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论坛」日程公布-CIMS大会六大论坛之一
机器人圈· 2025-11-01 09:53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 将于 11月7日-11月9日 在 郑州 召开,会议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编辑部 主办,郑州 轻工业大学承办,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本次会议吸引了先进制造领域众多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热情参与。 现公布 「专题论坛2: 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论坛 」 议程。 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论坛-会议日程 1 时间: 2025年11月9日上午 08:30-12:05 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乐路 96号 弘润华夏大酒店 论坛召集人 /主席: 黄海鸿、张映锋、孙清超、王柏村、董元发、夏焕雄 | 84间 | 日程安排 | | --- | --- | | 08:30-08:25 | 《数据-知识驱动的智能物联制造系统协同优化方法及应用》 | | | 张映锋,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 | 08:55-09:20 | 《AI 驱动的加工过程机理发现及其在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 | | 朱锟鹏,中科院合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5》发布
机器人圈· 2025-10-31 12:11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10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 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 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24年,178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期刊共 有163种(含学科交叉期刊),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42757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 的论文数为15067篇,占世界总量的35.2%,排名世界第一。 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15.49万篇,占世界总量的 39.2%,被引用次数为101.12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报告统计,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持续保持第一位,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 为76271篇,占世界份额为37.41%,较2024年统计时世界占比增加3.6%,排在世界第2位, 与排名第1 的美国相比,仅差11篇,中国 ...
「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论坛」日程公布-CIMS大会六大论坛之一
机器人圈· 2025-10-31 12:11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 将于 11月7日-11月9日 在 郑州 召开,会议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编辑部 主办,郑州 轻工业大学承办,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本次会议吸引了先进制造领域众多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热情参与。 现公布 「论坛1: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论坛」 议程。 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论坛-会议日程 1 时间: 2025年11月9日上午 08:30-12: 05 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乐路96号 弘润华夏大酒店 论坛召集人/主席: 冯毅雄、张执南、刘杰、王泽群、张德权、胡炳涛 | 时间 | 日程安排 | | --- | --- | | 08:30-08:55 | 《数模联动的接触表面数字化表征方法》 | | | 张执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 | 08:55-09:20 | 《运载器多层级不确定性量化与载荷精细化设计》 | | | 刘 杰,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教 ...
机器人租赁,会是万亿赛道的破局点吗?
机器人圈· 2025-10-31 12:11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营销服总裁姜青松10月30日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租 赁市场的痛点应该是散点化。租赁方不仅要寻找市场需求,还要联系厂家采购机器人;采购后发现机器人 功能单一,又需找第三方开发技能……需求方、租赁方、厂家之间沟通极度缺乏,整个行业几乎靠从业者 的激情支撑,这是目前整个市场最大的痛点。" 这种碎片化带来的是高度分散的服务和资源,各租赁公司往往独立运营,没有统一平台和内容生态。例 如,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演出常见的仅是挥手、走路等基础表演,内容高度同质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对此,飞阔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可为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未来要推动租赁服务由单一的功能展示升级为 内容体验,将机器人表演包装成灯光、舞美、服装道具一体的完整节目,并探索机器人IP化运营。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与具身智能并行升温的,还有正在加速成形的机器人租赁市场。 当下,机器人产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8%,工业 ...
不同外骨骼机器人下肢训练方式对卒中神经网络重塑的直接影像证据
机器人圈· 2025-10-30 11:07
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患侧皮层驱动能力下降、双侧网络失衡以及运动控制策略依赖代偿化途 径。传统的物理训练虽能提升行为表现,但无法精确调控脑网络结构的恢复方向。外骨骼的出现增强了患 者参与运动的可行性,但临床应用常面临一个关键不确定性:被动步态训练强调运动感觉通路激活,而助 力训练强调增强主动运动参与。两种模式究竟是"互补协同"还是存在"适应性冲突",至今仍缺乏明确的神 经影像学证据。只有揭示下肢训练背后潜藏的皮层重塑模式,才能真正避免康复误区,并将技术进步转化 为有效功能恢复。 研究概述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导语 外骨骼机器人因能够提供高强度、标准化、可量化的训练方式,被认为有望突破卒中下肢功能康复的瓶 颈。然而,被动训练与助力训练究竟适用于不同康复阶段还是不同患者类型,这一核心问题长期缺乏严谨 的机制证据支撑。香港理工大学张明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窦祖林教授团队,近期在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 ...
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名单发布
机器人圈· 2025-10-30 11:07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10月29日,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下称"广智会")在东莞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 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东莞市政府主 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支持。 本次大会以"智造高地 智领未来"为主题,活动旨在为国内外顶尖企业搭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合作交 流平台,让其展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方面的最新技术、最好成果,让广大的企业抢抓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战 略机遇,助力广东省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在智能制造领域抢占先机、引领发展。 开幕式现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正式宣布成立,会上发布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 中心名单,这些创新中心将成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此外,第五届工业软 件创新应用大赛也同步启动,旨在激发工业软件领域的创新活力,推动工业软件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融合应用,已然成为全球工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 ...
王田苗:高校与企业携手,共筑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机器人圈· 2025-10-30 11:07
图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及雅瑞科学家基金发起人 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今天,科学家创业价值独特。在以"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为主题 的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上,作为从高校机器人专家成功转型为创业导师的代表, 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及雅瑞科学家基金发起人、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 苗教授 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科学家创业的价值、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区域产业生态构建以及年轻 创业者的成长路径。探讨如何通过多元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商务活动|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 联系电话|18355423366 王田苗表示,任何产业的发展,其源头都可追溯至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理论研究或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 他认为,科学家是技术创新的原点,他们不仅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更通过将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成果转 化为专利,为企业技术转移提 ...
关于举办人形机器人机遇与挑战青年科技沙龙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10-30 11:07
0 1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支持单位:《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 机器人大讲堂 0 2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19日上午9:00-12:10 0 3 活动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二层万寿厅 0 4 活动议程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奇点。 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社会需求的持续升级与各国政策的强力 支持,共同推动行业加速向前;与此同时,运动控制精度、灵巧操作能力、规模化成本控制及伦理规范构建等核 心挑战,仍需全行业协同突破。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与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 拟于 2025年11月 19日在北京海淀组织召开"人形机器人机遇与挑战青年科技沙龙" 。 为凝聚行业共识、共解发展难题,本次沙龙 聚焦 "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化落地路径、构建行业信任与规则体系"三大议题。我们将汇聚领域内青年科 技工作者、产业领军专家及顶尖学 ...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报告嘉宾
机器人圈· 2025-10-30 11:07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 将于 11月7日-11月9日 在 郑州 召开,会议由郑州轻工业大学承办,聚焦新一代 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本次会议吸引了先进制造领域众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热情参与。 大会特邀嘉宾名单将陆续公布,敬请期待。 11月8日 大会报告 1 谭建荣 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耀南 湖南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林夫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王建民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编 高亮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冯毅雄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宋锐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大会报告专家陆续确认中...... 陶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姜潮 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论坛3:AI驱动的生产运作管控 刘检华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论坛1: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 召集人/主席: 冯毅雄、张执南、刘杰、王泽群、胡炳涛 论坛2:AI驱动的制造工艺 ...
2026年机器人领域五大趋势
机器人圈· 2025-10-29 09:35
Core Viewpoint - By 202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increasingly integrate into the physical world, moving beyo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to manifest as physical robots,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industrial internet solutions [1][2]. Group 1: Trends in Robotics - Humanoid robot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more common in workplaces, healthcare settings, and homes by 2026, driven by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at allow for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4][5]. - Collaborative robots, which work alongside human workers, are becoming viable option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s technology matures and costs decrease. The collaborative robot market is projected to approach $30 billion by 2035 [6]. - Autonomous taxis are ma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cities like San Francisco, Phoenix, and Beijing already offering such services. By 2026, more people are likely to experience autonomous rides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7]. Group 2: Robotics in Specific Industries - In the engineering sector, robots are expected to be increasingly utilized for tasks such as measurement, inspection, and demolition, potentially reducing human exposure to hazardous environment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onstruction robots could decrease repetitive tasks by 25% to 90% and reduce time spent on dangerous tasks by 72% [8]. - The emergence of battlefield robots and automated weapons is reshaping modern conflict, with developments in drone technology and automated systems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The transition from digital to physical AI represents a transformative technological shift that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must prepare for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