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旋风小子
icon
Search documents
百企汇聚成势!未来科学城崛起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2 07:04
除典型企业外,昌平还聚集了 41所高校,拥有北航、北邮、华北电力等工科大学,北大新工科已整体迁入昌 平,清华大学正在南口打造清华科学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 赛道名称 | 跑型代表企业 | 花业数量 | | --- | --- | --- | |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松延动力、月泉仿生 | 7 | | 医疗健康机器人 | 图湃医疗、壹点灵动、威高智慧、埃斯顿医疗 | 12 | | 家用服务机器人 | 石头科技、合十思维 | 8 | | 特种机器人 | 北方天途、晶品特装、宸控科技、长城华瑞 | 17 | | 工业协作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嘉技瑞华、镁伽机器人、艾美特、云航智信 | 30+ | | 仓储物流机器人 | 三一机器人、首科凯奇、华自机器人 | g | |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 和光伟业、钧捷科技、中科航宇、科索精密、天工俊联、金钢科技 | 19 | 在产业落地方面,昌平区成功落地了小米 "黑灯工厂"、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等高精尖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 域经济的发展。 未来科学城集团首支直投基金—— 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基金首个直投项目, 松延动力 , 在 全球首场人形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比 ...
《人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发布:技术迭代让商业化更成熟
机器人圈· 2025-06-05 09:21
Core Insights - The report titled "The Evolution of Humanoid Robots" highlights the emergence of unicorn compani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and the coexistence of financing booms and valuation bubbles in the humanoid robot sector, indicating a market signal of technological maturity [1] -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umanoid robots includes technological depth and industry barriers, with examples of advancements in self-healing mechanisms and reliability [3]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humanoid robots across various scenarios, including industrial, household, sports, education, and retail [4] Group 1: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re redefining the action boundaries of humanoid robots, enabling them to perform visible and tangible action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Tiangong" robot winning a half marathon [2] - The report mentions that by the end of 2024, humanoid robots will be able to perform tasks like playing soccer without falling, showcasing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balance and agility [3] Group 2: Application Scenarios - The report categorizes humanoid robot applications into structured, customized, and open scenario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in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special operations, and elder care [4] -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increased by 26% year-on-year in Q1 2025, while service robots saw a 20% increase, indicating a growing market for humanoid robots [4] Group 3: Industry Development - The humanoid robot industry is seen as a crucial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gh-end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with a goal to cultivate at least 50 core enterprises in the supply chain by 2027 [7] -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oid robots requires a balance between software and hardware advancements, with a spiral upward development model where hardware breakthroughs lead to market expansion and subsequent software upgrades [7]
机器人闯进“半马”赛道
同样是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埃塞俄比亚选手沃尔德哈瓦里亚特·德斯塔的成绩是1小时02分36秒, 而另一条赛道上,机器人"天工"的成绩是2小时40分42秒。 因大风天气延期一周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于4月19日鸣枪开跑。德斯 塔和"天工"分别获得男子组和机器人组的冠军。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这场比赛吸睛无 数。 比赛当天的社交媒体上,"唯一的'美女'机器人刚出场就罢工了""机器人'累到头掉'坚强无头奔跑""机器 人摔倒站起继续比赛"等趣味话题登上热搜榜,与此同时,拥有标准步态的高个子机器人、健步如飞 的"小孩哥"机器人等也"圈粉"无数。 "我们在跑'半马'之前,抖音粉丝只有1000多个,刚刚我一看,已经3.1万了。"麾下机器人获得亚军的松 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在赛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家的机器人比完赛 后不久就全被拉走了,一台送到江苏参加另一场马拉松比赛,一台稍作修复后交付客户,还有一台直接 被"上架"拍卖。 工程师团队作出的调整是,加装3个定位销,换上29码的童鞋,减少机器人双足"撞击"地面带来的损 伤。 此次参赛的队伍中,9 ...
机器人一小步 产业一大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比赛途中,小顽童队机器人松延动力N2头部摔落,被技术人员扶起来后仍然以无头状态继续奔 跑。在它的旁边,有不少人类运动员放慢了脚步,等着和这个身高只有1.2米的小个子选手再出发。 10时后,气温逐渐升高,机器人也开始面临机身发热、动力不足等问题。有机器人停止奔跑,在补 给站前更换电池,或是直接更换选手。 离发令枪响还有30分钟的时候,主席台旁的音响循环播放这场比赛的最大亮点:人类运动员和机器 人选手将共同奔跑。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举行。这是全球首场有人形机器人报 名参赛的半程马拉松,20支机器人赛队同场竞技。 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颁奖仪式,嘉宾为获得第一名的机器人颁 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6时25分,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赛道旁已经挤满了数百名中外记者,镜头对准了尚未开机的机 器人选手。与机器人选手相隔一道栅栏,不少运动员举起了手机,在开跑前与机器人自拍留念。 发令枪响,多名人类运动员冲出起跑线,而隔壁赛道的60901号机器人选手"天工Ultra"先是原地踏 步,随后小步出发。根据赛事组委会在比赛前 ...
一个机器人要跑马拉松,需要做些什么?
后浪研究所· 2025-04-19 10:30
机器人跑马拉松,一场集体「整活儿」。 撰文| 杨小彤 编辑| 巴芮 封面来源| 官方 虽然因大风被推迟了一周,但这场全球首次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热度不减 。 4月19日早上7:30,正式开赛前,起点和路途中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专门来看机器人的观众。再往前一个月,社交媒体上就有人记录机器人的训练过程,猜测 谁会夺冠。 据赛前的官方消息,这场比赛共有 21个来自不同公司和高校的参赛队伍 ,队名 五花八门, 有 正经的以公司 名 命名的 "灵宝机器人队""轩辕机器人队", 也有不正经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湛泸冲锋龙卷风队"和"巴音布鲁克永远的王", 有一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队叫"你说的都队"的既视感。 这些机器人身型各异,最高的是天工 Ultra和逐日行者,身高 都是 180cm,最矮的则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研发的"0306小巨人",只有75cm, 重 10kg。最重 的是轩辕机器人,172cm的个子,体重高达88kg,光是手臂负载就有20kg ,这对跑马拉松来说,可不是个优势。 0306小巨人 它们的优势也各有千秋。 行者二号是史上首个行走距离突破百公里的足式机器人,续航 长 达 6小时以上。松延动力的 "小顽童" 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