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10月底开幕
Core Points - The 10th World Mazu Culture Forum aims to promote dialogue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emphasizing the theme "Shared Destiny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2] - The forum will take plac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2 in Putian, Fujian, and will feature 11 sub-venues globally, marking a shift from a regional to a global dialogue platform [2] - The event will include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naming ceremony for the "Mazu" ocean satellite, the appointment of Mazu culture ambassadors, and the release of annual reports on global Mazu culture [3] Group 1 - The forum is co-hosted by multiple governmental bodie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the Fuji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2] - It aims to leverage Mazu culture as a spiritual bond to contribute 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2] - The forum will also feature eight thematic sub-forums, including discussions on Mazu culture and youth engagement [3] Group 2 - The event will coincide with the 27th Meizhou Mazu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showcasi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local customs [3] - A new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community will be introduced to facilitate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for Taiwanese compatriots in Putian [3] - The forum will promote cultural, folk, and tourism synergie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performances [3]
自然资源部开展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活动 “十四五”期间已发布重点领域标准857项 免费公开标准2067项
据介绍,"十五五"期间,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将聚焦以下重点:一是推动标准体系优化升级,持续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化自然资源标准体系评估与整合,强化对九大类资源保护利用的 标准支撑,推进部局深度融合,并体系化布局海洋碳汇、智慧城市时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标准。二 是坚持急用先行,系统推进"两统一"核心职责履行、绿色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关键领域标准研 制与修订。加快抢占深海、深地、极地探测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加大 在安全领域的强制性标准供给,筑牢安全底线。三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实施标准国际化突破专项行动, 支持我国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积极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在新领域申报国际标准提案,提升标准化国际 影响力和话语权。四是保障标准实施效能,持续加强标准复审评估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部局联合研 制发布机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贯彻,确保标准落地见效,以标准新成效新作 为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4日是第56届世界标准日,聚焦标准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主题,自然资源部当天举办主题 宣传活动,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成效,展望"十五五 ...
福建泉州推进矿山监测与工程砂石全流程监管 实现对2406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进度动态监测
下一步,泉州局将持续推动多部门协作,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监管闭环;深化技术应用,填补高 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细节盲区,让监测更精准;拓展监管范围,将工程砂石全链条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 流程监管;优化功能集成,整合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持证矿山监管、砂石全流程监管等方面信 息,打造一体系、多模块的业务格局。 近日,从福建省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的矿山监测与工程砂石全流程监管首期成果汇报会获悉, 泉州局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矿山监测监管,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建立"发现—处置—反馈"监管闭 环。其中,依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已实现全市2406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进度动态监测全覆盖。 据介绍,首期矿山监测与工程砂石全流程监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次建立矿坑回填、植被恢复等6类 修复措施的"标准化解译标志库",实现生态修复监测无死角;精准排查超边界开采风险,对9个露天开 采持证矿山开展专项监测,严格把控持证矿山"边界";智能识别"问题图斑",通过 AI影像对比分析技 术,全面扫描废弃矿山与持证矿山现状,智能识别疑似问题图斑22处,形成包含"定位+问题"的专项监 测报告,为后续问题处置提供清晰依据。 ...
贵州厅强化旅游旺季地灾风险预测
当前正值旅游旺季,同时也是地质灾害多发期。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提醒游客及户外爱好者,在涉水、滩 涂、峡谷等野外区域游玩时,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地质灾害风险;理性选择游览 目的地,谨慎前往山崖、河谷、浅水滩等未开发的小众"网红打卡地",切勿忽视警示标识牌、突破防护 网,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参与旅游项目时,务必确认商家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 定。 此外,地质灾害风险预测还附录了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提醒市民和游客牢记灾害前兆,科学避险。 近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发布10月全省地质灾害风险情况,强化旅游旺季地灾风险预测,并对市民和游 客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 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指出,贵州省10月份处于非汛期,但仍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行业、部门 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尤其注意重要工程设施建设、公路改扩建工程、农村切坡建房、采矿等 在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各地要密切关注雨情变化,严格执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全力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福建:“三多”妙笔写活山林文章
编者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福建省、江西省、重庆市3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 区打样板、走在前,以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两山"转化 路径,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蓝图加速转化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实景画。 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黄海摄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福建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目标,持续深化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林业,不仅展示出"生态美",同时促进了"百姓富"。 逐绿前行 筑牢东南沿海生态屏障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林多是其一大特色和优势。 同时,福建林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从生态建设来看,森林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总体生态系统较脆 ...
短评丨“点”读林改“绿富密码”
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原点。福建林改的成功,在于根植为民林改、让林农受益的初心,坚决 落实好"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政策,使得林农真切认识到"林海能生 金"。"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广大林农从"看山人"变为"山主人",蕴藏在绿水青山间的巨大潜力 被瞬间激活,林木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普惠林业金融等促使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民生福 利。林农真切地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己的"绿色银行",发展林业就是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这 为践行"两山"理念提供了内生的、源自群众根本利益的驱动力。 抓住敢于创新这一发展基点。持续的改革创新为发展提供稳定驱动力。福建林改并非一蹴而就,而 是一个持续迭代、勇于突破的动态过程。从集体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改革落地,到一张林票 盘活林业资源,林地经营权像其他资产一样流转、入股、抵押。林权抵押贷款、"闽林通"等金融创新产 品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正是这种敢为人先、持续创新的精神,破解了如何使"资 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关键难题,让森林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释放,为生态富民提供了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 ...
图片新闻丨安徽安庆岳西:“小竹子”长成“大产业”
10月11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工人正在生产"以竹代塑"系列产品。 近年来,岳西县深挖资源禀赋,全力发展毛竹种植和竹业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延伸产业链,生产"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等多元化系列产品,让"小竹 子"长成"大产业",带动竹农实现稳定增收及农户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富民之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吴均奇文/图 ...
杭州临安化解132宗林地权属纠纷
依托"杭州市统一产权底板",临安区全面整合林权、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各类历 史登记数据,通过"一地多证"应用场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精准锁定权属交叉的宗地。在此基础上,严 格遵循"一宗一档"原则建立问题台账,详细记录重叠范围、冲突类型、面积、权利人等信息,为后续化 解奠定坚实基础。 同一片山林,曾因同时拥有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多个"身份证"而引发权属纠纷。如今,在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正得到有效破解。截至今年9月底,共排查出林权与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重叠的140宗林地、总面积1084.98亩,其中成功化解132宗、总面积1082.47亩,化 解率达94.3%。 临安区林地面积达393万亩。长期以来,因管理部门和登记标准不统一,部分林地"一地多证"的权 属重叠现象较为突出。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该区创新运用"统一产权底板+三维指界"的技术方 法,在锦北街道率先开展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临安区建立定期会商与联合调查制度,在化解过程中全面推行"组内争议村内调解、村间争 议乡镇处理、乡镇间争议区级统筹"的"三级调处"工作法,确保各类纠纷分层分级、高效化解。 工作人员改 ...
安徽印发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方案强调,加强科技支撑服务,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企业针对林下经济各生产环节的"卡脖子"问 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林下经济乡土专家,加强科技指导与服 务。 近年来,安徽省将林下经济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 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1360万亩,实现产值600亿元。 《安徽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近日印发。方案围绕科学统筹规划产业 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4个方面提出20条具 体举措。 方案明确,到2030年,安徽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1500万亩,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计划打造 年产值超30亿元的林下经济重点县12个,其中超50亿元的5个;培育多业态融合的林下经济类规上企业 超100家;实现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收入持续增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徽省将探索林下空间经营权流转及登记试点,充分挖掘国有林场和国家储备 林的林下空间,着力构建"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间游"的立体发展体系,打造富有安徽特色的森 林食品、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等产业集群。 ...
“智”造港口 逐“绿”而行
日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行"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和浙江宁波舟山港,两大港区作为展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正在完成从"规模大 港"到"质量强港"的历史性蝶变。 山东港口青岛港。王自堃 摄 站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交流中心3层,港区的作业图景尽收眼底:2万标准箱级巨轮稳稳靠泊,无人集卡沿预设路线精准穿梭,桥吊在智能系统操控下高 效装卸。 如今,科技把"力气活"变成了"技术活"。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持续跑出"中国速度",以62.62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第13次刷新世界纪 录。在青岛港传统码头,智慧化改造也在迭代升级,司机只需坐在格子间,面对电脑屏幕,拨动手中的摇杆,就可以一人远程操控两台门机。山东港口青岛 港前港公司自动化智控中心主任赵伟丽介绍道,这种门机"一控二"自动化作业模式已实现常态化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新作业方式不仅将司机从30多米高 的驾驶室解放出来,更使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世界第四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凭借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 化集装箱码头,改造全流程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实现件杂货码头自动化转型升级、油品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