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机械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黑龙江省:培育高素质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
另外,黑龙江省还将围绕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 菌等种养殖理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绿色发展等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开展重 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重点面向养殖大县开展肉牛、奶牛、生猪、大鹅、冷水鱼、寒地 小龙虾等养殖培训。 与此同时,将围绕支撑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 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重点围绕机械化措施促进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环节以及机收减损等,因地制宜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其中,面向专 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突出粮油作物高质量机播(含水稻机械化移栽)、高效 飞防植保、机收减损、农机抗灾救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等技术技能,突出实操实训和 作业演练。通过竞争性立项,安排26个县(市、区)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粮油和重要农产品 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重点与生产技能型培训相结合。 根据《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将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突出 农业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 ...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Xin Hua She· 2025-07-10 11:30
夏粮丰,全年稳! 7月10日,2025年夏粮"成绩单"新鲜出炉——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 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说,今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 2023年我国夏粮实现丰收,产量达到2923亿斤,而2024年夏粮产量在2023年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又 增产了72.5亿斤。今年夏粮"成绩单"是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取得的。此外,今年在河南、陕西等主产 区发生了较重旱情,诸多挑战下,实现2025年夏粮稳产丰收,殊为不易。 政策对路,农民种粮有盼头—— 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启动 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农田抗灾减灾能 力有了明显提升,为全国粮食连续多年丰产增产提供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良种良机提单产—— 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正为夏粮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搜集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推广田间种植,围绕种业振兴行 ...
儋州上演智慧农机“武林大会”
Hai Nan Ri Bao· 2025-07-04 01:38
7月3日上午,在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里,2025年全国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配培训班的学 员们围成一圈,一边观摩由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凤梨采收机工作,一边向现场解说人 员抛出问题。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近年来,海 南持续将天然橡胶、凤梨、木薯等热带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短板弱项作为突破口,加强研发改进和 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7月3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全国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技术装配培训班在儋州举行,来自浙江、云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农业领域相关人 员,以及我省各市县的农业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农业企业代表等齐聚儋州,观摩提高生产效率的"黑 科技"机械设备。 机械臂摘凤梨,手机远程控制割胶,振动土壤收获木薯…… 儋州上演智慧农机"武林大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实习生 吴琦 一台采收机停在草地上,机械手臂伸出,快速抓住了一棵凤梨,将顶尖的凤梨果拧下来,丢进了车 斗里。 "这采收机的速度可以!一台能顶七八个采摘工人!""这采收机现在开始投产使用了吗?一台要卖多少 钱?" "我 ...
孜然有了专门采收机(记录中国) 试验结果显示,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近百倍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1:54
眼下,在新疆、甘肃等主产区,正是孜然集中收获期。成熟的孜然泛着金黄,待人采摘。 然而,从田间到餐桌,孜然的采收并不简单。 "长期以来,孜然只能依靠人工采收,待大部分植株叶片发黄、籽粒饱满后,整株拔苗。"国机集团中国 农机院所属新疆中收农牧机械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依马木玉说。 孜然植株矮小,只有15至30厘米高,采收工需要长时间弯腰作业,劳动强度极大。近年来,我国孜然种 植面积逐年扩大,单纯依靠人工采收,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还易受天气影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 展。 有没有办法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采收? 孜然,烤串的主要佐料,备受食客喜爱。 近日,新疆中收研制的国内首台孜然采收机进行了试车实验。试车现场,只见采收机在孜然田中高效作 业,切割装置精准划过植株,自动化收集系统同步运行,割落、收集,整个过程流畅高效。 研究人员对该采收机进行了多项针对性研发。例如,针对孜然作物较矮小、分叉低、易倒伏、品种和种 植模式多样等特点,采收机创新配备了具有低割、纵向提升和横向居中功能的收割台,并配置静液压驱 动,保证传动平稳,能快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作物收割。再比如,针对孜然果实易脱落的特点,采收机 开发了柔性输送装置,有效保证了收割后 ...
河南:夏播基本结束,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news flash· 2025-06-20 23:38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20日,我省累计夏播面积8821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8%。除部分晚 播大豆、生育期短的杂粮和倒茬蔬菜还在陆续播种外,全省夏播基本结束。今年,受天气因素影响,我 省小麦收获期较往年提前3至5天,为秋粮早播赢得了时间。全省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至目 前基本完成,与常年进度总体相当。加上春播粮食,今年我省秋粮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筑牢基础。在夏播作业中,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成为亮眼"主角"。今年,全省投入 播种机械85万台,其中单粒精密播种机械8.7万台、新增1.9万台,加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4.03万 台、新增5000台以上。单粒精量播种、玉米合理密植、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效 提升了播种质量与效率。(河南日报) ...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开镰到“开机”,“黑科技”解锁夏收“密码”
Xin Hua She· 2025-06-19 12:16
"大胃王"联合收割机快速行进,一亩地从收割到脱粒用不到10分钟;梯田稻麦收割机在丘陵间爬坡上 岭;北斗辅助装备精准监测、调控作业状态,收割机和运粮车自动调头、转弯、卸粮、转运有条不 紊…… "三夏"时节,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各式各样的夏收"黑科技"精彩呈现,为古老的农耕文明带来现代发展 活力。 千百年来,麦子熟了一回又一回,收获的喜悦年年相似,收获的方式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这个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 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麦收总体进度比常年快了2至3天。 从昔日"弯腰挥镰"到如今"开机"收麦,我国农业机械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 动实践,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进展。 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更多积极行动在推进: 将领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向农机领域延伸,新能源拖拉机尤其是混合动力拖拉机日益受到业内欢 迎; 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农机产业链加速智能化转型,多地建设"无人农 场","会思考"的农机催生农业生产新变革…… 不仅如此,我国农机装备持续更新换代,带动先进的 ...
江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已收购小麦超57亿斤
news flash· 2025-06-13 10:48
当前江苏省夏粮收获进入尾声。据全省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近3600万亩,小麦大规 模机收已基本结束,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初步监测结果显示,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预计今 年江苏全省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截至6月1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7.63亿斤,同比增加14.73亿 斤,完成今年小麦预计收购量的32.93%。 ...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五月人倍忙”新解
He Nan Ri Bao· 2025-06-09 23:36
农历五月,"三夏"大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芒种时节,记 者在郏县采访,这里依旧五月人倍忙,但忙碌的内容、形式正发生巨大变化。 6月5日,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驰骋,收割、脱粒、除杂,饱满的麦粒倾泻而出。 "今天实收测产亩产1400多斤,比预期要高,小麦今天能全部收完。"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 人王利峰喜出望外。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郏县以高标准农田为基底、科技赋能为抓手,统筹推进"三夏"生产全链条机 械化、智能化作业。 郏县建立了农机大数据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气象预报等多源信息,动态反映不同区域小麦成熟状态。 "全县46.6万亩小麦收割已经完成,正抢抓农时夏播。"6月9日,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铁军说。 近年来,郏县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 牛养殖、设施农业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五月忙的事情更多了。 现代化农业机械和新科技的运用,为王利峰的"三夏"节省不少时间。麦收大头一落地,王利峰就忙着耕 地、施肥,移栽套种辣椒。 白庙乡种植大户杨占国既种小麦也种洋葱。最近是洋葱的收获季节,记者看到,百余名 ...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近130万亩,目前播栽进度超14%
Nan Jing Ri Bao· 2025-06-06 02:23
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至,农事忙,一幅别样的"夏种图"正在我市田 野徐徐展开,一台台"铁牛"昂首前行,助力我市水稻夏种跑出"加速度"。 当天下午,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稻田里,三台插秧机不停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 秧机下精准滑落,整齐地"立"在水田中央,仿佛为一块块稻田穿上了绿色新装。 机械化插秧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也更加精准,便于量化调节,提升农业质效。"机械插秧的 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加均匀,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同时也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张立友表 示,自己今年计划种植2600多亩水稻,将全部采用机插秧模式。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高淳区桠溪街道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机械化插秧更进一步, 实现了"无人插秧"作业。今年5月份,合作社购置了一台无人插秧机,机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只要提 前规划设置好作业线路,不需要人工操作,插秧机就可自动进行插秧作业。"在平整标准田地里,这台 无人插秧机一小时可插秧5亩地。"合作社负责人虞国华得意地介绍,只需一人放秧,机器便可自动前进 掉头等,有效地解决了夏种机手紧缺的问题。 抢抓农时,夏种正酣。告别了繁重的人工劳作,机械化作 ...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Si Chuan Ri Bao· 2025-06-06 01:12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良田。 "秧子长得不错。"芒种时节,蹲在田坎边查看秧苗返青情况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 主任李雪平充满了信心。年初,永丰村报名参加了今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是稻谷亩产850公 斤。同一天,成都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返乡种田的"95后"王仕钦坐在自家院子里,用无人机 查看秧苗长势。这个曾在德国留学5年的年轻人,今年的目标,是自己经营的1500亩水稻亩产至少800公斤。 芒种之后,蜀乡大地上的"老把式"与"新农人",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助力天府粮仓多产粮、产好粮。 守住"耕"基 复垦复耕措施不断加码,力争把全省所有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与王仕钦一起盯着无人机传回画面的,还有崇州市和郫都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后者的任务,是查看 王仕钦去年接手的350亩复垦耕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谷非地不生。崇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拓展种粮空间,崇州市在2023年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 体参与"的方式,把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改造成了耕地,并流转给全程参与复垦的王仕钦。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永丰村。李雪平介绍,2022年以来,通过腾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