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神星一号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果马斯克被驱逐,北京凉水河会飘来火箭图纸吗?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3 00:3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天伟) 如果你坐飞机前往美国洛杉矶,降落前向左边眺望,会看到一座巨大的厂房,以及旁边矗立的洁白火箭。那就是马斯克缔造的航天巨头 - SpaceX(美国太空 探索技术公司)总部所在地。 SpaceX总部大约就在箭头下方 如果你坐飞机前往北京,降落前同样向左边眺望,会看到一片巨大的写字楼和厂房交织的亦庄新区,一条叫做凉水河的河流蜿蜒而过。这片新区,就是囊括 了中国几乎所有火箭公司的商业航天的重镇——火箭大街所在地。 时间刚刚迈进2025年7月,风云不断的美国政坛再起波澜。特朗普总统主导的治国方略"大而美"法案涉险获参议院表决通过,引发总统昔日亲密无间、今日 不共戴天的战友马斯克强烈不满,两人再爆激烈嘴炮。马斯克以美国目前引以为豪的商业航天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命运"要挟"政府改变政策,而特朗普 毫不客气,扬言要给马斯克名下企业的补贴彻底断粮,甚至"驱逐"马斯克。 混乱的场景,让人想起30多年前刚刚送别苏联的独联体国家。同样是大量尖端企业倒闭,同样是海量科技人才失去饭碗。如果,只是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断 炊甚至遣散SpaceX,北京亦庄的凉水河上,会莫名飘来一堆火箭图纸吗? 这个问题取决于" ...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 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这家公司的展厅面积不大,约30人走进展厅就有点挤。夏东坤说,这是在给旁边的火箭测试和其他科研 工作"挤出更多空间"。展厅内布置简单,夏东坤指着名为"智神星一号"的模型说,今年,这款火箭将首 飞,是国内第一款可重复使用的中大型运载火箭。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资料显示,北京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点""堵点",支持组建创新 联合体,推动蓝箭航天、星河动力、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优势总体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围绕液氧甲烷/液氧煤油运载火箭、商业通信卫星等方面,开展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 此外,北京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统筹推动11家市级部门,以及 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机构,在自然资源、森林防火、建筑工程、气象监测等行业推广场景应用, 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支持成立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构建运载火箭、卫星研制、 卫星应用、型号配套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平台。 可以说,"北京箭" ...
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Xin Hua Wang· 2025-06-20 18:52
据了解,此次动力系统试车采用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九机并联总推力达7542千牛。试验全面覆盖箭地测发流程,验证了从发动机到发射支 持全系统的匹配性与流程合理性,标志着我国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在多机同步起动、多级推进剂分配与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6月18日,一名记者在蓝箭航天公司内拍摄朱雀系列运载火箭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陈旭、宋晨 目前,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这是记者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 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北京"火箭街区"的蓝箭航天,从展厅内我国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回收残骸,到大厅中央1:1复刻的九台发动机 并联的朱雀三号尾部模型,无不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民营火箭企业加速奔跑的蓬勃活力。 从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到百台液体发动机批量交付,蓝箭航天接连取得新突破。6月20日,由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 火箭成功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 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6月1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来到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时,该公司执行总裁夏东坤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的发射计 划,"有希望成为民营企业里面第一个年度发射次数达到两位数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力研发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画面。受访者供图 "如果骄傲一点说,北京的商业航天生态可以排最好,低调一点说,最好之一。"这句打趣背后,夏东坤 认为,北京集聚了丰厚的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附近集聚的同行,彼此竞争,又互相合作,为商业航 天这个产业积累经验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向新向强发展。 距离星河动力一条马路的是蓝箭航天。该企业是国内首家获得火箭研制、生产、试验等关键环节的完备 资质许可的商业航天企业,建成全国首个商业发射工位。上个月,蓝箭航天刚刚成功发射了朱雀二号改 进型遥二运载火箭(ZQ-2E Y2),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资料显示,北京强 ...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Xin Jing Bao· 2025-06-18 11:32
一个月前,一发火箭将四颗卫星送上太空,卫星抵达预定轨道后,我国"天启星座"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 成。完成这项使命的火箭是谷神星一号,由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研发。截至目前,星河动力已成功开展19 次商业发射交付,将总计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2018年是中国民营航天的爆发元年。成立不到一年,星河动力就完成两轮总计过亿元融资。不仅是研制 火箭全箭,他们还把目光聚焦在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上。 2022年,由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这也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首个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 入工程研制阶段。 此前,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作为新兴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要 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市场需求正逐步涌现,另一方面供给端的供给能力也逐步形成。 据介绍,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是我国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 商业运载火箭。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 数以上。6月18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 ...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Xin Hua She· 2025-06-18 11:09
6月1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夏东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媒体介绍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近年来,北京市发挥航天领域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 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半壁江山。北京的商业航天,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产业链条国 内最全,且"南箭北星"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商业火箭整箭 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以海淀区为主,集聚了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 能力全国领先。 这是6月18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航天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一名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任务徽章。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
自研火箭发动机可回收复用达25次 看我国空天产业如何逐梦星海
Yang Shi Xin Wen· 2025-06-14 08:01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火箭发动机,叫作"苍穹",是这家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首款液体燃料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在这发火箭上会搭载8台这 样的发动机。 其实,过去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并且已经实现了量产和高密度发射,而且它们生产的火箭能同时兼顾陆地、海上两种发射平台。截至目 前,这家企业已成功完成了19次运载火箭商业发射交付,将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很多人眼里,"造火箭"是一项尖端技术,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随着一系列支持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出台,我国商用火箭行业飞速发展。这段时间,位 于安徽池州的一家商用火箭生产基地,正在对年底即将试飞的一款新型号火箭进行安装调试。 总台记者 吴俊:我现在是在这家企业的火箭总装车间,在我身后的就是代号为"智神星一号"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近期,这台火箭要进行点 火试车实验,所以目前的安装工作还是非常紧张的。咱们现在看到的,是火箭的二级推进器部分,昨天下午刚刚完成了发动机的吊装,今天正在对管路和电 气进行安装调试。整个火箭全部组装完成后,就是一个长度50米,直径3米多的庞然大物了。这款火箭目前已经完成了反推火箭方案验证、发动机可靠性试 ...
国防ETF(512670)最新规模创近1年新高,商业航天正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0 06:26
截至2025年6月10日 14:10,中证国防指数(399973)下跌2.39%。成分股方面,中科星图(688568)领跌,中 简科技(300777)、中航成飞(302132)、中无人机(688297)、国博电子(688375)跟跌。国防ETF(512670)最 新报价0.71元。 流动性方面,国防ETF盘中换手4.52%,成交2.33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9日,国防ETF近1周日均 成交2.95亿元。 规模方面,国防ETF最新规模达52.54亿元,创近1年新高。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国防ETF近5个 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4.94亿元。 消息面上,文昌正在筹划建设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我国'千帆星座'计划加速 推进,预计2025年发射大量卫星。 广发证券表示,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的双重拐点,太空经济从愿景正走向现 实。进入2025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引力二号、双曲线三号、智神星一号等一批新型号商业火箭将 按计划迎来首发;中国版"星链"计划千帆星座、GW星座等持续升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 发射阶段并建设二期工程。据预计,中国商业 ...
从批量生产到全链生态: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加速崛起 新技术赋能产业新高度
Yang Shi Wang· 2025-04-13 03:5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通信服务的需求和运用场景越来越多。因此,能快速批量和低成 本地制造大量卫星,发射升空后组网建设"低轨卫星星座",将有助于解决深海、荒漠、山区等通信欠发达区域的上网通信等难题。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制造的两代卫星已经升空,第三代"手机直连卫星"正在紧张研制中。 央视网消息:凝心聚力,实干笃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 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太空中运行的一颗颗卫星一直是复杂、高难度、集合多种技术手段的高科技产品。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在江苏南通一家智慧 工厂,卫星也能像汽车一样在工业流水线上实现批量生产。 走进位于南通开发区的一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记者在车间看到,井然有序的产线上卫星正在批量生产。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组 建团队到设计卫星,从制造卫星到小批量生产卫星并面向市场推出商业订单、完成交付,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闭环。 在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张榜着一份"池州市商业航天产业链全景图",这也是安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