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
icon
Search documents
空间科学发布硬核突破,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份额双创新高,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7 04:34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 空间科学卫星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随着这些空间 科学卫星任务的推进,中国空间科学将在更多方向上实现从"并跑"向"领跑"的跨越,持续产出更多关键 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标 志性贡献。 中金公司认为,后续新域新质装备景气有望持续,可关注高超声速、无人装备、反无人装备等领域 机会;特种贸易有望牵引产业价值重估,建议关注核心企业;此外,卫星互联网组网提速,重视卫星制 造及运营应用环节关键供应商。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是全市场军工含 量最高的指数,聚焦军工细分空天力量,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导弹、卫 星、雷达等全产业链龙头,完美契合"空天一体"的战略方向。 11月27日早盘,截至10:10,航空航天 ETF(159227)跌幅0.09%,成交额达0.75亿元,稳居同类第 一。持仓股中,威海广泰、航宇科技、光启技术等涨幅居前。作为全市场 ...
银河航天公共事务总经理徐颖: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需深度结合
谈及小巨人企业在跨阶段发展中还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徐颖认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需深度结合。随 着技术持续发展,新的资产形态不断涌现,以卫星领域为例,当前全球卫星数量已达1万余颗,而十年 前仅为1千多颗,增长幅度十分显著。对于未来太空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以及以卫星为抵押物的金融工 具的开发,我们认为这不仅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还需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支持,包括在相关领 域突破现有框架、开展探索实践。因此,这类探索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相关工作逐步落地。 在科技金融领域,做好风险管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主动作为,科技型企业作为重要参与方,同样需发挥 积极作用。结合银河航天的实践来看,徐颖认为,"技术创新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方向。" 她举例说,在卫星测控环节,几年前需要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即便过年期间也得安排多人盯守;而现 在通过软件迭代,引入AI和自动化技术,已实现智能化管理。卫星在轨运行若出现异常事件,系统会 根据问题类型和等级,按照预案进行初步处置,同时呼叫技术同事,若同事未接听,还会自动联系其主 管。这一转变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11月22日,为凝聚行业智慧、 ...
商业航天 重要利好来了!
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 推动卫星数据安全高效利用。推动出台支持政府投资形成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实施细则,鼓励地方政 府引导商业航天主体在应用端发力,开发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出台卫星数据传输安全标准,规范数 据获取和使用,建立商业卫星数据质量认证与合规审查系统,提升卫星系统和地面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研究商业卫星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标准和安全监管机制,推动卫星数据应用落地。建设商业卫星数据共用 可信平台,推动建立空间大数据共享与交易机制、天基综合数据信息服务系统等。 全文如下: 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 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 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航天发展总体布局,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政 策法规环境,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和发展效率提升,推进航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生态,加快形 成航天新质生产力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11-25)
Jin Shi Shu Ju· 2025-11-25 10:39
国外 1.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于12月降息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使利率降至略高于3%的水平。该行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警告称,美国经济放缓的幅度可能超出预期,所以需要美联储更多的降息。他表示,尽管9月非 农报告显示就业市场新增了11.9万个就业岗位,但不断增加的裁员表明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可能正在固 化,从而限制了经济温和增长的影响力。 2. 美国银行:黄金价格2026年或将达到5000美元 美国银行表示,黄金价格到2026年可能达到每盎司5000美元,该行认为近期金价飙升背后的驱动力将会 持续。以迈克尔·维德默为首的策略师团队认为,黄金目前"超买",但仍"投资不足",而美国不同寻常 的经济政策为其提供了支撑。美国银行预计明年黄金均价将达到每盎司4538美元,并指出矿产供应紧 张、库存低迷以及需求不均衡是主要原因。该行还上调了2026年铜、铝、银和铂金的价格预测,但表示 钯金仍然供应过剩。 3. 德银:明年标普500指数目标位上看8000点 德意志银行研究院指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2026年将再迎强劲涨势,标普500指数有望在明年底突破 8000点关口。该行全球宏观与主题研究主管J ...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做强星网产业链 发展卫星制造、测控和数据地面应用
人民财讯11月25日电,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 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 产品迭代升级,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建好建强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加强产业配套协作,发展壮 大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北方制造基地和大型大马力高端 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壮大低空航空器装备制造产业,拓展农业植保、应急救援、 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做强星网产业链,发展卫星制造、测控和数据地面应用。做强石墨精深加工。创 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供给,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示范,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 展。 ...
卫星互联网或迎商业化爆发期
2025-11-25 01:19
卫星互联网或迎商业化爆发期 20251124 摘要 基于这些发展,我们建议关注太空资产建设及配套企业,如航天电子等核心企 业,它们将在这一产业化加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卫星产能提升:近年来,我国筹建并在建多项小卫星生产工厂,总年产 能已超过 3,000 颗。例如,海南卫星超级工厂规划产能达到千颗级别, 其地理位置紧邻海南商业发射场,有望实现生产、测试、运输一体化, 大幅降低仓储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4. 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投入使用:如长征 5 号、6 号、8 号、12 号等新一 代低成本运载火箭陆续投入建设,为未来两到三年的低轨密集发射提供 保障。此外,可回收火箭方面,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营企业,如蓝箭航 天和天兵科技,都计划在今年完成首枚可回收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这将 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成功回收运载火箭的国家。 5. 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我国正在多个地点建设相应的商业航天发射工位, 包括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酒泉东风卫星创业示范中心及山东海洋等地。 预计明年将有更多工位投入使用,总数接近 7~8 个,每个工位年保障能 力达 10~16 次,总体快速响应保障能力可达百枚以上。这为大规模低 轨巨型星座建设提 ...
为太空战争做准备?德国首个太空安全战略引解读
Huan Qiu Shi Bao· 2025-11-20 22:55
印度《The Print》网站19日报道称,德国制定新的安全战略,为太空战争做好准备。路透社认为,德国 誓言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捍卫自身利益。《芬兰日报》19日称,德国公布太空安全战略,重点在于威慑。 美国兰德公司网站称,德国国防部宣布计划到2030年投入350亿欧元,用于建设德国的国防航天能力。 据德新社20日报道,当地时间19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表示:"从巡航导弹或无人机的通信控制,到重 要战略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太空主导权之争正在进行。德国保护其在太空的利益尤为重要。"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当地时间19日,德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在柏林发布了德国政府的首个 太空安全战略。瑞士《新苏黎世报》20日报道称,新战略的目标是有效保护太空卫星和通信技术,同时 也力求防止太空军备竞赛。 新战略称:"太空早已不再是和平研究的专属领域。乌克兰战争表明,太空也成为冲突的战场。"新战略 确定了三个战略行动领域,包括识别危险和威胁、促进国际合作以及构建可持续的太空秩序。具体来 说,德国计划在太空领域建立自身的军事能力。德国也计划研发自己的卫星,用于航天器燃料补给等。 德国政府还计划加强参与现有的欧盟、北约和美国的相关项目等。 ...
资本赋能商业航天: 让技术优势实现商业价值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19 21:34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投融资热潮。 今年四季度以来,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维持高热度,天兵科技、无限宇航、星际光遥、钧天航宇等企业 获融资进展,涉及火箭研发制造、卫星制造、载荷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受到市场关注。而此前,蓝箭 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头部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辅导,冀望借力资本市场,将行业从技 术突破阶段推向产业化能力构建的新阶段。 "尽管第五套标准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通道,但这绝不意味着商业航天可以一直不盈利。"邓钊表 示,"资本市场的核心使命,是要筛选出能将技术实力转化为产业能力的企业,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 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航天不能永远停留在技术展示阶段,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完成从技术优势到 商业价值的转化。上市审核需要综合考量企业的产业化进度、商业闭环和盈利时间表。唯有通过市场检 验、有望快速实现商业闭环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引领行业完成从技术成功到产业成功的 质的飞跃。 这也是商业航天的核心价值——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更要通过其产业化能力构建持续的商业模式,最 终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衡量产业化能力三大标尺 在业内 ...
大湾区是商业航天的“沃土”
Guang Zhou Ri Bao· 2025-11-19 00:42
Core Insights - The 20th China Economic Forum held in Nansha, Guangdong, focused on nine key topics, including marine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 Nansha is recognized for its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geographical, policy, industrial, and infrastructural advantages [2] - The region is positioned as a core area for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zhou and a key hub for the Greater Bay Area [3] - Nansha aims to focus on deep-sea, green, smart,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 enhance its marine economy [3] Commercial Aerospace Opportunities - The commercial aerospace sector in China is transitioning from high-tech exploration to civilian applications,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potential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4] - Nansha is identified as a fertile ground for commercial aerospace development, leveraging its diverse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abundant resources [4] - A virtuous cycle is suggested for Nansha, linking satellite manufacturing with launch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 demands [5]
军工三季度业绩改善明显,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航空航天ETF(159227)全市场最“纯”军工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8 07:10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是全市场军工含量最 高的指数,聚焦军工细分空天力量,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导弹、卫星、 雷达等全产业链龙头,完美契合"空天一体"的战略方向。 军工作为强计划性行业,五年规划对于行业经营和市场预期有着重要影响,是军工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之一。2025-2026年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落地,军工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指引将逐渐清 晰,伴随新一轮订单周期开启,景气成长属性有望强化,或将推动产业链整体景气度迎来复苏。 银河证券表示,在军费持续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十五五"装备采购预期积极,订单端牵引有望于四季度 下旬启动。同时聚焦20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新一代主战装备交付提速叠加新质战斗力需求跃升,行 业高景气有望延续。 11月18日,A股三大指数继续下行,军工板块回调,截至13点50分,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航空航天 ETF(159227)跌幅1.23%,成交额达1.26亿元,稳居同类第一,持仓股航天发展涨停,光启技术、纳 睿雷达、振华风光等股逆市上涨。 从业绩上看,军工板块业绩增长明显,前三季度实现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