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Search documents
新特电气20250707
2025-07-07 16:32
新特电气 20250707 摘要 固态变压器(SST)通过高频技术显著减小体积和重量,集成电气隔离、 电压转换等功能,占地面积减少约 63%,供电效率提升 2-3%,尤其适 用于新能源接入和直流配网融合,但目前处于初步示范阶段,相关标准 体系尚不成熟。 全球固态变压器市场目前规模约 14 亿元人民币,主要应用于示范性质 的直流配网和微网领域。预计到 2030 年将接近 240 亿元人民币,未来 六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60%,数据中心应用是关键增长点。 新特电器积极推动固态变压器产品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样机或产 品落地,加速布局该领域,以期抢占未来市场先机。公司成立于 1985 年,在高压变频市场占据优势,市场份额超过 25%。 新特电器主要生产用于中大型工业电机驱动的变频器用变压器,下游行 业包括冶金、电力、石化等。同时,公司积极开拓电网、数据中心、船 舶、新能源等新兴应用场景,并投资储能和钠离子电池领域。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董事长及其夫人合计持有 56.75%的股权。2025 年 4 月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旨在激活团队活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Q&A 固态变压器的技术背景和发展现状如何? 固态变压器的理 ...
中远海能: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7 12:16
Group 1 - The company, COSCO SHIPPING Energy Transportation Co., Ltd., plans to issue A-shares to specific investors in 2025, subject to approval from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1][2][3] - The total number of shares to be issued will not exceed 1,431,232,918 shares, with the final number to be determined based on subscription conditions and regulatory approvals [1][2] - The company aims to raise funds primari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x Very Large Crude Carriers (VLCCs), two LNG carriers, and three Aframax oil tankers [2][3] Group 2 - The company will initially invest its own funds in the projects until the raised funds are available, and any shortfall in the net amount raised will be covered by the company's own or self-raised funds [2][3] - The company has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at the issuance does not dilute the immediate returns for existing shareholders, with measures in place to address any potential dilution [2][3] - The company’s major shareholders include 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which holds 46.45% of the shares, making it the indirec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6][7] Group 3 - The global oi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growth, driven by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hich accounts for over 50% of global oil imports [12][13] - The company operates primarily in the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of liquid bulk hazardous goods, including crude oil, refined oil, LNG, LPG, and chemicals [6][11] -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dustry is regulated by various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which sets standards fo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8][9]
美的楼宇科技三重裂变 迎接万亿绿色智慧建筑市场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7-07 11:13
7月2日,上千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和专家齐聚上海,参加第四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共同探讨打造绿 色智慧低碳建筑的前景与路径。他们次日参观的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展现了绿色智慧低碳建筑的全新 探索与生动样本。 中国建科院 首席科学家徐伟认为, 新型建筑能源系统 ,是 以低碳技术与智能化手段为支撑,通过统筹 光伏、热泵、储能、充电桩等新型能源,形成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续的建筑能源网络 ,这是一个万亿 级的市场。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总裁管金伟说,单是高温热泵就是千亿级的市场。 在强大的技术创新力背后,是美的已经形成了从中央研究院、事业部的四级研发体系。美的集团中央研究 院院长孙年祥在作大会主题演讲时,阐述了基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节能低碳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他透 露,下一步,美的将运用 AI技术来筛选和研发新材料,来进一步提升电机、电控、磁悬浮轴承、磁制冷 的效率。 系统裂变:从暖通、电梯到生态 在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把传统建筑改造为绿色低碳的智慧建筑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在建筑 能耗中,暖通空调的能耗占比一般达到三四成,所以降低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便是打造绿色低碳 建筑的重中之重。 伴 ...
两大CVC联手了
FOFWEEKLY· 2025-07-07 09:59
近日,海博思创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 作,双方将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护航,深度挖 掘并释放绿色能源资产的价值。 对接需求请扫码 越秀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董事长卢荣表示,此次签约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更是金融资本 与储能产业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共筑储能资产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未来越秀产业基金将持续以金融力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为 社会创造真正有温度、有厚度、有韧性的长期价值。 每日|荐读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量! 热文: 一纸新规,炸出一级市场的管理费焦虑 热文: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据悉,越秀产业基金是越秀资本(股票代码:000987.SZ)旗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平台,隶属于广 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经济效益领先的国有企业集团——越秀集团。越秀产业基金累计资产管理规模 超1500亿元,形成"母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夹层投资"的业务布局,是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产业资 本运营 ...
实探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看看建筑节能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7-07 08:53
走入园区,其独特的钢结构与玻璃单元幕墙构成的悬浮式建筑群令人惊叹。但更让《中国能源报》记者 感兴趣的是,园区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板阵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光伏板年均发电量高 达180万度——这相当于园区全年总耗电量的10%。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少1732吨二氧化碳排放,节 约552吨标煤。 园区屋顶显而易见的光伏板让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成为"能源产消者",在园区地下机房内,还有节能 减排的"隐藏款"利器——美的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相较于传统设备,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 部分负荷能效提升超50%,结合智能水力模块与高效水泵,等高效设备,搭配高效冷却塔,确保全年不 间断制冷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构筑起园区冷热系统的"低碳引擎"。 节能和智能化控制还体现在众多细节中。电梯带面部识别,无需按键,就会把乘梯者送去办公楼层;办 公区的空调温度,加班时间的灯光控制,这些节能的细节都可以在美的楼宇科技自主研发的 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上清晰可见。平台如同园区的神经网络,实时连接着数万台设备,从空调主 机、电梯运行到每一盏灯的能耗,均被转化为流动的数据。 7月,赤日炎炎,多地进入高温"烘烤"模式,高温天气 ...
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20250707
Xinda Securities· 2025-07-07 08:03
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Table_Industry] —电力行业 5 月月报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7 月 7 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月报 Table_ReportType] 电电力行业 投资评级 看好 上次评级 看好 [Table_Author] 左前明 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联系电话:011-83326712 邮 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李春驰 电力公用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2070001 联系电话:011-83326723 邮 箱: lichunchi@cindasc.com 化工行业: 邢秦浩 电力公用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408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 箱:xingqinhao@cindasc.com 唐婵玉 电力公用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5050001 邮 箱:tangchanyu@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 ...
凯辉基金携手道达尔设立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环节
IPO早知道· 2025-07-07 07:51
规模为10亿人民币。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凯辉基金 于 7月7日正式宣布设立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规模为10亿人民 币。 道达尔能源再次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双方将延续前期基金(凯辉智慧新能源基金一期) 成功模式,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革新,帮助中国企业加速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 此外,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的设立也得到了重庆渝富高质基金与两江资本的大力支持 。重庆作为 国家明确定位的重要中心城市,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能源结构升级。此次合作体现了重庆市对新 能源产业发展的坚定支持。 2016年,道达尔能源成为凯辉创新基金一期的重要战略合作方,自此,凯辉与道达尔能源开启了长 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凯辉智慧新能源基金一期正式设立,作为凯辉帮助中国企业国际 化的重要合作伙伴及基石投资人,道达尔能源与我们并肩探索了众多创新机遇;此后,双方又在多个 关键项目中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道达尔能源继续深化与凯 辉基金的合作,成为凯辉创新基金三期的重要战略支持伙伴;2024年5月 ...
能源电池材料创新企业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7-07 03:35
得益于四川省对氢能和储能的大力支持,碳际科技计划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 碳毡量产基地。未来,碳际公司将以此西南基地为重要依托,持续优化要素组合,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 争力。 在"双碳"大背景下,碳际科技持续打造基于碳纸技术和碳毡技术的两大技术平台,不断拓宽碳纤维复合 材料应用领域,不断丰富和深挖技术、筑牢企业发展护城河,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碳际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姜永燚表示:"本轮获得中金资本领投,和老股东武岳峰资本的跟投投资,充 分体现了投资人对碳际科技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的认可。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碳毡产品的量产实现,助 力公司产品应用拓展,为实现"以高碳材料成就低碳生活"注入碳际力量"。 碳际科技已成长为国内碳纸气体扩散层代表企业,不仅参与了碳纸相关的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更是凭借 优异的产品性能,在市场应用端取得丰硕成果。碳际科技的氢能碳纸产品在2024年突破万平米卷材销 售,在2025年上半年已基本达到去年营收额。公司从2022年底便布局储能电极材料,2023年7月完成产 品开发,2024年6月完成第一代MF产品中试,MF系列产品在160mA/cm2下能够达到86%VE;第二代 ...
“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高端对话活动在京举办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07 03:11
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7月4日举办的"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推动协同发展"高端对话活动 上,与会专家指出,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中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步伐加快,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清洁化、低 碳化、电气化、网络化、数智化已成为能源转型的显著趋势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电网作为连接供需 配置资源的枢纽平台,日益成为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核心。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电力咨询总监苏宇飞表示,中国新能源依托完整生态链,包括创新和市场优势,在全 球范围内保持着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且未来依旧会保持优势。中国的政策以及对供需的影响,将对全球 新能源供需、价格和市场产生巨大的联动效应。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谈到,过去一年,中国储能经历了高速发展,新型储能历 史上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竞争加剧态势明显。 针对未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华能新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管理部负责人黄力哲指出三个方向:一是积极布局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7-07 01:05
Core Viewpoint - The corn industry is a strategic pillar for China's food security,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planting area, yield, and total production expected in 2024, despite short-term market adjustments due to international price fluctuations and rising costs [1][8][14]. Group 1: Industry Overview - The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from primary processing to modern biobased material research, becoming a key hub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1][5][14]. - Corn processing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rimary processing and deep processing, producing various products for food, feed,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2][3][5]. Group 2: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 In 2024, China's corn planting area is projected to reach 44.74 million hectare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18%, with a yield of 439.4 kg/mu, contributing to a total production of 294.92 million tons, a 2.1%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 [1][8][10]. - The total corn consumption in 2024 is expected to reach 31.78 million tons, with industrial consumption growing by 3.07% to 7.94 million tons, driven by innovations in deep processing [12][14]. Group 3: Market Trends - The corn deep processing market size is expected to adjust to 190 billion yuan in 2024, down 6.4% from its peak in 2022, but the long-term growth trend remains solid [1][14]. - The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towards green and low-carbon practices, focusing on high-value product development such as polylactic acid and functional sugars [24][25][26]. Group 4: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rn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tiered competitive structure, with leading companies like COFCO Technology and Meihua Biological occupying the top tier, focusing on high-value products [20][22]. - The market for corn starch is highly concentrated, with top companies holding over 44% market share, and there is a trend towards differentiation and expansion into biobased materials and other emerging fields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