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储粮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智能烘干到轮式吸粮机 节粮减损“黑科技”让粮食“常储常新”
夏粮收购正值暑期,高温叠加大雨等强对流天气,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作战,助力节粮减损。 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 助力节粮减损 0:00 / 1:41 连续几天高温,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室外温度接连创出新高。作为中原地区重要铁路货运交通枢纽,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列载有粮 食、化肥、种子等重点物资的列车从这里开出。 邮储银行临泉县支行三夏服务专班 常妍妍:我们共向粮食收购企业投放贷款2.3亿元,助力300余户粮食相关企业发展。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对粮食收 储、仓储优化等环节的金融支持。 面对夏季天气复杂多变、散粮装运易损耗等问题,国铁郑州局精心制定"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方案,大力推广散粮入箱运输,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损耗,为 夏粮运输提供"门到门"的优质服务。 在安徽产粮大县临泉,一家粮食专业合作社今年在当地邮储部门支持下,新建了智能烘干塔和加工车间。虽然现在还是梅雨季,但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 到,每天合作社烘干的粮食有上百吨。经过烘干后的小麦,水分保持在12.5%至14.5%之间,有效降低粮食霉变、减少损耗。 百项"绿色储粮应用" 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货检车间管理员 宋泽林:对列车车顶等部 ...
多措并举保障夏粮市场购销活跃、节粮减损 绿色科技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Yang Shi Wang· 2025-07-04 03:03
央视网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收购已进入高峰,截至目前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今年夏粮收购 呈现哪些新特点?市场价格怎么样?部分主产区"高温叠加降雨"影响有多大?来看记者的调研。 今年我国在小麦主产区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目前,河南、安徽、河北三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托市收购小麦180万 吨左右,有效满足农民售粮需求。中储粮集团在河南省17个地市分8批展开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176个收购库点、300条作业线同时收购。在 安徽合肥、淮南、阜阳、滁州等14家直属库,中储粮集团启动53个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随着主产区托市收购范围的扩大,国内小麦价格的底 部支撑更加牢固,市场购销活跃。 为了解决夏粮抢收后的储、运、销等实际问题,中国供销粮油公司先后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启动收购和转运。到目前启用12个码头和 物流基地,共计13个库点敞开收粮,并开展烘干、加工等产后服务。另外,各地省级粮食储备库和地方储备收储企业也同步加快收储进度。 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 助力节粮减损 夏粮收购正值暑期,高温叠加大雨等强对流天气,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作战,助力节粮减 ...
绿色储粮技术赋能大国粮仓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4
"新仓装新粮,今年新启用的浅圆仓作业效率更高,而且更利于粮食绿色安全储存。"中储粮阜阳直属库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景伟说,为更好实现粮食颗粒归仓,库区新建的11栋浅圆仓目前已可全面投入使 用,单仓容量达1万吨。 王景伟介绍,与传统平房仓相比,浅圆仓仓体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占地面积小,单仓仓容大,机械 化、智能化程度高,采取机械化进粮方式可将整体效率提高4倍至5倍。而且进粮过程能始终让粮食处于 封闭空间,极大减少了灰尘飞扬,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储备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根据储备粮轮换制度,每年要对存 储中一定比例的中央储备粮进行轮换。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持续创新,一系列确保粮食常储常新、节 粮减损的科技手段纷纷登场。 "每一粒小麦都是会呼吸的有机体。粮食储藏是使小麦几乎接近休眠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减缓品质变 化。"中储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林告诉记者,在储粮方面,目前中储粮各个直属库已经 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包括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氮气气调等。 据介绍,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粮仓采用的科学储粮方法各有特点。比如,北方粮仓采用 的内环流控温可让粮 ...
“绿色储粮”新方向 大国粮仓焕发“智能体”数字生命力
当前,全国夏收夏种已进入收尾阶段,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夏粮收购已经全面展开。收购后的夏粮一部分会进行储存,还有一部分则会进入 物流运输和加工环节。 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口的广东东莞麻涌镇,是我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在那里,依托科技赋能的"超级粮食枢纽"和"超级工厂",大国粮仓正焕 发出前所未有的数字生命力。 中粮科工智能烘储项目负责人 王斌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8个1.5万吨的大直径筒仓,每个仓1.5万吨,能满足大概12万人一年的粮食供应。 这种超级粮仓"大胃王",只是东莞深赤湾港粮食枢纽的一部分,是谁在源源不断地为它"投喂"?答案就藏在这片繁忙的码头——借助"穿越机"的独特视 角,我们找到了答案。 东莞深赤湾港粮食专用码头项目负责人 兰晓东:这两座散粮专用码头就是干"喂料"这个体力活儿的,我们单泊位最大卸船进舱效率能够达到4000吨每 小时,两个泊位同时作业,平均30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两艘7万吨级散粮船的卸船作业。 0:00 / 2:13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我现在来到了位于广东东莞麻涌镇的粮食枢纽,整个枢纽占地面积是350多亩,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总和。如果用双脚 去丈量整个粮库,要 ...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打好粮食收购“组合拳”
Shan Xi Ri Bao· 2025-06-25 22:35
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有限公司是陕西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中轮换量最大的企业。"今年小麦整 体质量良好,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色泽光亮,品质优。我们新收的小麦,大部分为2等粮,卫生指 标、质量指标均好于往年。今天,我们小麦挂牌价为2等以上每斤1.22元,3等粮每斤1.21元,确保粮食 优质优价。"吴锋说,完成小麦轮换收购任务不成问题。 随着全省小麦收获进入尾声,夏粮收购工作拉开序幕。连日来,全省各粮食收购点一片繁忙。今 年,陕西多措并举,打好粮食收购"组合拳",实现市场稳、渠道稳、储粮稳。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陕西共设立收购网点881个,准备仓容约27.5亿公斤,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准备 信贷资金56亿元,全力保障夏粮收购,目前,农户售粮顺畅,为充实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市场稳定奠定 了坚实基础。同时,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开展粮食购销监管"铁拳行动",加大执法检 查力度,依法依规开展粮食收购监管,坚决打击虚假收购、克扣斤两、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 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全力维护夏粮收购市场良好秩序。 夏粮收购平稳有序 粮食经纪人成夏粮收购主力 6月23日,在宝鸡市凤翔区横水镇, ...
从田间到餐桌 夏粮收储加工一线追踪
Xin Hua She· 2025-06-23 13:36
新华财经北京6月23日电 题:从田间到餐桌,夏粮收储加工一线追踪 随着新麦上市,多元主体入市积极,小麦收购价格平稳运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 向玉旭介绍:"近期对部分产区新季小麦开展的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小麦质量整体好于常年,目前 购销比较活跃,小麦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市场运行比较平稳。" 国家有关部门日前在河南省、安徽省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小麦价格的政策底部已经明朗, 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政策性和市场性因素均将支撑后期麦价走势。 认真抓好市场化收购,不断增强粮食购销活力;精心组织政策性收购,有效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在今 年一系列收储调控措施共同作用下,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整体稳中有升,将有效呵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助 力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看储存:科技助力粮安粮鲜 新鲜、健康、优质是消费者对粮食品质的期待,这对粮食储存环节提出更高要求。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 随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目前夏粮收购正在抓紧推进,粮食市场也迎来新季夏 粮。 记者近日追踪夏粮收储加工等粮食流通环节发现,各地夏粮收购平稳有序,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同时,科技赋能助力粮食储存更加绿 ...
粮食住进“好房子”
Jing Ji Ri Bao· 2025-06-15 22:0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加快建设安全粮库、绿色粮库、智慧粮库、廉洁粮库、美丽 粮库,让粮食住进"好房子",提高粮库建设与管理现代化水平,确保储粮安全,提高库存粮油品质,更 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粮库仓型更加多样 在中储粮长沙直属库,一组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格外引人注目。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 公司工作人员刘松鹭说,这是正在建设中的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仓,单仓高33米、直径24米,可储粮 约9000吨。这批气膜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粮仓迈入新阶段。气膜仓具备保温性、气密性、防水 性优良等特征。保温层与结构层一次成型,气密性是气调仓6倍以上;PVDF防水层全覆盖,外层反光 防辐射效果是传统仓3倍左右,显著提升了保温隔热性能,能更好保障粮食储存安全。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让粮食住进"好房子",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对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副司长唐成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大粮食 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提升科学储粮水平和粮食品质保障能力。全国 1200多家粮食仓储企业积极参与实施高标准粮仓建设、老旧仓 ...
新粮“入住”绿色智慧粮仓 15分钟完成一车小麦入库
Zhen Jiang Ri Bao· 2025-06-14 23:18
绿色赋能,科技储粮。该粮仓是全省首个主要依靠清洁能源运行的绿色粮仓,由丹阳南部2座总装 机12兆瓦的光伏电站供电。"年底还将建设929千瓦仓顶光伏,最终实现全绿电运行。"丹阳 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朱秋轶表示,电力系统正全方位赋能"绿色储粮",从烘干、加 工到智能化仓储管理,清洁能源不仅有效降低能耗成本,其稳定供电更保障了粮食品 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 能力。"市发改委粮食和物资监督检查处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正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化粮仓建设,同时 加强智慧粮库系统建设,预计今年全市可新增仓容45.46万吨。这将为保障粮食颗粒归仓、守护粮食安 全提供坚实基础,也有助于稳定粮食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吴启超 蒋欣容) 当前正值夏粮收购关键期。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产粮大县,丹阳年均粮食产量约50万吨。随 着仓容15.46万吨的苏南储备粮仓储项目一期建成投用,10座绿色生态化高标准圆柱形粮仓成为守护粮 食安全的"硬核载体"。 "种粮户等待时间从过去的6小时大幅压缩至15分钟左右,核心支撑是数字化系统和稳定电力。"项 目负责人严勇介 ...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休眠模式+勿扰模式 绿色优储让粮食“冻龄”保鲜
He Nan Ri Bao· 2025-06-13 00:07
收好粮更要储好粮。粮仓是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必不可少的一环,储存条件更是决定了粮食保存的时长和 品质。现代粮库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管好粮食,确保粮食安全储存且"常储常新"? 6月9日,记者来到汝南县一五一三河南省粮食储备库,探秘藏粮的小妙招和黑科技。 走进粮食储备库,12个高大平房仓库整齐排开,择一粮仓,顺着阶梯拾级而上,一个高6.95米、重8000 吨的粮堆映入眼帘。粮堆表面平整金黄,扑面而来的凉爽气息混合着小麦的天然清香,虽已在此"休 眠"一年多,但小麦品质依然如初。 在柴武看来,近1000平方米的仓库,正是依托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才使粮库管理效能更加精准有力。 "以前的粮仓低矮闷热,夏天降温全靠夜间自然通风,而且要监测粮食的温度只能使用杆式温度计,耗 时耗力,数据也不够精准。"柴武说,如今依托智能化技术,每一处粮仓都铺设有测温电缆,均匀分布 着100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粮仓和粮堆内的湿度、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同步显示到线上平 台,减轻仓管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为粮食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推进,科技赋能仓储升级,制冷控温、内环流控 温、气调储粮、害虫综合 ...
推进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这场全国科企交流会在穗举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0 17:29
一要紧扣绿色低碳、节粮减损、提质增效要求,强化规范指引,加强技术集成,完善应用方案,构建系 统化绿色储粮技术创新体系。二要统筹推进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工作,突出示范引领,提升产 业化水平,加强宣传推广,打造绿色储粮新标杆。三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选择技术类型,注重匹配区 域特点,积极应用先进技术,高质量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四要加强项目组织,做好协同沟通,强化 经费监督和绩效管理,发挥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作用,确保示范取得质效。五 要坚持人才引领,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育科技储粮人才梯队。 会议强调,要以绿色储粮集成示范为重点,集聚资源,聚合力量,放大效应,通过在不同储粮生态区绿 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定型、工程应用,明显提升科学储粮技术水平和储备粮保质保鲜能 力。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6月9日至10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了第二届绿色储粮技术 集成应用示范科企交流推进会。 会议以"创新引领示范先行、深入推进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为主题,首次集中展示了"五位一体"绿色 储粮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及应用情况,介绍了绿色储粮技术提升与集成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