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Search documents
院士、长江学者齐聚,这家公司开启IPO了!今年来IPO辅导备案新增110家!
IPO日报· 2025-04-25 15:3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本周(4月21日至4月25日),据证监会官网新增披露,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药物")、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千分一")、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亘古电缆")、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煜鼎增材")、粤芯半导体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粤芯半导体")等5家公司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 截至4月25日, 4月披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的公司有18家。2025年以来,IPO辅导备案新增110家。 IPO日报注意到,新通药物是注册制以来,科创板首例未能在批文有效期内启动发行从而IPO失败的公司; 千分一占据主动笔全球25%市场份额;技术大 佬云集的煜鼎增材辅导前完成由雄安新区政府平台领投的B轮融资;广东本土半导体企业粤芯半导体集齐广汽资本、上汽投资、北汽投资参股,融资金额 超过55亿元。 制图:佘诗婕 拿到批文却没上市 具体来看,新通药物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约3.7亿元,聚焦于慢性乙肝、肝癌、癫痫等重大疾病领域药物研发。 新通药物于4月21日向陕西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这不是新通药物第一次 ...
这家龙头年入400亿,海外收入近180亿,来自美国的不到1%!
IPO日报· 2025-04-25 15:3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中伟股份(全称"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19.SZ)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IPO日报注意到,中伟股份市值曾一度突破1400亿元,背后邓伟明夫妇身家位列《2021胡润百富榜》的第85名,如今再谋港股IPO。 来源:张力 市值突破1400亿 资料显示,中伟股份成立于2014年9月,总部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创始人是邓伟明和陶吴。 中伟股份于2019年11月完成股改,并于2020年12月13日登陆创业板,发行价为24.6元,首日开盘价达到76.1元,当天收于84.5元,首日涨幅245.53%,市值 达到566亿元。 中伟股份股价自2021年3月开始一路飙升,在2021年8月6日突破200元大关,随后大幅震荡,在2021年11月24日最高涨至214元,总市值超过1400亿元。 同年,中伟股份实控人邓伟明夫妇以645亿元的财富位列《2021胡润百富榜》的第85名。 随后,中伟股份股价一路下跌,短短5个月,到2022年4月27日已跌至71.56元。 2022年5月出炉的《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 ...
终止两年后,阳光诺和再度收购实控人资产
IPO日报· 2025-04-25 15:39
从交易标的看,朗研生命成立于2010年7月14日,是一家药物研发生产商,专注于高难度首仿药、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 服务,在研产品管线覆盖了心脑血管、肿瘤、消化、感染等适应症。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交易对方为利虔、赣州朗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朗研生命股东,而阳光诺和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利虔,因 此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4月24日晚间,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诺和",68862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 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购买江苏朗研生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研生命")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2025 年4月25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制图:佘诗婕 曾收购失败 反观上市公司本身,阳光诺和于2021年上市,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 供全过程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 ...
7月1日起实行!证监会首次正式发布!
IPO日报· 2025-04-25 15:3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这与近日证监会修订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确立的暂缓、豁免披露制度实现衔接。 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制定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 施。 制图:佘诗婕 4月2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暂缓、豁免披露制度在证监 会部门规范性文件层面正式落地。 《规定》的主要内容要点如下: 一、明确两类豁免范围,一类是国家秘密或者其他公开后可能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类是商业秘密或者保密商务 信息。 二、规定三种豁免方式,包括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的有 关内容。 三、压实公司责任,要求制定披露豁免制度,不得以涉密为名进行宣传,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报送登记材料。 四、强化监管约束,对未按规定建立制度、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甚至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依规处理。 前期,证监会就《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反馈情况看,市场总体给予认可,涉及与条文有关的 ...
下周,解禁市值达420亿,戎美股份流通盘扩容超290%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下周(4月28日-5月4日),有更多A股企业迎来限售股解禁,但解禁总市值较本周将有所降低,且没有解禁市值超过百亿的股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下周A股市场将有54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24.87亿股。按照4月25日收盘价计算,上述股票合计解禁市值为 423.54亿元。而仅在下周一(4月28日)就有31股票解禁,合计解禁市值为277.80亿元。 从解禁股情况来看,下周解禁市值最高的股票是华润材料(301090.SZ),4月28日解禁市值61.76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成大生物(688739.SH),4月28 日将解禁市值56.30亿元。 即将解禁的股票中,流通盘将增加超100%的有5只,其中,戎美股份(301088.SZ)的流通盘增加290%以上。 制图:佘诗婕 单股解禁市值百亿以下 从解禁市值情况来看,上述54只股票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华润材料、成大生物、深城交(301091.SZ)解禁市值居前, 解禁市值分别为61.76亿元、56.30 亿元、40.97亿元,均为追加承诺限售股份上市流通。 | 序 | 代码 | 名称 | 解禁日期 | 本期解禁 ...
市值两百亿药企分拆!“皮肤”业务将上市……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康哲药业(00867.HK)发布公告,建议将旗下皮肤业务附属公司德镁医药股份分拆并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同时,德镁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德镁医药")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需要指出的是,康哲药业此次分拆将以实物方式向其股东分派其持有的所有德镁医药股份,而德镁医药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制图:佘诗婕 分拆 资料显示,康哲药业是一家开曼群岛注册的有限公司,在2010年9月登陆港交所主板,聚焦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 业务,以及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的皮肤健康业务。创新药方面,公司已累计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包括莱芙兰、美泰彤、维福 瑞、益路取和维图可,重磅单品芦可替尼有望2025年内实现销售。 康哲药业目前市值约2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95.31亿元),自从4月22日发布分拆消息后,股价连续上涨三个交易日。 据最新披露,康哲药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6.8%;年度溢利16.1亿元,同比下滑32.3%,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7.1亿 元,同比下降36.7%。 按照全药品销售收入口径来看,2024年,公司 ...
九联科技拟收购能通科技51%股份,切入军工电子领域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期,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609.SH,下称"九联科技"、"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能通科技") 51%股份,并实现控股,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九联科技此次收购既是业务多元化的关键一步,也是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积极尝试。 制图:佘诗婕 资金压力 就本次交易双方的业务来看,九联科技核心业务以智能终端(如机顶盒、家庭网关)、物联网通信模块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主。 能通科技则专注于军用监视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领域的部件及整机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承制单 位资格证书》等军品生产资质,其技术能力覆盖军工电子核心领域。 此次收购后,上市公司将直接切入军工电子领域,借助能通科技的技术积累和资质,快速布局雷达、通信导航等高壁垒市场,实现从民用向"军民融合"的 转型。 不过,就上市公司账面来看,公司的现金流不是很乐观。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71亿元, 而短期借款由2023年的7.18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 9.09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的54.37%上升至2 ...
市值超200亿的这家ST公司,该不该追涨?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4月25日,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新潮,600777)股价继续在3.20元上下徘徊,市值超过200亿元。 笔者以为,原因有这么几个: 1、优质的壳。 据了解,ST新潮的主业是石油天然气的上游勘探开采及销售,且是A股目前唯一一家实现油气上游全产业链国际化运营 的上市公司。还有,它目前并无实控人,且股权结构较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宁波国金目前仅持股6.39%,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不足 30%。这使其成为资本运作的"天然"标的。 制图:佘诗婕 ST公司市值超200亿,在A股相当少见。 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往往看到哪家公司前冠上ST字符,那就是要畏之如蛇蝎,有多远就 离它多远。 但ST新潮似乎有点另类,成了一众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股价从3月20日的最低点2.02元,涨到4月23日最高的3.24 元,仅花了一个月时间,最高涨幅超过60%。 ST新潮为何突然间如此受欢迎? 原来它在过去8个月内就收到了三次要约收购,并且还是溢价,三次收购的目标都很明确,均直指公司控股权。 据报道,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900948.SH,下称"伊泰B股")最近向ST新潮股东发出部分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