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

Search documents
林下种粽叶,一年卖出600万片
Ren Min Ri Bao· 2025-05-28 22:31
50片一沓、扎成一捆,一人一天可采摘打包五六千片,村里一年能卖出约600万片粽叶。 芽石铺村村民马文才说,村里种的粽叶品种为白粽叶,叶子柔韧、叶面宽、品相好,不会轻易折断,很 受欢迎。马文才早年在外打工,听闻有人想收粽叶,他便上山采摘,过程艰苦,收获也不多。2016年 起,他试着将粽叶种苗种到自家橡胶林下。 "林下种粽叶,省心省力,还能改良土壤。"马文才说,粽叶的订单量也渐渐增多。 屯昌肉粽。 村民在采摘粽叶。 以上图片均为林小丹摄 临近端午,在海南屯昌县乌坡镇芽石铺村,村民正在橡胶林下采摘粽叶。 看着马文才有收获,加上当地有政策支持,村民纷纷在自家橡胶林下种粽叶。从几亩到几十亩,再到如 今近千亩,产业渐成规模。 如今,芽石铺村的白粽叶,不仅可满足屯昌肉粽企业的需求,还销往周边多个市县。芽石铺村销售的粽 叶,每亩每年可收入2500元至4000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9日 1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
端午前探访,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量足价稳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7 08:19
端午节临近,您今年包粽子了吗?随着假期到来,人们开始为节日做准备。5月26日,记者探访首都"菜 篮子"新发地市场,了解节前保供情况。目前,粽叶、艾蒿、江米等端午特色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其 中来自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 此外,为了满足商超及市民对粽子的需求,新发地市场在全国名特优大厅和综合交易楼北侧设置了粽子 礼盒销售区,如今这两个地方也是人头攒动,将端午氛围拉满。 五月底六月初,瓜果飘香。新发地市场的水果销售区内,紫得发黑的杨梅、新鲜水灵的荔枝、红彤彤的 大樱桃随处可见。 "最近荔枝、杨梅都到了大量上市的季节,价格也比较平稳。还有西瓜,今年小吊瓜特别受商超欢 迎。"一位水果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8斤装的杨梅每箱60元,带箱5斤的荔枝65元,6斤装的大樱桃210 元。"现在不少市民直接来采购,都是小箱装,正好适合家庭食用。" 记者从新发地市场获悉,近期市场水果上市量达到1.2万吨,加权平均价在10.25元每公斤,比前期有明 显下降。蔬菜上市量达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5元每公斤,菜价基本保持稳定。猪肉上市量约1800头, 平均价格为17.5元每公斤。端午节期间,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供 ...
粽叶、艾蒿销量增长 端午节前新发地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6 09:30
与此同时,新发地市场的糯米也迎来销售高峰,赵志刚表示,市场平时糯米的销量每天约八九吨,端午 节前的这段时间,每天销量接近20吨;粽子礼盒也逐步进入销售高峰期。应季水果方面,海南的荔枝、 福建的杨梅、大连的樱桃等上市量增加,供应稳定;蔬菜区同样品类丰富。 据悉,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5元/公斤,菜价基本保持稳定。其 中,豆角类的上市量有所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 降。 北京商报讯(记者胡静蓉)5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看到,端午临近,市场内不仅有 契合节气的粽叶、艾蒿,各类粽子礼盒、水果礼盒亦供应充足,相关商品销量持续增长。 随着不少消费者选择自己包粽子,粽叶、糯米等商品的上市量、销量不断增长。据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 部副部长赵志刚介绍,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的粽叶销量较好,上市量相比此前翻倍;市民 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艾蒿也比较受欢迎。"大部分粽叶以芦苇叶为主,挑选时,翠绿色的叶子更受 青睐,不同产地的粽叶主要区别在于宽窄,宽叶往往是大家的首选",赵志刚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市场内工作人员正对货车上的 ...
端午节前新发地粽叶、糯米热销,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Xin Jing Bao· 2025-05-26 08:07
与此同时,糯米的销售量也迎来一个高峰。平时市场每天的销量在八九吨左右,而到了端午节前这段时 间,每天的销量接近20吨。节前还有一大特点是各类礼盒销量旺盛,在全国名特优大厅内,除了粽子礼 盒,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礼盒、干果礼盒等也进入销售高峰期。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本周末就是端午节了,5月26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看到,节前粽叶、红枣、 糯米等粽子原材料热销,各类水果礼盒也受到欢迎。近期蔬菜上市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蔬菜加权平均 价2.5元/斤左右,处于近几年同期相对较低的位置。 一大早记者走进位于北门的蔬菜销售区看到,一辆满载5吨芦苇叶的货车正在卸货,一捆捆翠绿的粽叶 整齐摆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据商户马女士介绍,芦苇叶属于比较窄的粽叶,来自河北白洋淀,"批 发价每斤6元,一包大概重20斤,昨天刚采摘的,今天凌晨抵达市场,特别新鲜。"马女士介绍,每年端 午前夕,粽叶销售期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一般来的都是回头客。货车刚刚到市场,来拉货的厢车已经到 了,"密云的客户提前预订的两千斤,马上装车发走。" 不远处,艾蒿的摊位前也围满了人,离摊位尚远,就能闻到艾蒿那独特的香味。新发地市场宣传部副部 长赵志刚介绍,端午节前粽叶 ...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Hai Nan Ri Bao· 2025-05-25 01:44
生态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5亿元——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营根镇加钗村水朗下村村民小组。"长在深山是野草,移植到村里就成了 宝。"该村黎医王奋的一句话,让村民找到了致富的金"药"匙。 水朗下村是一个黎族聚居村,保留了独特的医药文化。"深山中的野草,按黎族传统配方制药,能 发挥独特的功效,这些入药的野草叫作黎药。"王奋是琼中黎族医药世家第五代传承人,其祖传的"腰痛 汤"熏蒸技术近年在琼中县黎族苗族医药体验区推广,仅靠采摘野生黎药已无法满足顾客需求。他修建 黎药仓库,带动其他村民将黎药引种到村中,向村民收购草药,并提供晒药、切药等工作岗位。 漫步水朗下村,屋舍旁、院落内、景观带中,种满了紫苏、猫须草、龙血树等草药。经济林则用木 栏围起,村集体与企业合作,打造林下铁皮石斛套种特色黎药的植物生态循环复合产业。"村里已种植 30种黎药,目前仍供不应求。"王奋说,种植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袅袅药香引来本地研学队伍。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村口竖起"黎药园"的石刻,村道两侧的墙壁上 增添了栩栩如生的黎药墙绘。一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水朗特色 ...
屯昌乌坡镇芽石铺村林下套种粽叶,实现“一地多收”
Hai Nan Ri Bao· 2025-05-15 01:52
屯昌乌坡镇芽石铺村林下套种粽叶,实现"一地多收" 小村香粽叶,一年卖出600万片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林小丹 "一天可采摘打包七八千片粽叶,你帮我算一算,一家四口劳动力能收入多少?"5月14日,在屯昌县 小有名气的"粽叶村"乌坡镇芽石铺村,年过五旬的王爱兰在忙着采摘打包粽叶之时,笑着反问海南日报 全媒体记者。 在缓坡处的橡胶林下,一茬茬与成年人腰身齐高的粽叶长势葱郁,叶片尤为宽大。刚吃过午饭,王 爱兰与丈夫、儿子及儿媳又开工了。他们熟练地掐住叶柄"关节"处,反手流畅地一掐就摘好了,按顺序 叠放,以一沓50片扎成一捆后装车。 王爱兰介绍,产自芽石铺村的粽叶品种为白粽叶,不仅叶片品相好,质地也十分柔韧,即便是多次 翻折也几乎不会"破相"或折断,颇受市场客商青睐。自2018年以来,王爱兰一家人在管护好橡胶及槟榔 的同时,在林下套种了大约30亩粽叶。"一开始,只是把它当成副业,没想到行情这么好。"她介绍,近 年来,得益于屯昌黑猪肉粽市场行情走俏,粽叶也跟随着"吃香",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林下扩种粽叶。 屯昌县餐饮烹饪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平时,产自该村的每片粽叶的收购价为0.1元左右,临近端 午节,已涨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