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旋风小子
icon
Search documents
百企汇聚成势!未来科学城崛起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2 07:04
除典型企业外,昌平还聚集了 41所高校,拥有北航、北邮、华北电力等工科大学,北大新工科已整体迁入昌 平,清华大学正在南口打造清华科学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 赛道名称 | 跑型代表企业 | 花业数量 | | --- | --- | --- | |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松延动力、月泉仿生 | 7 | | 医疗健康机器人 | 图湃医疗、壹点灵动、威高智慧、埃斯顿医疗 | 12 | | 家用服务机器人 | 石头科技、合十思维 | 8 | | 特种机器人 | 北方天途、晶品特装、宸控科技、长城华瑞 | 17 | | 工业协作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嘉技瑞华、镁伽机器人、艾美特、云航智信 | 30+ | | 仓储物流机器人 | 三一机器人、首科凯奇、华自机器人 | g | |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 和光伟业、钧捷科技、中科航宇、科索精密、天工俊联、金钢科技 | 19 | 在产业落地方面,昌平区成功落地了小米 "黑灯工厂"、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等高精尖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 域经济的发展。 未来科学城集团首支直投基金—— 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基金首个直投项目, 松延动力 , 在 全球首场人形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比 ...
对话松延动力姜哲源:历经三落三起重大考验,期望尽快实现资本化
He Xun Wang· 2025-06-06 05:47
人形机器人(300024)始终是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话题,无论从政策扶持还是技术突破层面来看,其发展 态势都十分良好。 前不久,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精彩开赛,现场气氛热烈。在比赛中,亚军和季军均被两 位来自松延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小朋友"收入囊中。它们凭借出色的成绩与卓越的稳定性,迅速让松延动 力机器人声名远扬。 本期和讯《看多中国》栏目深入探访松延动力,特别邀请到松延动力董事长姜哲源,为我们揭开人形机 器人背后那些精彩故事。 和讯网汪雷:能否为我们详细阐述一下,在这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有哪些令人印 象深刻、饶有趣味的具体细节? 我们的团队有"小顽童"与"旋风小子"两支队伍,旋风小子队率先出发。然而,在赛程过半时,意外发生 ——旋风小子机器人因内部线路松动,突然摔倒在地,头部甚至脱落。不过,工程师迅速介入,简单调 试后,机器人重新启动,继续投入比赛。这一插曲意外成为赛事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另一值得称道的细节出现在终点线。小顽童队在比赛中表现抢眼,多次实现超越,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 冲过终点。抵达终点后,小顽童静静等待旋风小子的到来。当旋风小子抵达终点时,两队机器人相 互"奔赴",这一 ...
《人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发布:技术迭代让商业化更成熟
机器人圈· 2025-06-05 09:21
如果说亦庄举行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与速度,那5月底举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则是对灵 活性与平衡性的考验,人形机器人正在通过展示技术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场景创新验证实用价值 人形机器人可以用在哪,能够用在哪?是技术落地的终极问题。报告通过工业、家庭、体育、文教、零售等六个 场景,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 近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上,北京商报社重磅发布《人 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六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代表的深入访谈,以应用场景为切入 点,呈现了当下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完整脉络。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独角兽企业的涌现, 产业生态的完善,融资热潮与估值泡沫的并存,其本质是技术成熟曲线前进的市场信号。机器人的大脑硬件与小 脑运动能力、软件和大脑智能程度都出现了拐点。整个供应链加速降本,为进入消费级市场摩拳擦掌。 技术突破构建商业化基石 技术的突破正在重新定义机器人的动作边界,更可见、可感的动作和行为则让人形机器人屡次破圈。 根据报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旗下"天工"以2小时40分42秒,在全球首个人形 ...
“天工”夺冠、“旋风小子”吸睛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超燃!
Yang Shi Wang· 2025-04-19 12:28
Core Viewpoint - The world's first humanoid robot half marathon took place in Beijing, showcasing the capabilities and advancements in humanoid robotics through a competitive event [1][19]. Group 1: Event Overview - The event featured 20 teams of humanoid robots competing on a 21.0975 km course, with the "Tiangong" robot winning the race in a time of 2 hours, 40 minutes, and 42 seconds [1][20]. - The course included challenging elements such as steep slopes, railway tracks, and multiple turns, testing the robots' navigation and stability [11][19]. Group 2: Robot Characteristics - The "Tiangong" robot, standing at 1.8 meters tall, demonstrated strong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chieving a maximum speed of 12 km/h [6]. - Other notable participants included the "Whirlwind Kid" and "Little Rascal," both 1.2 meters tall, capable of running at 3.5 meters per second and performing complex movements [8]. - The "Walker No. 2," weighing only 28 kg, was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foot robot to walk over 100 km, with a battery life exceeding 6 hours [10]. Group 3: Technical Significance - The event served as a platform to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and endurance of humanoid robots, addressing various technical challenges such as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stability, and battery life [17][19]. - The competition highlighted the rapid advancements in humanoid robotics, with robots transitioning from basic walking to completing a half marathon in just three months [17]. Group 4: Awards and Recognition -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awards, various categories such as Best Endurance, Best Popularity, and Best Gait were introduced, emphasizing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he robots [20]. - The event aimed to foster innovation and showcase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participating companies, with a focus on scientific progress over mere competition results [19].
一个机器人要跑马拉松,需要做些什么?
后浪研究所· 2025-04-19 10:30
机器人跑马拉松,一场集体「整活儿」。 撰文| 杨小彤 编辑| 巴芮 封面来源| 官方 虽然因大风被推迟了一周,但这场全球首次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热度不减 。 4月19日早上7:30,正式开赛前,起点和路途中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专门来看机器人的观众。再往前一个月,社交媒体上就有人记录机器人的训练过程,猜测 谁会夺冠。 据赛前的官方消息,这场比赛共有 21个来自不同公司和高校的参赛队伍 ,队名 五花八门, 有 正经的以公司 名 命名的 "灵宝机器人队""轩辕机器人队", 也有不正经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湛泸冲锋龙卷风队"和"巴音布鲁克永远的王", 有一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队叫"你说的都队"的既视感。 这些机器人身型各异,最高的是天工 Ultra和逐日行者,身高 都是 180cm,最矮的则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研发的"0306小巨人",只有75cm, 重 10kg。最重 的是轩辕机器人,172cm的个子,体重高达88kg,光是手臂负载就有20kg ,这对跑马拉松来说,可不是个优势。 0306小巨人 它们的优势也各有千秋。 行者二号是史上首个行走距离突破百公里的足式机器人,续航 长 达 6小时以上。松延动力的 "小顽童" 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