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汉服

Search documents
讲好红色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山东菏泽市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庄严肃穆。陵园英雄广场中央,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 念碑巍然矗立。 "王厂血战中,面对敌人十倍的火力,战士们不曾退缩。""红领巾讲解员"李佳硕手持麦克风,正在馆内 讲解。 李佳硕是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初,菏泽市抗日纪念馆与牡丹区实验小学一同选 拔"红领巾讲解员",李佳硕第一时间报了名,"菏泽是革命老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 年,我想讲好家门口的红色故事。" 纪念馆组织培训,为报名的孩子们详细讲解每一件文物的来历、每一场战斗的经过,还邀请抗战老兵李 长生给孩子们讲述抗战故事,分享革命经历。 "爷爷,上战场您害怕过吗?"李佳硕抛出心底的疑惑。 "上战场,保家卫国,咱就不能害怕!"李长生说,"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上阵杀敌,决不退缩。" 1938年底至1939年初,八路军115师挺进菏泽,随后开辟了湖西、鲁西南、运西抗日根据地。这里曾进 行过潘溪渡战役、郓城战役等多场重要战役,25224名英烈长眠于此。 近日,记者来到菏泽市,致敬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记录新时代鲁西南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新篇。 推开一扇刻满英烈名字的大门 位于烈士陵园内的菏泽市抗日纪念 ...
年轻一代非遗人正将传统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创造更大价值
Yang Shi Wang· 2025-06-15 06:54
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定娟:我觉得更多的是让大家用起来。使用起来,它就自然而然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了。 在浙江湖州的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内,郑依霏正带领参观者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丝织艺术之旅。大家亲手触摸传统绢织机,零距离体验古老丝织技 艺。大学毕业后的郑依霏选择回到家乡,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传承千年的绫绢织造技艺责任。她将绫绢织造技艺传统生产车间打造成"活态博物馆",并免费向 公众开放。 央视网消息: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的非遗宣传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 现代生活。青年一代传承人正在成为非遗保护和创新的生力军,在传承中不断推动非遗发展。 这款使用传统"道明竹编"技艺、经过年轻设计师巧思设计出来的书签,近一个月就为年轻传承人带来了10多万的营收。2019年跨出大学校门的张定娟意 外与竹编结缘,拜师"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始系统学习竹编。如今在她的手上竹编不仅仅能制作工艺品,还可以成为随身携带的香薰、耳环,色 彩绚丽的团扇、包包等,不断探索竹编新的表达形式。 在有"侗乡第一寨"之称的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陆勇妹和姐妹们 ...
山东曹县:古邑新姿绽华彩 汉服经济领风潮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11 10:03
在"国潮"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山东曹县以其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引发关注。这座承载着3600年 商汤文明的古城,正通过"汉服+"战略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文旅融合:让历史文脉活起来 近年来,曹县文旅产业频频"出圈",正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的文旅发展格局。以商汤文化、红 色文化、非遗文化为核心,曹县打造了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红色教育研学带和汉服非遗体验带。目 前该县已形成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培育出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特色旅游村11个,年接待游 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通过"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曹县系统梳理出数十项可产业化的文化元素。接下来,曹县将从多方面推 动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龙头文旅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 动产业融合。重点招引"商汤、伊尹"文化旅游项目,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片区,招引故道生态文旅项目 等。二是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品位,完善配套设 施,增加游乐项目。三是积极开拓研学旅行市场,培育提升研学基地,发展曹县研学旅行产业,融入 特色研学课程。四是打造曹县旅游节庆品牌,持续举办曹县荷花节・电商节、曹 ...
寻找消费力 | 交个朋友副总裁兼电商学苑联合创始人李牧人:用户既精打细算又犒赏自己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06:07
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消费者需求和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速放缓,直播商业模式成熟且监管趋严,相比过去盲目冲动下单,消费者正变得更 为理性,寻求产品质量、性能与价格的有效平衡。 为探寻直播电商消费力的变迁,北京商报记者与交个朋友副总裁兼电商学苑联合创始人李牧人进行了独家对话。李牧人指出,当下消费者呈现出明显的"矛 盾型消费升级",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犒赏自己"。为了应对近年来直播用户需求、供应链管理、流量成本等多维度变化,交个朋友对"人货场"进行了重 塑。 李牧人认为,2025年是行业"去泡沫"的硬仗之年,三个关键词决定企业生死,即深水区作战能力、小生态闭环能力、AI工业化能力。 以下是李牧人与北京商报记者的对话内容(有删减): 北京商报:从去年至今,您所在的行业或是负责的业务领域中,出现了哪些新的消费需求?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是潜伏已久还是凭空产生的? 李牧人:消费者现在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犒赏自己",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型消费升级"。首先,消费者既要源头低价,又要品质保障。以前用户可能看到低 价就下单,现在会追问"为什么便宜?是不是偷工减料?"这类需求倒逼我们扎根产业带。 其次,消费者既要跟风潮 ...
“牡丹之都”绽放文旅新篇章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1 02:43
初夏时节,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 作为"中国牡丹之都"和齐鲁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山东菏泽近年来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 动能加速转换。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局之际,菏泽如何依托千年牡丹文化与多元文旅资源打造发展新 优势?文旅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冉 凡文对这座千年古城的文旅发展新图景进行解码。 冉凡文:菏泽正全力构建"一核两区一带"文旅格局,即以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为引领,建设鲁苏豫 皖交界区休闲度假目的地、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并深度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通过差异化开发"牡 丹、水浒、黄河、红色、农耕、祖源"六大资源,形成独特竞争力。 例如,今年牡丹观赏期带动抖音酒旅订单环比增长164%,销售额增长213%;水浒主题景区年接待游客 超360万人次;黄河沿线非遗项目达74项,4A级景区4家。菏泽市正通过实景演艺、研学课程等创新形 式,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立足特色文旅资源,立足市场新需求,谋划一批精品文 旅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着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 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村一品"释放产业活力 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