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历史文化从典籍走入寻常生活 唤醒“名泉”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生态文化之约
Yang Shi Wang· 2025-07-11 06:59
央视网消息:济南因为众多泉水景观而被称为泉城。作为济南十大泉群之一的白泉泉群因"泉涌白沙"的景观而闻名,但是由于 多种原因,白泉泉群景观几近消失。这两年,当地经过生态修复和泉水保护,2025年"泉涌白沙"地质景观再现,并免费对市民游客 开放。 济南白泉公园的白泉池畔,这一汪水面正是由白泉泉水汇聚而成。宽广的水面清澈见底,莲花景观点缀其中,鱼戏莲叶间的灵动美 景跃然水面。跟随镜头来到水中,可见泉底洁白的细沙随水波涌出,在阳光下如碎银般闪烁,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泉涌白沙"的奇 特景观。 它形成的原因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有关,济南南部山区的地下水北流至此,遇到岩浆岩阻挡后承压上涌,裹挟深层白沙喷薄而出, 形成"沙随水舞"的罕见景象。这一地质胜景曾沉寂多年,如今,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重焕生机,还为水鸟及水生生物提供了宝贵的 栖息地。更通过复活历史场景、融合市民活动,使历史文化的智慧和诗意,从典籍走入寻常生活。 十泉十景:打造泉城生活新场景 生态修复:泉水复活的泉城答卷 白泉泉群当年也曾因历史变迁几近消失。为了重现白泉泉韵,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通过高精度地质雷达探测地下泉脉,像给大地做CT 般扫描地下岩层裂隙,锁定水流轨迹。并 ...
润物无声,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之基
实践证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文化厚植根基;发展生态文化,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 想动力,同时也需要以生态文明实践为土壤。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 文化使命,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系统开展生态 文化研究,建设完善生态文化载体,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 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为新时代新征程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构建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发展,还需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协同推进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如浙江嘉兴联合上海金山、浙江平湖成 立"金嘉平生态文明实践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传统技艺传承人断层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传统生态智慧转化 不足、公众参与不够等。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 ...
如何培养生态价值观?要从实践着手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的指导意见》,提出"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 系,推进生态文化的研究传承、传播推广和转化利用,厚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在江西婺源,古村落的那些参天大树一定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婺源人在村头水口、房前屋后遍植 树木,爱林护树,这些树木与当地的山水、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最美乡村"的根基;走进云南哈 尼梯田,游客一定会对哈尼族利用"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理念保护水源林、将农耕文化与 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生态智慧赞叹不已。生态旅游中,人们同样可能会遇到那些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 导致的生态破坏现象,如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沙尘暴等,从而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增强爱 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 三是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生态价值观。从幼儿园小朋友的养蚕试验到中小学生的小菜园项目,再到城市家 庭的阳台种植、城市居民的租地种菜等,都是通过动手提升生态价值观的实践方式。小朋友观察蚕宝宝 从蚁蚕到结茧化蝶的完整生命历程,正是生态价值观启蒙的开始;中小学生参与的小菜园项目可进一 ...
生态环境部:39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仪器信息网· 2025-06-26 06:01
导读: 生态环境部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遏制非法转移倾倒高发 态势,严查严打相关违法行为。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 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新 闻 发 布 会 现 场 生 态 环 境 部 宣 教 司 司 长 、 新 闻 发 言 人 裴 晓 菲 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 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遏制非 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高发态势。 专项整治行动以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以及非法拆解处置报废机 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新能源设备、退役动力电池等为重点,聚焦路网交织、城乡结 合、拆迁地块、行政交界等区域和山边、水边、岸边等"三边地带",以及河流湖泊、荒滩荒 地、坑塘宕口、矿坑溶洞、自然保护地、 ...
四部门印发生态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3 06:39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 求,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紧 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系统开展生态文化研究,建 设完善生态文化载体,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推 进生态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为新时代新征程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精 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中化新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近日,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 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要加强党对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文联、作协等 部门要加强合作,形成生态文化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同时,要在人才培养、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 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组织开展生态文化 ...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0250606
|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06/06) | [Table_Authors] | 吴信坤(分析师) | | --- | --- | --- | | | | 021-38676666 | | | 登记编号 | S0880525040061 | | 本报告导读: | | 刘颖(分析师) | | 覆盖国内宏观(中央及各部委政策及表态)、大类产业、地方政策、以及海外重要 | | 021-38676666 | | 政策和事件。 | 登记编号 | S0880525040124 | 投资要点: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 略 研 究 海 外 策 略 研 究 策略研究 /[Table_Date] 2025.06.06 [Table_Summary] 国内宏观:5 月 30 日,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大 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通知》。6 月 3 日,国务院总理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旨在全面建设数 字政府。6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 通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军事设施建设条例,为 提高军事设施建设质量 ...
江海之韵:南通生态文化的诗意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是重要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深入实施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弘扬江海生态文化特色,着力构建融合发展、上下联动的生态文化大格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孕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的灵感源泉。2024年,南通市全年PM2.5浓度在江苏省内率先达2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率先达到世界卫生 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优良天数比率86.1%,位列全省第二。长江干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也首次获得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表彰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 守正创新,构建生态文化"基因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南通市相互交融,孕育了独特的江海文化。近年来,南通市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生态文化"金 字招牌"。 张謇是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等,他的实践领域涉及广泛,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张謇创办的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变废为宝、 物尽其用"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化产业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设计的"一城三镇"生态空间布局的完成,使南通成为自然生态平衡的田园式 ...
四部门联合发文 三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news flash· 2025-06-04 01:11
近日,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 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 态文化的研究传承、传播推广和转化利用,厚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意见从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 承、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推动生态文化转化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 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文艺创作、打造生态文化阵地、 推动生态文化出海、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等10项具体举措。(央视新 闻) ...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Yang Shi Wang· 2025-06-03 01:50
央视网消息: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 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 司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在2018年5月的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在 2023年7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 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在参加2025年4月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绿色 发展理念,弘扬生态文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把培育生 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 全民行动"的目标任务中,强调要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在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方面,主要包括3项具体举措:一是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开展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 ...
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化建设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 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 以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 供强大精神支撑。 顶层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纲举目张 "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 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 "美丽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年六五环境日,这首主题 曲《让中国更美丽》便传唱于祖国各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 自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省级人民政府每年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 活动。 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选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组织设计开发吉祥物"小山、小 水",以及系列表情包、盲盒手办等生态文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