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

Search documents
★"第五套上市标准"蓄新能 科创板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科创板开板6年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塑造了中国生物医药的创 新版图。 科创板设立起就从科创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推出五套上市标准。其中,第五套上市标准面向未盈利但 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 包容性助力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另有百济神州、百利天恒、 诺诚健华等3家上市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采用红筹企业标准等登陆科创板。这一批创新药企业利用资 本市场募资等积极布局抗体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寡核苷酸药物等前沿技术,聚焦恶性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不断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据统计,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9家公司自研的45款药品(含疫苗)获批上市,20家 公司已全部实现核心产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年,20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2.10亿元, 同比增长44.17%,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4家有望在今明两年突破营收10亿元。其中,艾力斯、神州 细胞等公司实现从上市前零收入到年度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2024年是迪哲医药产品上市后的第一 ...
制度创新助科创企业“乘风破浪”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8 16:22
■田鹏 从破除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壁垒,到引导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再到支持并购重组生态构建,《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 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以层层递进的包容性制度设计,串联起了科技创新型企业从 初创到成长、从发展到跃升的全生命周期。 这一制度创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全链条呵护",更推动形成了"初创企业有机会、成长企业有资源、成熟企业有动能"的良 性发展生态。 首先,破除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壁垒。 科创企业尤其是深耕前沿科技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往往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早期难 以实现盈利是这类企业的常态。为适应这一情况,"科创板八条"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 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这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让研发得以持续推进,更为企业在市场拓展、 人才吸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创板八条"提出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这一标准打破传统以固定资产衡量企业价值的模式,更精准 地识别出那些虽固定资产占比低,但在研发投入、技术储备等方面具有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通过该认定标准,企业能够获得 ...
坚守“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8 16:10
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截至6月19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落地已满 一周年。循着"科创板八条"指明的改革路径,科创板进一步突出"硬科技"定位,IPO受理、审核端持续释放出支持优质"硬科 技"企业上市的积极信号。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八条"的落地对科创板公司影响显著:改善融资环境,促 进更多合格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顺利上市;政策的包容性使得企业能够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带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随着政策落实,市场对科创板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增强,引导更多资源流向科创板,促进科创板企业估值合理提升。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监管层进一步引入"源头活水",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智能影像企业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11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总市值便超过700亿元。对于为何落地科创 板,公司创始人刘靖康坦言:"一个公司要获得持续的增长,一定来自前期的研发投入与积累,而科创板正是对这类科技企业 最友好的平台。" 科创板作为支持"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提供了 ...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自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 "科创板八 条")以来,作为科创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创投机构获得了更强、更稳定的发展预期,政策对畅通创投机构 退出渠道、打通"投资—退出—再投资"正循环带来利好。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事实上,未 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普遍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短期 内未能实现盈利是常态,而这类企业正是大部分创投机构的投资标的。因此,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 企业上市的力度,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也为创投机构拓宽了退出通道。 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IPO项目——西安奕材和昂瑞微,均为盛世资本投资的项目,"创投机构是科创板改革的直接受益方。随着政 策提高对科创企业IPO的支持力度,市场环境较此前有所改善,行业对科创板发展有了更乐观的预期" 。 此外,"科创板八条"还提出,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 支持 ...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有序推进 制度持续优化赋能企业发展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6月18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 条")发布满一周年。 一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与精准性,发行承销、再融资等制度创新 落地实施,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构建适配发展路径。 记者获悉,监管部门从政策制定与审核执行两个维度同步发力,着力提升对未盈利企业"含科量"的精准识别能 力,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如在政策方面,证监会持续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2024年进一步将研发投入门槛由6000万元提升至 8000万元,发明专利要求增至7项并强调产业化能力,以"硬科技"标尺引导企业夯实创新根基。 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先后有4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得受理,6家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 板公司再融资时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28单科创板并购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有序推进 去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 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有 ...
配套制度有序推出 典型案例渐次落地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6月18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发布满一 周年。 一年来,"科创板八条"各项改革举措已基本落地,配套制度有序推出,典型案例渐次落地,政策效应日益显现。 再融资方面,"轻资产、高研发"认定标准正式落地,鼓励科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目前,已有9家科创板企业适用该标准 披露再融资相关公告,合计拟融资近250亿元。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大健康行业部主管高元接受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公司多聚焦技术密集型领域,具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轻资产、高研发投 入"的认定从制度上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提高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持续优化。 2025年5月,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上交所配套修订并 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新增重组简易审核程序;2025年4月,上交所修订发布《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同步完 善控股股东限售期转让股份豁免情形,为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上市公司留足空间。 | P | | | | | --- | --- | --- | --- | | 1 | 11 | x | ...
“科创板八条”配套政策助力企业向新求质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17 21:14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发布一年来,各项配套政策渐次 落地、科创企业资本市场工具箱持续扩容,为壮大耐心资本、优化新股发行秩序、助力科创企业加大研 发投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和完善制度一直是科创板建设的主线,在科创板这块制度改革"试验田"里构建新的 制度体系,既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又可以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可以预期的是,科技创新永无 止境,科创板制度改革也会不断深化,将为各类科创企业融资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支持。 强化科创板价值发现功能 "科创板八条"提出,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随后,科创板先行先试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新 股市值配售安排等一系列发行承销制度规则出台,优化了新股发行秩序,进一步强化科创板的价值发现 功能。 2024年6月,上交所明确了在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的政策。新股发行定价是市场 各方博弈的关键环节,而最高报价剔除机制是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避免极端高报价干扰发行秩序、促 进网下投资者理性报价的一项重要安排。某头部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3% ...
“科八条”发布一年 “试验田”绽放新质生产力之花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17 19:23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在支持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优化发行承销制度、 再融资、并购重组及市场生态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改革举措,标志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也为下一步全 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年间,监管与市场协同发力,推动改革从纸面走向实践,各项改革举措渐次落地, 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一周年节点回望,科创板改革已从"立柱架梁"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制度创新的"关键变量"正转 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谱写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时代新篇。 未盈利企业平稳续航 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创立之初,推出"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迈出境内资本市场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发 行上市第一步。"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 企业上市。 政策实施后,未盈利企业西安奕材IPO申请于2024年11月获受理,成为政策落地的标杆案例;今年以 来,昂瑞微、上海超硅、兆芯集成的IPO申请相继获上交所受理,进一步释放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平稳 延续的重要信号。西安奕材、上海超硅均为集成电路高端硅片企业,昂 ...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有序推进制度持续优化赋能企业发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7 18:14
6月18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 条")发布满一周年。一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与精准性, 发行承销、再融资等制度创新落地实施,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构建适配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先后有4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得受理,6家上市时未盈利 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时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28单科创板并购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未盈利企业 科创板IPO受理有序推进 去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 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有序推进。6月17日,国内领先CPU厂商兆芯集成IPO 获受理,这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有4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获得了上交所受理。 2024年10月,上交所发布"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紧扣科创板企业研发驱动、技术密集的特 征,通过设立 ...
上海超硅IPO获受理: 又一未盈利“独角兽”闯关科创板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11:13
6月13日,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超硅")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随着其IPO申请获受理,上海超硅酝酿多年的上市计划终于步入正轨。据悉,公司此次拟募资资金49.65 亿元,投向集成电路用300毫米薄层硅外延片扩产项目、高端半导体硅材料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6月16日,当被问及对于上市的期待,公司董事长陈猛在微信上回复记者称:"任重道远,道阻且长,尚 需继续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受理的第三家未盈利企业。 上海超硅主要从事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设计产能70万片/月的300mm 半导体硅片生产线以及设计产能40万片/月的2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 无论从业务范围还是股东方来看,上海超硅都是一家明星半导体企业,这也使其IPO备受关注。据企查 查数据,公司自2014年以来已完成8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约20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超硅很早就已启动证券化计划,曾于2021年6月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保荐机构为 中金公司,但在2024年4月,该辅导终止,上海超硅称是基于自身战略考量,拟对上市计划进行调整。 当年8月,公司重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