银投资、中金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和产业资本。IPO前,公司估值已达 到200亿元。 在团队8年的努力之下,2016年,上海超硅建成了国内首条300mm硅片产线,这条产线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让上海超硅成 功跻身全球半导体市场。到2024年,上海超硅已在上海、重庆建立三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200毫米、300毫米集成电路抛光 硅片、外延片、氩气退火片、SOI片等多个品类。公司产能更是突破每月100万片,成为国内唯一实现12英寸硅片量产的企 业。 当前,上海超硅的客户名单堪称全球晶圆厂的" ...
TCL中环:“硬通货”210背后的蓝海战略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1 03:07
导语 :210技术始终是TCL中环的蓝海战略,当行业聚焦尺寸标准化时,中环已通过技术、制造、生态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起 新时代的棋局。 在此背景下,210产品的技术代差优势大放异彩,由于其恰好契合当前光伏电站投资方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成为了市场上的硬通货、客 户订单的首选。TCL中环作为210的创始者和推动者,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笔者认为,与其说是210接住了需求上涨的"泼天富贵",不如说是市场再一次验证了210的技术经济性,验证了这一场由中环始于5年前的技 术路线转移,将战略驶向大尺寸的"价值蓝海"。 2019年,TCL中环全球首发210大尺寸硅片,光伏从此进入大尺寸化时代。大尺寸硅片技术,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尺寸加大,而是兼顾了性 能、制造复杂度与成本结构的行业降本增效最佳解决方案。 降本增效的硬通货 3月31日,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官方宣布,210硅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GW,预计外销市占率达60%,保持技术与销量双领 先。 由于"430"与"531"两大政策节点倒逼,光伏行业掀起抢装潮。N型TOPCon电池片、210系列硅片等高效产品供需失衡,价格快速上涨。根据 硅业分会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