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

Search documents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粮食ETF广发(159587)早盘冲高上涨1.04%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1 02:24
流动性方面,粮食ETF广发盘中换手1.3%,成交50.6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0日,粮食ETF广发 近1年日均成交859.28万元。 截至7月10日,粮食ETF广发近6月净值上涨8.31%。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10日,粮食ETF广发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7.24%,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5.78%,上涨月份平均 收益率为4.82%。 粮食ETF广发紧密跟踪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粮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 的证券价格变化情况。 截至2025年7月11日 09:49,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35%,成分股东方铁塔(002545)上涨 4.73%,亚钾国际(000893)上涨2.55%,兴发集团(600141)上涨2.15%,盐湖股份(000792)上涨1.09%,新 希望(000876)上涨1.03%。粮食ETF广发(159587)上涨1.04%。 消息面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到,推进农机 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 ...
颠覆未来20年的科技是什么?“中国诺奖”得主们这样说
第一财经· 2025-07-10 02:01
2025.07. 10 本文字数:294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16位"未来科学大奖"历年得主齐聚上海北外滩,共话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颠覆性科学技术。 7月8日,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未来科学大奖上海峰会联席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李 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表示,希望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前沿。 "未来科学大奖"被《自然》杂志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 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表彰在中国做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单项奖金高 达100万美元。 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成立十周年。过去十年来,已有39位科学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真格基金创始 人徐小平表示:"也许在100年后,比起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更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寻找"不老药"和永久持续的能源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已进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的阶段。近年来,诞生了一批有望颠覆未来疾病治疗格局的具有潜力的疗法,包括一针预防心脏病或 治愈肿瘤的基因编辑疗法。 顶尖生物医学领域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院士强调,如何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 ...
“始终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青年学者对话资深专家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8 10:56
来源:光明日报 基础研究探索性和创新性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其成果具有普遍性、长期 性,研究者往往需要奋斗很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青年人刚进入这个领域时,难免会有困惑。对此,记 者特邀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90后"学者张衡,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 家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数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路霞,就基础研究青年学者面临的 困惑展开对话。 关注"热点中的冷门"与"冷门中的潜力" 张衡:青年科研人员应如何选择兼具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平衡"热点追踪"与"冷门突破"?哪 些底层科学问题值得长期投入? 张路霞:选择兼具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关键在于找到学术热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交汇点。前 沿性通常体现在新兴技术或理论突破上,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应用 价值则要求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这一点在健康医疗领域尤为突出。 青年科研人员可以采取"热点中的冷门"策略,在热门领域内寻找尚未被充分探索的细分方向。例如,在 人工智能领域、包括大模型相关领域竞争激烈,但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医学场景,可能仍有大量空 白。同时,也要关注"冷门中 ...
Nature重磅:CAR-T治疗实体瘤新突破,利用内源启动子重编程CAR-T细胞,增强实体瘤治疗效果并减少全身毒性
生物世界· 2025-07-08 03:35
2025 年 7 月 2 日,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Rewiring endogenous genes in CAR T cells for tumour-restricted payload delive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创了一种利用 内源性基因启动子 严格控制细胞因子表达的新方法, 增强 CAR-T 细胞抗肿瘤疗 效,并减轻细胞因子表达通常伴随的全身毒性 。例如, NR4A2 启动子 和 RGS16 启动子分别特异性启动 IL-12 和 IL-2 肿瘤部位的表达,从而增强 CAR-T 细胞抗肿瘤效果,并延长肿瘤小鼠模型的长期生存期。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过继 T 细胞疗法 (ACT) ,包括 TCR 疗法和 CAR-T 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令人鼓舞的临床潜 力。特别是,CAR-T 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由于肿瘤微环 境中的免疫抑制、肿瘤抗原异质性以及 CAR-T 细胞向肿瘤迁移受限等多种因素,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仍 疗效不足。 此外,治愈后的小鼠表现出对继发性肿瘤的持久免疫力,这表明 ...
97岁李嘉诚,痴迷长寿科技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1:59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华安 这世界什么东西是绝对公平的? 只有死亡 有钱没钱 没有人能逃脱 越是有钱人 到了那个时候 就越舍不得 全球富豪都在想尽各种办法给自己续命 这其中就包括今年已经97岁的李嘉诚 两个月前 台湾摇滚乐队"五月天"在香港举办演唱会 歌迷李嘉诚也来到现场 这场搏斗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李嘉诚80来岁的时候 就开始频繁、大额支持健康、长寿科技的发展 2011年 李嘉诚基金会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款4000万美元 兴建"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 只不过是坐着电动三轮车来的 曾经叱咤风云的华人首富 现在已经老态龙钟 不得不令人唏嘘 但是 李嘉诚毕竟是富豪 他不像普通人那样"坐以待毙" 对长寿科技的投入 早已经开始 年初的时候 李嘉诚突然以45亿低价 将家族持有24年的上海和黄药业股权 给卖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商业选择 不看好了就离场 但资金去向却很有意思 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 将这笔钱注资到了以色列Pluristem公司 这个公司研发间充质干细胞技术 这种技术是干嘛的呢? 我们人体所有器官都是从原始的干细胞分化来的 不同干细胞有不同用途 比如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 而以色列这个公司研 ...
痛经药物的春天还要再等等
3 6 Ke· 2025-07-07 23:11
在全球,大概每10个育龄女性中就有1个饱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折磨——这是一种影响约1.9亿女性的高 发疾病,90%的患者经历着间断性的盆腔疼痛,26%甚至面临不孕的阴影。 然而,当Organon近日宣布其"明星候选药物"OG-6219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宣告失败时,这个本应充满希 望的领域再次被蒙上阴霾。 OG-6219曾被寄予厚望,被Organon视为"重塑痛经治疗标准"的突破,但它的失败不仅让Organon的女性 健康创新管线陷入危机,更揭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研发的深层困境: 一个影响数亿人的市场,为何新药寥寥无几?痛经药物的春天究竟何时才能到来? 01 需求巨大,供给稀缺 痛经,尤其严重的痛经,很可能是一种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远不止痛经那么简单, 不仅可以侵袭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导致复杂的症状,还容易在治疗后反复发作,直到绝经后才能缓 解,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折磨。 理论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拥有巨大的治疗需求与商业空间,但现实却是新药稀缺,研发缓慢。 更早前,拜耳也曾布局这一领域,其靶向孕激素/催乳素(ER/PR)药物Visanne于2010年首次在欧洲获 批,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疼痛 ...
好医生集团连续14年登上“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名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07 10:39
作为医药界的年度"风向标",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自1959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41届,见 证了中国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硕果。本次年会创新性地与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联合 举办,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理念与百强医药工业企业资源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转 型升级。 会上,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等系列名单发布。四川好医生 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登上"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榜单,这是好医生集团连 续第14年跻身该名单,彰显了企业持续稳健的综合实力。 同时,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膺"2025年 中国医药工业成长力企业图谱"奖项,体现了业界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 据了解,2024年,好医生集团以智能工业重塑产业格局,在西昌投资8亿多元新建的好医生生物原料 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全面投产。该工厂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与系统集成,实现 生产全流程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好医生攀西药业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建设不 仅提升了中成药的生产能力和水平,还作为数字化项目的典范,带动了西昌乃至凉山的医药生产高质量 ...
柑橘为什么越来越好吃(唠“科”)
Ren Min Ri Bao· 2025-07-04 21:5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古人描述秋天柑橘丰收的场景。而现在很多人发现,市场上 几乎四季都有鲜食柑橘。从常见的蜜橘、沙糖橘、沃柑,再到受欢迎的脆蜜金橘、爱媛橙等,有的容易 剥皮,有的香味浓郁,不同品种的柑橘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柑橘品种还从比拼甜度,转向兼顾风味与营 养。 你知道吗?柑橘越来越好吃,这背后可是科技的"味道",是柑橘育种技术进步的结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液相芯片",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筛选工具。想象有一盒五颜六色的"魔法珠子",每种颜色的珠子会被特 定的基因位点吸附。比如有些珠子被"不怕虫"的位点吸附,有些被"甜度更高"的位点吸附。如果将这盒 珠子放入柑橘培育样本的提取液中,它们会根据自身颜色聚集在对应的位点上。最后用一种特殊的灯照 射,珠子会反射出不同颜色、不同强度的光。科研人员根据这些光的颜色组合,就能判断出这个柑橘样 本具有什么特性。 现在有了这块"芯片",如同给杂交育种装了导航,我们能预测两种亲本杂交后,可能会出现哪些性状, 并能迅速识别出需要的杂交材料。 同时,我们还发展出了基因编辑技术。 ...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瞰前沿)
Ren Min Wang· 2025-07-04 21:56
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DNA进行精准改造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供图 不久前,医学界的一个事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一名6个月大、患有罕见病的婴儿,成为全球首名接受 个体化基因编辑疗法的婴儿。医疗团队运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针对其基因缺陷实施定制化治疗,成功 治愈致命性遗传疾病。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开辟全新的诊疗路 径。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将帮助人类解决哪些问题?本期"瞰前沿",我们一同 走近基因编辑,看科技"神笔"如何改写生命密码。 ——编 者 基因编辑如同"分子剪刀" 精准删除、插入或替换特定基因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 删除、插入或替换,从而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 打个比方,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支带有精准便捷导航系统的"修正笔"。这支"修正笔"可以矫正和修改病变 的、错误的基因。 人体的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体是一本由30亿个字符组成的书。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快速精准地找到并修改特定字符。从发现遗传规律到精准修改生命密码,基因编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 对生命的认知 ...
免疫细胞攻击移植猪肾“作战图”绘成
Ke Ji Ri Bao· 2025-07-03 01:10
这项成果在英国伦敦召开的2025年第22届欧洲器官移植协会年会上发布,不仅揭示了异种移植排斥 反应的早期关键标志物,更指明了潜在的干预时机,标志着人类在攻克异种移植免疫排斥难题上取得重 大突破。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7月2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1日报道,来自法国巴黎移植与器官再生研 究所和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运用前沿空间分子成像技术,绘制出迄今最详细人 类免疫细胞应对移植猪肾组织的"分子作战图谱"。 研究团队表示,通过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特定的免疫相互作用,精准定位特定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和 行为模式,能够制订精准的抗排异策略,提高移植存活率。最新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异种移植排斥机 制的认知,更为优化基因编辑猪、开发新型抗排斥药物提供了路线图。 随着研究深入,研究团队谨慎预测: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肾脏有望在十年内进入临床常规应用。但要 获得监管批准,仍需在不同人群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突破性进展,让人类距离解决全球器官 短缺危机又近了一步。 目前,许多患者因缺乏合适的器官供体而面临生命威胁,而基因编辑猪肾脏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有 望极大地缓解这一状况。因此,人们对异种移植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