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Search documents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系列成果文件 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信心与动力(国际视点)
Ren Min Ri Bao· 2025-11-24 23:12
当地时间11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 (COP30)在巴西贝伦落下帷幕。大会达成名为《全球动员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政治文件, 展现了各方合作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COP30的成果 证明全球气候合作仍充满活力,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增强气候韧性的趋势不可阻挡,大会为 守护地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信心与动力。 为《巴黎协定》持续落地提供路径 今年恰逢《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落实"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大会通过的最终政治文件,涵盖减 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融资、国际合作等多项议题,为《巴黎协定》持续落地提供了具体路径。斯蒂 尔在闭幕全体会议上强调,这次大会释放了国际社会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明确信号。大会闭幕前发 布了《COP30全球气候行动议程成果报告》。该"行动议程"包含117项"加速解决方案计划",围绕能源 转型、生态保护、农业革新、基础设施韧性、社会发展及绿色融资六大主题,细化了30项关键目标,为 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框架。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大会期间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 ...
新华时评丨践诺于行,共同应对气候治理“行动赤字”
Xin Hua She· 2025-11-24 12:53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4日电 题:践诺于行,共同应对气候治理"行动赤字" 新华社记者张晓茹 吴昊 周永穗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日前在巴西贝 伦闭幕。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的关键会议,这场承前启后的大会经过各方艰苦努力和紧张 谈判,最终就减缓、适应、资金、国际合作等议题凝聚共识,达成《全球动员 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 挑战》政治文件,展现了各方合作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 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者,中国以雄心目标引领自身行动。中国宣布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首次提出绝对量减排目标,充分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此外,中 国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 业链,为全球减排作出扎扎实实的中国贡献。 作为低碳技术的主要贡献者,中国持续为全球提供优质高效的能源低碳装备产品。中国的风电、光 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全球提供了7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 件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
COP30落幕巴西:适应资金增两倍,退出化石能源路线图落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4 11:46
(原标题:COP30落幕巴西:适应资金增两倍,退出化石能源路线图落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报道 比原定计划延期一天,巴西贝伦时间11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 (COP30)主席安德烈·杜拉戈敲下小木槌,宣告大会闭幕。 不过,COP30也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正式开幕前数日便启动领导人峰会、场馆突发火灾,以及大会主 席因部分国家反对,将"退出化石能源"等两项无法纳入最终决议的路线图转为个人牵头制定。 然而,COP30总体决议中最引起争议之处在于最终文本删除了所有直接提及"化石燃料"的措辞,未能 就能源转型路线图达成一致,这也成为众多参会者心中的一大遗憾。杜拉戈对此表示,将利用未来一年 的主席职权推进这一路线图制定工作,明年4月在哥伦比亚举行首届全球终结化石燃料国际会议。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COP30为期12天的议程里集齐共194个缔约方、2214家观察 员组织、1457家媒体,约5.6万人注册参会。 《全球动员: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总体协议明确,到2035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 元气候资金,确保持续推动至少每年动员3000亿美 ...
李强会见意大利总理
Yang Guang Wang· 2025-11-24 07:44
梅洛尼表示,意中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意方愿同中方用好双边合作机制,深化经贸、科技、人文等 领域合作,加强多边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李强表示,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女士在北京举行会晤,就深化中意关系作出战略规划。中 方愿同意方进一步弘扬传统友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双向开放,做强传统合作优势,拓展新兴产 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打造更加稳定、更富成果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要加强在联合国、二 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凝聚更广泛共识,增强国际社会践行多边主义、筑牢多边机制的信 心和定力。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地时间11月 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约翰内斯堡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
李强会见德国总理
Yang Guang Wang· 2025-11-24 07:44
李强表示,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先生通话,就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 德方加强战略沟通,坚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打牢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拓展各领域务 实合作,不断丰富双边关系内涵。希望德方推动欧盟坚持对华伙伴定位,加强对华合作。中方愿同德方 加强多边沟通协调,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做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建设性、确定 性力量。 默茨表示,德方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相信中国"十五五"规划将为德国和欧盟带来机遇,愿拉紧双边 合作纽带,加强多边事务沟通,维护自由贸易,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地时间11月 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约翰内斯堡会见德国总理默茨。 ...
李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上的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11-24 06:43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23日电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团结、平等、可持续",其中"团结"被置于首位,这让人不禁想起二十国集团一 路走来的历程。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协调不足,二十国集团机制应运而生。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机制升格为领导人峰会,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不同地区、不同制度文化 的成员携手同行,一次次攻坚克难,共促全球进步发展,其关键就在"团结"二字。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当前,世界 经济再次面临巨大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各种经贸限制和对立对抗增多。很多人在思 考,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国际社会的团结?综合各种分析,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各方利益诉求存在差 异。对差异如果不进行积极调和,就会带来矛盾和纷争。二是全球合作机制存在不足。特别是公平公正 且具权威性、执行力的协调机制相对缺失,难以在更大范围形成共识和合力。二十国集团应当正视存在 的问题,探寻解决之道,推动各方重回团结协作的正轨。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们要坚持和衷共济。现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 身,开放合作才能互利共赢。二十国集团应 ...
新华时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凝聚南方共识
Xin Hua She· 2025-11-24 00:09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23日电 题: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凝聚南方共识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升温,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 鸿沟持续扩大。更令人担忧的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失衡性:代表性不足导 致"治理赤字"高企,规则不公导致"发展赤字"难除。本次峰会前夕发布的关于全球不平等问题的报告, 以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南北之间在财富、贸易、资源及教育上的巨大落差。这深刻警示我们:世界的 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团结、平等、可持续"为主题的约翰内斯堡峰会显得尤为重要。在金砖国家等新 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南方正在加速觉醒,从被动接受国际规则的参与者转变 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塑造者。本次峰会上,全球南方国家广泛呼吁各方践行多边主义,缩短全球南北方国 家的发展差距,期待各方能够凝聚共识和深化合作,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与可持续的全球发展体 系,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与希望。 作为G20重要成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南方团结振兴。今年9月,中国提出 以"奉行主权平等、遵 ...
国际观察丨COP30凝聚全球共识 应对气候变化迈入新阶段
Xin Hua She· 2025-11-24 00:07
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首次在美国联邦政府缺席的情况下召开。大会达成的系列成果再次证明:《巴黎协定》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 识,全球绿色转型不可逆转。 11月22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大会主席多拉戈敲槌确认会议决定。新华社发 (卢西奥·塔沃拉摄) 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各方对COP30寄予厚望,希望大会成果能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经过长达13天的谈判,缔 约方最终就多个关键议题达成共识。 COP30通过了重要政治文件《全球动员 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这份文件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融资、国际合作等多项议 题。文件重申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在2025年之前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适应资金较2019年水平增加一倍,并呼吁在2035年前实现增加两倍,为全 球气候适应行动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此,大会决定建立一项为期两年的气候资金工作方案,由两名主席联合主持,其中一名来自发达国 家,另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 巴西当地时间22日晚,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主席多 ...
峰会宣言“罕见”提前发布,中方呼吁重回团结协作,南非G20峰会坚守多边主义
Huan Qiu Shi Bao· 2025-11-23 23:01
打破惯例,第一天通过领导人宣言 法新社称,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欧洲、中国、印度、日本、土耳其、巴西和澳大利亚)的数十位领导人出席了南非G20峰会,这是G20峰会首次在非 洲举行。G20峰会一般在会议闭幕时发表领导人宣言,但这次却打破了惯例。22日下午,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拉莫拉在召开记者发布会时表示,与会各 方已就会议核心议程达成共识,并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宣言共包含122条内容,强调通过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并呼吁加强 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推动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 戴楷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22日至2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南非G20峰会打 破以往惯例,罕见于会议开幕时便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美联社称,美国因与东道国南非的外交摩擦而抵制这次峰会,还向南 非施压,要求其不要在未经美方同意下"以二十国集团共识为前提发表任何峰会成果文件"。南非政府则表示,美方抵制峰会,已失去"发言"资格,南非不会 屈服于美方胁迫。法新社称,当前全球秩序正受到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战争和日益加剧的地缘政 ...
虽未取得预期目标但转型是“大势所趋”,贝伦气候峰会“加时谈判”后闭幕
Huan Qiu Shi Bao· 2025-11-23 22:55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 (COP30)经过"加时"后于22日闭幕。综合英国《卫报》、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 家媒体报道,由于参会各方诉求各不相同,谈判在"加时"阶段未能取得预期目标,会议最终达成一 项"自愿性政治文件"。 COP30在巴西北部帕拉州的首府贝伦召开,由于当地是进入亚马孙河的重要门户,因此这场国际盛事又 被称作"雨林气候会议"。COP30原定会期为本月10日至21日,然而21日政治文件制定当天,谈判一度陷 入僵局,以至于当晚"多国部长级代表在空旷的会议大厅进行12小时不间断的加时谈判",于22日下午1 时35分许才达成最终文件。 最终文件名为《全球动员: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涵盖减缓、适应、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内 容,将推动《巴黎协定》的继续实施。 谈判桌上的分歧更为尖锐。《卫报》形容,由于21日谈判氛围过于紧张,这场会议差点"谈崩",主办方 中途不得不休会一小时。哥伦比亚代表的反对意见尤为强烈,提出该国不会遵从一项"无视科学"的气候 文件。该名代表称:"一项基于气候变化否定主义的共识,等同于一份无效的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