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顽童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未来已来:北京机器人产业活力涌动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7 01:47
能以人类的姿态完成奔跑,能麻利地将物品装箱打包,能在工厂车间里搬运重物,还能快速窝置出适配 患者的塑形针……那些一度只出现在科幻大片里的"未来生物",如今就在你我身边。 "欢迎来到机器人大世界。"日前,《金融时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采访团抵达北京经济技术 开发区机器人大世界,3名人形机器人候在门口,向来访的人们优雅地挥手。占据C位的"天工"机器人 高大威猛,小体量机器人奔奔跳跳——与"未来生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场景,曾经那么远,如今这么 近。 "在作业性能方面,'天工2.0'具备工业级上肢负载能力,以及更大的双臂末端稳态负重,动态作业精度 达到了毫米级;全自由度灵活的下肢系统,突破了传统机器人的运动限制,为复杂场景作业奠定了技术 基础。"北京人形副总经理李春枝介绍说,"天工2.0"端侧智能计算平台计算能力目前在全球领先,为实 时智能决策提供了核心算力支撑,并且在操控控制领域,可实现远距离的操作控制,大幅度拓展了特种 场景的作业半径。 当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物理外形,借助于这具身躯,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和一个灵活的"小脑",才 能像人类一样与物理世界达成实时互动,完成各类任务。 2025年3月,北 ...
百企汇聚成势!未来科学城崛起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2 07:04
除典型企业外,昌平还聚集了 41所高校,拥有北航、北邮、华北电力等工科大学,北大新工科已整体迁入昌 平,清华大学正在南口打造清华科学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 赛道名称 | 跑型代表企业 | 花业数量 | | --- | --- | --- | |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松延动力、月泉仿生 | 7 | | 医疗健康机器人 | 图湃医疗、壹点灵动、威高智慧、埃斯顿医疗 | 12 | | 家用服务机器人 | 石头科技、合十思维 | 8 | | 特种机器人 | 北方天途、晶品特装、宸控科技、长城华瑞 | 17 | | 工业协作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嘉技瑞华、镁伽机器人、艾美特、云航智信 | 30+ | | 仓储物流机器人 | 三一机器人、首科凯奇、华自机器人 | g | |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 和光伟业、钧捷科技、中科航宇、科索精密、天工俊联、金钢科技 | 19 | 在产业落地方面,昌平区成功落地了小米 "黑灯工厂"、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等高精尖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 域经济的发展。 未来科学城集团首支直投基金—— 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基金首个直投项目, 松延动力 , 在 全球首场人形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比 ...
对话松延动力姜哲源:历经三落三起重大考验,期望尽快实现资本化
He Xun Wang· 2025-06-06 05:47
人形机器人(300024)始终是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话题,无论从政策扶持还是技术突破层面来看,其发展 态势都十分良好。 前不久,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精彩开赛,现场气氛热烈。在比赛中,亚军和季军均被两 位来自松延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小朋友"收入囊中。它们凭借出色的成绩与卓越的稳定性,迅速让松延动 力机器人声名远扬。 本期和讯《看多中国》栏目深入探访松延动力,特别邀请到松延动力董事长姜哲源,为我们揭开人形机 器人背后那些精彩故事。 和讯网汪雷:能否为我们详细阐述一下,在这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有哪些令人印 象深刻、饶有趣味的具体细节? 我们的团队有"小顽童"与"旋风小子"两支队伍,旋风小子队率先出发。然而,在赛程过半时,意外发生 ——旋风小子机器人因内部线路松动,突然摔倒在地,头部甚至脱落。不过,工程师迅速介入,简单调 试后,机器人重新启动,继续投入比赛。这一插曲意外成为赛事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另一值得称道的细节出现在终点线。小顽童队在比赛中表现抢眼,多次实现超越,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 冲过终点。抵达终点后,小顽童静静等待旋风小子的到来。当旋风小子抵达终点时,两队机器人相 互"奔赴",这一 ...
《人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发布:技术迭代让商业化更成熟
机器人圈· 2025-06-05 09:21
如果说亦庄举行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与速度,那5月底举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则是对灵 活性与平衡性的考验,人形机器人正在通过展示技术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场景创新验证实用价值 人形机器人可以用在哪,能够用在哪?是技术落地的终极问题。报告通过工业、家庭、体育、文教、零售等六个 场景,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 近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上,北京商报社重磅发布《人 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六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代表的深入访谈,以应用场景为切入 点,呈现了当下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完整脉络。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独角兽企业的涌现, 产业生态的完善,融资热潮与估值泡沫的并存,其本质是技术成熟曲线前进的市场信号。机器人的大脑硬件与小 脑运动能力、软件和大脑智能程度都出现了拐点。整个供应链加速降本,为进入消费级市场摩拳擦掌。 技术突破构建商业化基石 技术的突破正在重新定义机器人的动作边界,更可见、可感的动作和行为则让人形机器人屡次破圈。 根据报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旗下"天工"以2小时40分42秒,在全球首个人形 ...
机器人为啥热衷“搞体育”
Jing Ji Ri Bao· 2025-05-16 21:52
当天工Ultra在马拉松终点线对观众"比心"、小顽童N2与观众握手互动,这些"智能设备"俨然一副"明星 范",甚至收获了一批"铁粉",彰显了机器人"搞体育"巨大的商业价值。机器人明星商业代言、机器人 经纪人,甚至可以通过打造机器人赛事IP推动科技与体育、文旅深度融合。未来,随着产业进一步成 熟,为机器人量身定制的体育赛事会更加丰富、更为细分。各方不妨抢抓机遇,乘势打造赛事IP,充分 挖掘机器人赛事的商业潜力。 最近,人形机器人在体育赛场频频"出圈"。今年4月份,北京亦庄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 松,机器人自恢复、长续航等"绝技"惊艳众人;同月,江苏无锡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篮 球、足球、格斗等项目展现机器人"全能"一面;今年8月份,北京还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多 项体育赛事引发公众关注:机器人为啥如此热衷"搞体育"? 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体育赛场只是一个开端,这些钢铁之躯在赛场上每一次跌倒与崛起,都是机器人向 加速融入日常生活发起的冲锋。未来,这些机器人"选手"还会迈着更加从容自信的步伐走进千家万户, 赋能千行百业。 有没有真本事,眼见为实。人形机器人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仅靠企业宣传可 ...
人形机器人爆火,这些公司值得关注
市值风云· 2025-05-13 10:03
佰维存储已正式推出适用于机器人领域的eMMC、LPDDR4X/5/5X、UFS、BGA SSD等产品,正在进行市场推 广。 | | | 4月19号,北京亦庄机器人半马正式举行,这是人类首次与机器人的同场竞技,其意义不亚于100多年前 马车与汽车的首次竞赛。 参赛的20支队伍当中,既有天工这样的成熟公司,也有更多不知名的初创公司和在校学生团队。 多姿多彩的队伍和人们的热情体现了全民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关注。 长期以来,人形机器人总是停留在实验室里或者是出现剪辑的视频片段中,这次现场直播的机器人半马 可以说对产业进行了更多的曝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产业的进化。 据报道,在北京亦庄机器人半马上获得第二名的松延动力,其"小顽童"N2型机器人实现了爆单,排单已 经排到11月份交付。定价上,N2定价3.99万元,在一众大几万到几十万的人形机器人当中也显得很有竞 争力。 蓬勃发展的人形机器人 事实上,很多专业机构都把今年定义为人形机器人走量的元年。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数据,已经 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启动量产计划,其中6家规划超千台。 这其中不乏一些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些名字:宇树科技、优必选(09880.HK) ...
「机器人+」对话松延动力投资人、英诺天使管理合伙人周全:人形机器人半马是暴露缺点的机会,投资赚的就是非共识的钱
Hua Xia Shi Bao· 2025-04-26 14:07
由于合伙人们的理工科背景,周全告诉本报记者,英诺天使基金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 制造、生物科技等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高精尖领域。 以下为访谈: 《华夏时报》记者:这两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飞速发展,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英诺天使基金为何会在 众多企业中选择松延动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时隔多年,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仍然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这里从不缺新鲜的故事,而 今天谈论的主角,是不久前因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社交平台上刷屏的人形机器人。 4月25日上午十点,《华夏时报》记者来到坐落于这里的中关村梦想实验室,见到了英诺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周 全,此时他刚结束一场会议。周全是松延动力这个投资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在那场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松延 动力获得亚军,跑进了大众视野。 从种子轮到A轮,英诺天使基金一路押注松延动力。除了松延动力外,加速进化、鹿明机器人、灵足科技、"杭州 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这些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也在英诺天使基金的投资名单上。这背后是英诺天使基金对于人 形机器人这一产业的长期看好,但站在投资角度,周 ...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0:34
轻量化、低功耗是关键。 上周末,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举行,这场约 21 公里的赛事将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一个 核心挑战:电池续航能力。 机器人要么需要极长的单次充电续航,要么必须依赖中途更换电池。事实证明,在 20 支参赛队伍 中,仅有一款机器人能够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依靠双腿自主行走完成全程。 实现这一突破的是由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核心源自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 "行者二 号"机器人, 该机器人最终获得比赛季军, 其官方数据显示单次充电续航时间可达 6 小时,足以支持行走超过 30 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 "行者二号"的成功并非依赖于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 其研发团队透露, 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显著的轻量化和能效提升。该 机器人身高 1.70 米,整机重量仅为 28 公斤。 摘要 在此背景下,电池制造商正从多个方向寻求技术升级。 作为对比,获得冠军的 "天工 Ultra "身高 1.8 米,体重达 55 公斤;亚军"小顽童 N2 "身高 1.2 米,体重 30 公斤。 卓益得的技术路径显示,突破续航瓶颈不仅依赖于电池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机器人本体设计的系统 性优化。 该公司 ...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0:34
摘要 轻量化、低功耗是关键。 上周末,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举行,这场约 21 公里的赛事将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一个 核心挑战:电池续航能力。 机器人要么需要极长的单次充电续航,要么必须依赖中途更换电池。事实证明,在 20 支参赛队伍 中,仅有一款机器人能够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依靠双腿自主行走完成全程。 实现这一突破的是由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核心源自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 "行者二 号"机器人, 该机器人最终获得比赛季军, 其官方数据显示单次充电续航时间可达 6 小时,足以支持行走超过 30 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 "行者二号"的成功并非依赖于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 其研发团队透露, 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显著的轻量化和能效提升。该 机器人身高 1.70 米,整机重量仅为 28 公斤。 作为对比,获得冠军的 "天工 Ultra "身高 1.8 米,体重达 55 公斤;亚军"小顽童 N2 "身高 1.2 米,体重 30 公斤。 卓益得的技术路径显示,突破续航瓶颈不仅依赖于电池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机器人本体设计的系统 性优化。 该公司同时还采用了 创新的绳驱动技术 ,允许多个电机根据 ...
机器人跑马拉松,状况百出
盐财经· 2025-04-21 1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吴晓波频道 ,作者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带领"巴九灵"们运营的知识平台,这里汇聚了4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 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机器人"街溜子" 被寄予厚望的宇树G1,在起跑线就"躺平",随后虽然挣扎着起来了,但步伐如醉汉。 起跑线上倒地的宇树G1 本文转载自吴晓波频道 值班编辑 | 江江 视觉 | 顾芗 那些摔倒了的机器人 没走几步,那个最像人类的机器人就摔倒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像个撒泼的孩子。 配合"她"缓慢如老奶奶一般原地踏步的配速,围观群众很难理解,这是怎么摔的。 一个有个四方脑袋,神似动画片里的机器人从"她"身边摆头走过,这是来自小巨人队、由北京科技职业 大学选送的参赛机器人"0306",身高仅75cm,全赛场最矮,只是从身姿步伐看,怎么看怎么不像来跑步 的,更像个"街溜子"。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是百年来科幻小说与电影都未曾设想过的场景。 但在电影里,每次奇观发生,往往伴有异象。 一场突如其来的十级大风,将原本要在4月13日开赛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整整推迟至昨 日。天公并未收手,就在比赛前一天,另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