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医美行业研究:2025年中国医美再生抗衰注射剂行业概览
Yuan Da Xin Xi· 2025-06-16 11:42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rates the investment outlook for the medical beauty regenerative anti-aging injection industry as "Positive" [5] Core Insights - The regenerative anti-aging injection agents are emerging materials that achieve facial rejuvenation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compared to hyaluronic acid and botulinum toxin [1] - The midstream of the regenerative anti-aging injection industry chain is identified as the segment with the highest added value, supported by regulatory compli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demand [2] - Future trends in the industry include increased demand driven by an aging population, a shift towards non-surgical aesthetic procedures, and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that enhance product efficacy [3] Summary by Sections 1. Overview of the Medical Beauty Regenerative Anti-Aging Injection Industry - Medical beauty injection products are categorized into hyaluronic acid, botulinum toxin, and regenerative anti-aging materials, with the latter being newly introduced in the domestic market [11] - Regenerative anti-aging injections include subclasses such as microsphere regeneration, collagen, and PDRN, each with distinct mechanisms and benefits [12][13] 2.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 The midstream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dded value, with companies leveraging compliance,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to establish competitive barriers [2][29] - The upstream involves raw material suppliers, while the downstream focuses on the distribution to end consumer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26] 3. Regulatory and Policy Environment - The industry is regulated by key agenci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and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ensuring compliance across all stages from development to sales [43][46] 4. Market Size and Growth Potential - The market for medical beauty injections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21.2 billion RMB in 2023 to 65.3 billion RMB by 2028, with a CAGR of 25.3% [17] - The regenerative anti-aging segment is expected to se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ith its market share rising from 3% in 2019 to an estimated 31% by 2028 [20] 5.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 Companies with a comprehensive industry chain layout and a strong product portfolio, such as Jinbo Biological and East China Pharmaceutical, are highlighted as having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value [3]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DT产业研究院 推出 《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系列 5分钟,掌握全球生物基产业最新情报和大厂动态,洞悉趋势,发现商机! 最新5月期出炉,并已经通过邮箱发送至DT新材料新老客户,记得点击查看喔! 为助力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欢迎行业上下游同仁 免费领取 ! 领取方式 ① : 扫码下方二维码,提交信息后,即可下载报告(2份报告可一同下载); 领取方式 ② : www.bio-basedlink.net ,或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 领取方式 ③ : 如果您是DT会员,请联系DT助手领取; ↓↓↓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2025年5月(总第26期)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Bio-based Industries Monthly Review Policy Release Capital Events ■ 新加料 目录 | 1. 政策发布 | | --- | | 1.1 国内篇 | | 1.2 国外篇 | | 2. 行业动态 | | 2.1 全球生物基化学品行业动态 | | 2.2 全球生物基材料行业动态 | | 2.3 全球生物基制品行业动态 | | 2.4 全球生物质能源行业动态 | | ...
丁奎岭院士:化学合成要被生物合成取代了吗?
#SynBio团队 | 丁奎岭院士 6月13日, 丁奎岭院士 在 2025首届生物有机合成与生物制造产业大会 上做了 《融合化学与生 物的合成科学》 的演讲。 DT产业研究院 对此做了部分要点梳理,如内容整理有偏颇,欢迎指 正。 化学合成会被生物合成取代吗? 如何形成互补,创造更低成本、更高价值的路径? 化学法 & 生物法协同未来3大要点是什么? 对此,丁院士列举了一些相关案例,其中,就以 青蒿素 为例,生物合成则通过糖类转化为青蒿酸 (团队工作);化学方法通过氢化与氧化步骤提升了青蒿素的生产效率。对此, 上海交大张万斌 团队实现了与复星医药合作完成了500升反应釜规模(10公斤级)的中试放大生产 。 再如, 天津工生所实现 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 ,其中化学合成负责甲醇生成,生物合成负责淀 粉生成 。类似的跨学科合作在高分子材料、药物开发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示了化学生物 协同的广阔应用前景。 点击更多阅读 : 马延和等人最新成果登 Nature 子刊,将酵母打造为淀粉合成工厂 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如何在原理上 走向统一 、在工程化上得到借鉴? 丁奎岭院士 首先提出了 化学生物协同的核心目标, 即 通 ...
又一企业布局合成生物 PHA 生物塑料!
【SynBioCon】 获 悉, 6月12日, 苏州宜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签约仪式在太湖新城隆重举行, 并于同日取得营业执照。吴中太湖新城党工委书记沈文群会见了公司创始人、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兼任 副 教授Wilson Ling(林理坪)一行, 并共同见证签约。 #生物基产业进展 | 宜可生物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授 Daniel Murphy(丹尼·墨菲),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研究员Joseph Boctor (约瑟夫 · 波克特)特邀出席签 约仪式。 苏州宜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 全球第一家拥有PCT专利生产PHA生物塑料树脂的企业 ,专注于可完 全降解的PHA生物塑料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为 食品包装、医疗包装等领域提供高性能环保材料解决 方案 ,产品凭借其优异物性已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并与多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此次计划在太湖新城投资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目标年产能 1万吨 ,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研发 中心和100吨中试产线;二期规划建设10000吨产线 。未来五年,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争成为 生物塑料行业领军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 。、 PHA材料正迎来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 ...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为助力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DT产业研究院 推出 《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系列 5分钟,掌握全球生物基产业最新情报和大厂动态,洞悉趋势,发现商机! 最新5月期出炉,并已经通过邮箱发送至DT新材料新老客户,记得点击查看喔! 同时,欢迎行业上下游同仁 免费领取 ! 领取方式 ① : 扫码下方二维码,提交信息后,即可下载报告(2份报告可一同下载); 领取方式 ② : www.bio-basedlink.net ,或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 领取方式 ③ : 如果您是DT会员,请联系DT助手领取; ↓↓↓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2025年5月(总第26期)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 Bio-based Industries Monthly Review Policy Release Capital Events Industry Dynamic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ess 总第26期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https://www.bio-basedlink.net/ 皮德泰中研信息科技 ■ 新加料 目录 | 1. 政策发布 | | --- | | 1.1 国内 ...
共18项!上海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 拟立项项目清单
#全球政策进展 | 上海市 关于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项目拟立项项目的公示 根据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项目拟 立项项目予以公示。 | 图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 --- | 公示链接:http://svc.stcsm.sh.gov.cn/public/guide 公示期:2025年6月12日至2025年6月18日 对公示内容持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委反映。按照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有关 规定,个人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注明姓名和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请在异议材料上加盖 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我委对异议者的信息予以保密。为保证异议处理客观、公正、公 平,保护被公示者的合法权益,我委对匿名且无明确证据和可查线索的异议,不予受理。 材料寄送至:市科委科技人才处(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邮编200003)。 投诉举报电话:60286858 业务咨询电话: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5年6月12日 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 ...
33亿!星湖科技45万吨氨基酸项目最新规划
# 项目进展 | 星湖科技 【SynBioCon】 获 悉,6月14日,国内氨基酸头部企业 星湖科技 (600866.SH) 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控股子公司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龙江伊品能 源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投资不超过 33亿元 , 建设45万吨氨基酸及配套工程项目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2个月,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融 资各占50%。预估项目达产后在满产满销的情况下,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9亿元。 项目信息 1. 项目名称:45 万吨氨基酸及配套工程项目 2. 项目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拟用地约为 483亩,最终以实际建设用地面积为准 4. 项目建设内容: (1) 45 万吨氨基酸产线: 新建年产 45 万吨氨基酸产线,主要产品为: 饲料级苏氨酸 20 万吨、味精 25 万吨,及配套生产相关副产品 。 (2) 配套工程: 为项目及公共供热供电,在现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续建配套热电联产和公共生产服务设施。 5. 项目投资金额: 项目总投资不超过 33 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建 45 万吨氨基酸产线约 29.5 亿元,配套工程续建约 3.4 亿元。 6 ...
聚焦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近50位院士专家建言
Xin Jing Bao· 2025-06-14 12:24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6月13日,"首都院士专家讲堂"活动在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举办, 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革命与产业机遇"邀请近50位院士专家为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主旨授课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谭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 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康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汉中分别进行主旨报告,分享研究成果,为 推动首都农业生产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等提供实践路径。 圆桌对话环节,院士专家围绕当前合成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实现跨 学科协同创新、多领域技术融合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青 创空间、技术平台等,察看科研成果,并与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创业代表交流。 据悉,合成生物技术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正在重塑农业、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领 域的生产范式。北京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在教育、科技、人才、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将加 快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新动能培育紧密衔接,打造具有 ...
Cell:刘光慧团队开发通用型抗衰老细胞疗法,延缓全身多器官衰老,尤其是大脑和生殖系统衰老
生物世界· 2025-06-14 01:47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 引起 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 下降。然 而,干细胞 耗竭 究竟是衰老的 驱 动因素,还是衰老的一种伴随现象?外源性干细胞移植能否有效延缓衰 老进程?这些核心问题仍有待深入解答。 此外,对于干细胞疗法而言,人类干细胞在宿主衰老微环境中存在着植入效率低下、功能性驻留时 间 短 暂,以及潜在致瘤风险,这些问题阻碍了干细胞疗法应用于人类抗衰老。 撰文丨王聪 2025 年 6 月 13 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光慧 研究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思 研究员及中国 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曲静 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 发表了题为 : Senescence-resistant Human 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 Counter Aging in Primates 的研究论 文。 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衰老调控机制, 运用 合成生物学 方法对 长寿基因 通路进行重编程 ,成功构建了具 有 抗衰老、抗应激、抗恶性转化 三重抗性的 工程化 人类抗衰型间充质祖细胞 ( SRC) 。通 ...
鄂尔多斯市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13 15:36
转自:草原云 记者6月13日获悉,当前,鄂尔多斯市正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链之一进行集中攻 关、重点培育。 在日前召开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5场专题对接活动之一的生物医药专题对接会 上,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张秀玲在作产业推介时表示:"我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打造'暖城·五心'营 商环境品牌,连续5年在内蒙古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理想之地。" 张秀玲介绍,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鄂尔多斯有优越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鄂尔多斯持续深化"放管 服"改革,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深入开展项目集中联动审批、企业降本增效、为企业提供全生 命周期服务,全面释放"暖城"温度。 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鄂尔多斯有强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人才科技政策方面,出台了力度空前的 科技和人才新政2.0版等一揽子极优政策,并同清华、北大、中国矿大等一流高校院所共建了一批高能 级科创平台,打造科技人才强磁场,充分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鄂尔多斯有更好的金融赋能。近年来,鄂尔多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 和耐心资本,市属国有企业已参与设立13支、总规模308亿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