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NK OF CHINA(601988)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12:42
近日,深圳近20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称某贷款中介机构假冒合作方揽客。 多家银行更是罕见地在声明中直接点明该中介机构名称——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鑫心惠邻")。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已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 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发布了相关声 明。 警惕怕天员刹甲介虚假亘传套路,避兄拴信 转员 降息""内部提额""洗白征信"等说法,注意个人信 『 息保护,谨防上当受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 失。如有业务办理需求,请咨询我行网点,或致 电我行客服热线: 95599、4006695599(信用 卡)。 特此声明!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2025年7月14日 声明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澄清与鑫心惠邻及其关联公司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亦从 未授权或委托该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银行名义开展任何业务;并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套 路。 有媒体报道显示,鑫心惠邻在其门店、附近小区电梯广告位打出"携手某某银行"等宣传广 告,并声称多家银行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以"降息优化""贷款咨询"为社区邻居提供降息提额 服务,并收取高额服务费。 ...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8 11:28
| 证券代码:601988 | 证券简称:中国银行 公告编号:临 2025-057 | | | | --- | --- | --- | ---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或"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 | | | | | 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 | | | | | 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 | | | 重要内容提示: | | | | | ? | 本次会议是否有否决议案:无 | | | | 一、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 | | | | (一) | 7 18 股东大会召开的时间:2025 年 月 日 | | | | (二) | 股东大会召开的地点: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 1 号中 | | | | 国银行总行大厦 | | | | | (三)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及其持有股份情况: | | | | 通过网络投票出席) | | | | | 其中:A 股股东人数 | 3,431 | | | | H 股股东人数 | 1 | | | | 其中:A | 225,827,542,254 股股东 ...
中国银行(601988)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7-18 11:00
会杜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 环球金融中心办公楼东楼18层 邮编: 100020 18th Floor, East Tower, World Financial C 1 Dongsanhuan Zhonglu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R. China T +86 10 5878 5588 -86 10 5878 556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关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之法律意见书 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公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 下简称《公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2025 修订)》 (以下简称《股东会规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为本法 律意见书之目的,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 省)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现行有效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指派律师出席了公司于 2025 年 ...
中国银行(60198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7-18 11:00
证券代码:601988 证券简称:中国银行 公告编号:临 2025-056 1 杨军先生的个人简历如下: 杨军先生出生于 1972 年,2025 年加入本行。此前曾在中国建设银行 工作多年,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6 月任中国建设银行集团资产管理部 (养老金融部)总经理。2020 年 12 月至 2024 年 7 月任中国建设银行山 东省分行行长。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9 月任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 经理。此前曾任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监控部、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风险 管理部副总经理兼市场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湖北省分行副行长 等职务。199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 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具有高级经济师职称。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 任。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北京 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了董事会会议,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7 月 11 ...
中国银行:聘任杨军为本行副行长
news flash· 2025-07-18 10:40
金十数据7月18日讯,中国银行7月18日晚间公告,董事会会议通过如下议案:聘任杨军为本行副行长。 杨军担任本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中国银行:聘任杨军为本行副行长 ...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Jin Rong Shi Bao· 2025-07-18 07:00
Core Viewpoint - Recently, nearly 20 banks in Shenzhen issued statements regarding a loan intermediary, Xin Xin Hui Lin (Shenzhen)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which allegedly impersonated these banks to attract customers [1][6]. Group 1: Bank Responses - Multiple banks, including major institutions lik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nd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ublicly clarified that they have no partnership with Xin Xin Hui Lin and have not authorized it to conduct any business on their behalf [1][6]. - The banks warned consumers about the deceptive advertising practices employed by the intermediary, which falsely claimed to be strategic partners with several banks [6][7]. Group 2: Xin Xin Hui Lin's Operations - Xin Xin Hui Lin was established only six months prior to the incident,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10 million yuan, and has rapidly expanded by being a shareholder in nine other consulting service companies [6][8]. - The intermediary has been promoting services such as "interest rate optimization" and "loan consulting" while charging high service fees, misleading consumers into believing they are affiliated with banks [6][7]. Group 3: Regulatory Environment - The collective action by banks reflects a strong commitment to compliance,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ongoing regulatory efforts to combat financial "black and gray industries" [9][10]. - Regulatory bodies have intensified their crackdown on illegal loan intermediary services and other financial misconduct, indicating a broader effort to enhance oversigh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9][10].
深圳成立海洋金融联盟 助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8 03:35
成立大会现场,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现场介绍联盟架构与发展规划,明确"政策引导+市 场运作+生态协同"的发展路径;副理事长单位深圳港资本公司呼吁共筑"产金协同"新方式,共拓"蓝色 金融"新空间,共同书写"金融向海"的深圳答卷。 首次投融资对接会同步举行,实现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握手"。中银金租、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国信弘盛5家金融机构集中推介海洋专属金融产品,7家重点涉海企业在融资路演环节依次上 台展示需求,两位深交所邀请的评委现场指导,对接了涉海融资项目26个,涉及绿色航运、高端装备、 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等领域,涵盖科创贷、渔业贷等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据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介绍,未来联盟将每年至少举办1至2次投融资对接活动,持续推动信贷、股权、 风险保障等服务落地,为涉海企业纾困解难注入"金融动能"。 中新网深圳7月18日电 (索有为 王晨)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17日举行成立大会,政企金多方齐聚为"金融 +海洋"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助力深圳海洋金融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据了解,深圳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城市前列,2024年产值达到540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4. ...
年内“二永债”发行近9000亿元
Jin Rong Shi Bao· 2025-07-18 01:00
近期,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明显提速,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补血"。数据显示,截 至7月15日,我国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 到57只。 "在银行机构利润承压,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缩窄的背景下,发行'二永债'无论是对于上市银行还是非 上市银行而言,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中国银行(601988)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 者采访时表示。 多数受访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带动各领域信贷投放 量增长。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总量上升消耗资本,催生银行加速补充 资本的需求。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有大行是发行主力,但整体较上年同期有所缩量;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 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6月18日,兰州银行(001227)发布公告称,已获准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二季度以来,浙江稠州银行、四川银行、江苏银行(600919)、北京银行(601169)、兰州银行、西安 银行(600928)、青岛农商银行等近2 ...
财经短波 | 建设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Ren Min Ri Bao· 2025-07-17 21:52
中国银联发布"活力人生卡" 本报电近年来,中国银联全面布局养老金融,近日携手商业银行及行业合作伙伴,发布了银联"活力人 生卡"。"活力人生卡"是银联为备老和适老阶段的人群量身定制的卡产品,同时将商业银行面向养老客 群发行的借记卡与信用卡产品、开通金融账户功能且符合银行设定条件的社保卡产品也纳入合作,形成 银联卡产品矩阵,助力提振银发经济。围绕"行、游、食、医"等高频消费场景,银联首期推出了医药健 康、康养护理、养老社区、日常生活、高端度假、高端医疗等6大类12项养老权益。首批银联"活力人生 卡"合作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等7家银 行10款银联卡产品。 (葛孟超) 中国证监会同意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本报电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丙烯期货和期权将于7 月22日上市,我国基础化工品期货再添新成员。丙烯是家电、汽车、纺织、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的 重要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产业链中间产品和我国规模最大的烯烃品 种,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便于企业更好进行套期保 ...
商业银行年内密集停发信用卡 行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17 16:40
今年以来,信用卡市场产品调整频繁。继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后, 7月16日,中国银行也加入这一行列。从已披露信息来看,此次停发及此前多家银行下架的产品中,联 名卡占比较高。 行业进入"存量深耕"新阶段 "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是市场环境、监管要求与自身经营需求三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薛洪言表 示,具体来看,市场层面,信用卡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推动银行精简产品线以聚焦高频场景。监管层 面,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信用卡合作业务的规范引导,要求银行审慎管理联名方资质与权益兑现风 险,并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消费金融供给结构,推动低效产品退出市场。经营层面,多卡并行带来的系统 维护、权益采购等运营成本高企,银行通过停发低效卡种并将存量用户迁移至标准化产品,实现资源重 新配置以提升管理效率。 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的背后,更凸显出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的明确信号。央行数据显示,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降至7.21亿张,连续第十个季度下滑。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信用卡步入"精耕细作"的盘整期。银行 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表明信用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