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食物观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明日在沈开幕
Liao Ning Ri Bao· 2025-07-11 01:07
7月12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粮交会")将在沈阳开幕。据统计,将有逾4000家 企业参展,5万余名行业人员参会进行产品推介、商务洽谈、粮食采购等活动。这是辽宁省首次承办粮 交会。 作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本届粮交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 旨在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强化全链条协同,聚焦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优质粮食供给能力、优 化粮食产业发展环境,搭建全国性产销合作平台,大力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本届粮交会采用"1+2"模式,由沈阳主会场和盘锦、朝阳分会场组成,展会面积超10万平方米,将 成为历届规模、面积最大的粮交会。大会设置了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展区、优质粮油产品展区、粮油机械 设备展区、美食品鉴区、推介区等区域。同期,还将举办品牌推介、招商引资、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 辽宁展区由粮油展区、粮油机械展区、美食品鉴区组成,总体面积总计7400平方米。 近年来,辽宁持续深入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工 程,推动粮油全链条升级。同时,围绕"生态辽宁,多彩粮仓"主题,着力打造"辽宁好粮油"省级优质粮 油区域公共品牌,持续 ...
海上牧场“牧歌”嘹亮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8 01:43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还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再贷款+贴息"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 本。2024年,广东海上牧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5%,较上一年下降21个基点。同时,广东银行机构 也积极响应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海上牧场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数据显示,海水养殖贷款累计支 持市场主体达1.8万户。 2024年末,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 2035年)》,为海上新广东注入强大动力,海上牧场建设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广东金融系统迅速行动, 以该规划为契机,围绕海水种业、养殖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海上牧场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注入 金融活水,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优化升级。 未来,金融资源将继续向海洋产业聚集,向深远海挺进,加速资金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广东 海上牧场有望在蓝色经济领域释放更大潜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夯实我国"蓝色粮 仓"贡献更多广东力量。 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2025年中央一号 文件提出,要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深远海养殖,推动海上牧场建设。 ...
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Xin Hua Ri Bao· 2025-07-03 22:2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南京国家农高区(下称"农高区")作为 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通过深化校地合作,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与产业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政策双驱动 激活发展新动能 打造农业科技新高地 农高区集聚7家高校院所,布局市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南农大建成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属国际最 大),动物医学研发中心将建成华东最大P3实验室。 南林大与创新港共建"碳谷"项目,涵盖智慧生态、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等研究中心。携手江南大学 建成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南农大成功转化细胞培养肉技术,实现世界首次细胞培养猪脂 肪中试(500L生物反应器)放大生产。 加快成果转化 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 农高区发起成立长三角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联盟,挂牌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2024年举办 对接活动6场,发布成果超500项,技术交易额破2亿元。种业创新成效显著: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蓝莓、 黑莓推广超10万亩,经济效益超20亿元;江苏省农科院南粳系列水稻推广超1亿亩,多品种列国家主 导。本地蓝莓产业通过科技赋能,2024年鲜果产值达1 ...
药食同源产业已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核心风口
Zhong Guo Shi Pin Wang· 2025-07-01 09:38
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 2万亿元) 三、产业创新与技术驱动: 产品形态革新:食品类占比升至60%(即食化、零食化趋势),如"玉竹百合饮"通过低温萃取保留90% 多糖成分,兼顾功效与口感。科技赋能供应链:头部企业采用AI气候模型种植,使人参皂苷含量提升 20%;酵母合成灵芝酸等技术降低成本40%。 跨界融合加速:老字号同仁堂、李良济联手盒马推养生下午茶;咖啡品牌植入人参、灵芝等原料,强化 功能性。 四、社会价值与产业联动: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目录持续扩容:国家卫健委加速更新《药食同源目录》,2024年纳入地黄、麦冬等4种物质,目录总数 达106种(2025年6月数据),为产品研发提供更大空间。 监管规范化:2024年启动"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要求企业上传全流程数据;两会提出"负面清单 管理"强化原料安全与功效宣称管控,行业准入门槛提升。 二、消费端需求爆发: 年轻群体成主力:90%的90后具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已付诸行动。"养生咖""水替"等新概念席卷市场, 如人参咖啡、黄精拿铁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饮品受年轻人追捧。 ...
精深加工助力贵州特色竹笋产业发展
今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提出,贵州省将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适度 开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粮库",而竹产业是该《意见》里明确要重点发展的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竹笋 是贵州特色食用林产品,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笋食品,目前,贵州省笋用竹林面 积300万亩,鲜竹笋年产量达58万吨以上,其中方竹笋28万吨以上,毛竹笋30万吨以上,成为贵州落实 大食物观理念的生动实践。 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贵州多举措推动竹产业发展,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 实现竹资源省内全域化覆盖 黔北大娄山系主要包括贵州省桐梓、绥阳、正安、习水和道真等县,以金佛山方竹现有林改培为主重点 开发竹笋,形成大娄山方竹笋产业核心区。赤水河毛竹笋产业带包括赤水河下游的赤水市和习水县,重 点对现有毛竹林改培,兼顾合江方竹等中小型笋用竹林培育。 武陵山毛竹笋产业带、清水江毛竹笋产业带主要开发毛竹笋。在开阳、大方和七星关地区分布的金佛山 方竹,盘州地区的毛金竹,雷山县的高节竹等均是开发食用竹笋的优质竹品种。 贵州省现已实现竹 ...
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访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
He Nan Ri Bao· 2025-06-26 07:00
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食品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 增速居全省第2位。秦保强表示,下一步,坚持以"1+2+4+N"目标任务体系为统领,统筹质的有效提升 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统筹市域一体的治理机制和一抓到底的执行落实,在实 施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统筹食品产业优势发挥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 者;统筹民生福祉改善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将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美好生活; 统筹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文化事业发展和文旅产业壮大,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记者 李宗宽) 责任编辑: 杨露露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 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上半年全省经 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系统部署当前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指导性。"6月24日,漯河 市委书记秦保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秦保强表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迅 ...
新华时评丨牢固树立大土地观
Xin Hua She· 2025-06-25 14:34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王立彬)今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这是属于耕地、林地、 草地、湿地、沙地等的共同节日。大地以各种方式滋养着万物。我们要树立大土地观,坚持山水林田湖 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妥善保护、合理利用。 树立大土地观,让每一寸土地都因"地"制宜,是践行大食物观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饮 食需求日益多元化,不能仅依靠耕地来满足全部需求,充分发挥森林草原"食物宝库"功能,有助于为长 期超载的耕地"减负"。从需求侧看是大食物观,从供给侧看就是大土地观,二者辩证统一,构成新时代 土地保护利用的重要维度。 树立大土地观,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敬畏。每一类土地都有其独特生态位和功能价值,尊重差异 性正是生态系统性保护修复的前提。郁郁葱葱的森林、广袤无垠的草原、生机盎然的湿地以及看似荒芜 的沙戈荒,都是亿万年自然演化的杰作,承载着特定生态功能,要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 灌、宜沙则沙、宜荒则荒的治理智慧,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类活动干扰,还自然以美丽、宁 静。当大地恢复其完整与韧性,必能给人类以丰厚的馈赠,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来源:新华社 ...
福建粮洽会签约38.5万吨揽金11.5亿元 河南优质粮油迈向大市场
He Nan Ri Bao· 2025-06-19 23:27
麦收刚落下帷幕,河南便抢抓产销衔接黄金期。6月18日,记者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在第二十 一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上,我省组织40多家企业参展,并成功签约意向订单38.5万吨,交易金额 达11.5亿元,洽谈会同期还举办了"美豫粮油"推介会。 "展会首日就有十几家客商来谈合作,速冻水饺、汤圆、手抓饼等样品供不应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 司负责人难掩喜悦,"粮洽会为企业搭建了直面全国市场的平台,让河南粮油的品质优势看得见、尝得 到。" 本届粮洽会以"全方位践行大食物观,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为主题,汇聚超500家粮油企业参展。河南 首次以特装展位亮相,组织44家粮油、粮机企业携近百种产品参展。从三全、思念的速冻美食,到豫道 酸辣粉、三源粮油的特色产品,再到智能储粮设备与绿色杀虫技术,河南展区用"舌尖美味"与"科技硬 货"双线出击,现场品鉴区排起长队,成为展馆人气焦点。 在"美豫粮油"福州推介会上,焦作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结合展会产销对接需求,重点推介焦作优质小 麦。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焦作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是黄淮海地区核心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 上,年产4亿公斤优质小麦种子,占全国的1/12,销售辐射 ...
如何纾解粮菜争地之困
Jing Ji Ri Bao· 2025-06-16 22:0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主产区是稳产保供的"压舱石"。当前,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背景下, 如何兼顾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多种经营,成为发展的现实考量。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要坚持科技改革双轮驱动,强化新技术、新农人、新模式的支撑。增 产增效离不开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湖北省"长阳西红柿"以错季销售走俏江浙沪市场,离不开"高山番 茄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运用;江西省金溪县创新"水培模式""袋装基质模式""测土配方+耕作层回填"等 多种方式,推广数字化管理、机械化采摘,既有效破解了上丘蔬菜的水肥问题,又实现了种植的更高产 量、更佳口感。"兴农者,新农人。"积极构建多元化、全链条"新农人"培育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运用,鼓励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才投身农业、根植沃土。 从山下到山上、由零散到集中、变传统为现代,对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资金投入带来新的挑战,需要 政府市场协同发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配套支撑,探索 以"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使用"模式,统筹推进水电路网、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 ...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五月人倍忙”新解
He Nan Ri Bao· 2025-06-09 23:36
农历五月,"三夏"大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芒种时节,记 者在郏县采访,这里依旧五月人倍忙,但忙碌的内容、形式正发生巨大变化。 6月5日,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驰骋,收割、脱粒、除杂,饱满的麦粒倾泻而出。 "今天实收测产亩产1400多斤,比预期要高,小麦今天能全部收完。"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 人王利峰喜出望外。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郏县以高标准农田为基底、科技赋能为抓手,统筹推进"三夏"生产全链条机 械化、智能化作业。 郏县建立了农机大数据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气象预报等多源信息,动态反映不同区域小麦成熟状态。 "全县46.6万亩小麦收割已经完成,正抢抓农时夏播。"6月9日,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铁军说。 近年来,郏县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 牛养殖、设施农业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五月忙的事情更多了。 现代化农业机械和新科技的运用,为王利峰的"三夏"节省不少时间。麦收大头一落地,王利峰就忙着耕 地、施肥,移栽套种辣椒。 白庙乡种植大户杨占国既种小麦也种洋葱。最近是洋葱的收获季节,记者看到,百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