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

Search documents
苏州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news flash· 2025-07-10 09:09
在10日举办的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系 列活动上,苏州集中发布多项新举措,撬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近年来,苏州市锚定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目标,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次召开的大会聚 焦"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高水平成果转化",吸引包括超百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1700多位 嘉宾参会。(新华社) ...
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news flash· 2025-07-09 06:52
智通财经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30年)》。其中提出,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 点项目,依托重点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强化技术创新,优化资源 配置,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的催化器和引擎。 ...
中报业绩期临近!双创50ETF增强(588320)涨超2%,科创100ETF增强指数基金(588680)一度涨超1%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8 07:29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已有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37家业绩预增。分板块来 看,科创板上市公司释放业绩向好信号,板块中半导体行业公司泰凌微、芯动联科、芯朋微等均预告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增。创业板中盈利家数近10家,汽车、电子板块表现亮眼,涛涛车业、长 川科技等预增近100%。 科创100ETF增强指数基金(588680)一度涨超1%。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7日,科创100ETF增强指数基金 近1年净值上涨51.41%,排名可比基金第一,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6.15%,排名可比基金第 一。 东方证券指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带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是当下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主题。在各个行业 普遍更加注重开放、交叉、合作的当下,"强链补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企业间通过竞争锻造 更强实力的意义被大大低估,由此判断,在科技与产业的领域,未来基于协同的创新将层出不穷,成为 持续提振投资者预期与信心的催化剂。 财通证券认为,在当前市场高位整固阶段,中报披露期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关键窗口。市场整体估值承 压时,业绩驱动成为关键因素。可结合行业景气度分批布局,关注"营收增速跳升"和"盈利 ...
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Ke Ji Ri Bao· 2025-06-29 19:11
◎本报记者 龙跃梅 王婷婷 罗云鹏 孙 莹 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只是一个竹棚作坊。50多年来,这家企业 充分发挥潮州在陶瓷产业的传统优势,以"材料+结构+功能"为发展方向,不断进行突围。 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邱基华介绍,如今该公司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等产 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说,广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 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攻关任务,2024年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项目中,企业牵头占比为50%以上,企业参与占比达90%以上;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 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均来源于企业。 机器人也能舞狮?答案是:能!随着《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声响起,智能六自由度机器人的3台机械臂 或执绣球、或扮醒狮,灵活摆动,尽情进行舞狮表演。这是记者在位于广东揭阳的巨轮股份有限公司看 到的一幕。该公司把中国传统文化南狮融贯于机器人制造之中,别有风采。 6月23日至29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广东企业创新前沿、产 业发展 ...
江西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6-28 21:49
"在这里,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完成了试飞。如今,公司全系列教练机产品线全球累计交付超5000 架,L15'猎鹰'已成为全球领先教练机。"公司副总经理周维介绍。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 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 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航空等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4年12月,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 群、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加上此前入选的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 应用集群,江西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3个。今年一季度,3个集群实现规上营收1712.68亿元,同比 增长10.17%。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1克催化剂,表面积有1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在位于赣州的江西中科鸿虔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展示 区,董事长周彬指着玻璃罐中的白色粉剂说。 10米高的穹顶下,L15"猎鹰"教练机张开双翼,纵队排列。走进位于南昌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 总装车 ...
打通创新链产业链
Jing Ji Ri Bao· 2025-06-26 22:40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须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 缝对接。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教授) 创新链承载着基础研究突破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使命。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校科研机构的"责任田",更是企 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需跨越"科研—技术—市场"的"死亡之 谷"。唯有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才能破解"重研发、轻转化"的困境,将专利论文中的先进技术 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产业链一头连着企业创新主体,一头连着市场需求脉搏。作为产业创新的微观单元,企业需在上下游贯 通中形成协同效应。与科技创新相比,产业创新更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若双 链对接不畅,将导致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 同时,企业作为双链对接的核心主体,既要发挥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优势,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 端攀升,也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组建技术联盟,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格局。 ...
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集群式改革
Xin Hua Ri Bao· 2025-06-24 06:40
改革苏南自创区工作架构,强化规划顶层设计和创新平台统筹建设。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 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服务中心"基础上,实体化运 作工作小组,统筹各高新园区及各类开发区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开放,促进产业 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集聚融合。建立新型自主创新分工体系,通过编制工业技术路线图和产 业链地图,自上而下分解创新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自下而上提出主动作为的方向和领域。发挥政府 集约化管理优势,统筹建设创新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设施和关键环节,如算力、芯 片、药物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IT工具、AI赋能、智能制造等能力平台。 □ 陈雯 吴加伟 孙伟 袁丰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自创区")自2014年获批建设以来,各高新园区各扬所长,对 江苏创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我们也看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有面向未来的独特长板, 或基础研究,或创新产业(300832)化,而苏南在原始创新策源力上,拥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的标志性成果不多;在创新资源集聚力 ...
蓝天实验室 “逐梦”展新篇
He Nan Ri Bao· 2025-06-23 23:27
巴掌大的机身,镶嵌着多组精密光学镜头,如同排列有序的"眼睛"……6月15日,记者来到安阳无人机产业园 展示区,瞬间被这个头不大却陈列在"C位"的设备吸引。 "这是无人机多光谱罂粟监测相机,我们称它为'罂谱猎手'。"蓝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张亚楠轻轻抚摸着这台 设备,语气中尽显自豪,"您可别小看这'小家伙',它这'眼睛'里可有'大乾坤'!" "眼睛"背后全是"黑科技"。据介绍,"罂谱猎手"成像清晰,像素高达6100万,大光圈和高透光率的镜头使其 在零下10摄氏度至45摄氏度的复杂天气条件下也能成像。依托AI算力与算法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到目标识别 全自动化,用于公安部门对种植区域进行隐蔽巡查。 "以往,非法种植罂粟监测工作需人工漫山排查,如今靠这'小家伙'一扫,监测效率和精度直线飙升,堪称'无 人机+警务'应用的'尖兵利器'。"张亚楠介绍,无人机多光谱罂粟监测相机是实验室的"明星产品",被我省多 地公安部门"相中"。 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展厅内,集中展示了多家无人机企业的代表性产品,"逐梦蓝天"主题醒目。 蓝天实验室 供图 蓝天实验室是我省唯一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省级实验室,记者每次走访,总能捕捉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科研动 ...
广东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3 07:36
(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记者 程景伟 郭军)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惠芳23日在广州称,在粤国家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广东初步形成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领域为主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集群。 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杨惠芳表示,广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 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深圳— 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100亿元、继续领 跑全国。 介绍会在广州举行。程景伟 摄 据介绍,广东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 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支撑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这些实验室围绕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科学研究。比如,广州实验室研发的国产原研药"昂拉地韦"获国 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抗甲型流感PB2新药。 在广东,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据杨惠芳介绍,广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 ...
资本市场丨激活资本市场动能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5:56
编者按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融合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 提出"充分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虽已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显现成效,但与国 际成熟市场相比,在市场化程度、投资者结构、制度弹性等方面仍存提升空间。未来,只有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生态体系,有 针对性地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推动资本市场与"双创新"同频共振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表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相辅 相成、相互成就,促进三者良性循环是当前和今后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重要主线,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有必要针对性地进行金融创新,发挥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 构建更高效的创新生态 ∨ 吴清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对于加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