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研究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举办 王小云院士获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4 04:18
人民网巴黎6月13日电 (记者于超凡)当地时间6月12日晚,第27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全球五位科学家获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成为奖项创办以来第九位获 奖的中国科学家。 从左到右分别为普莉西拉·贝克,芭芭拉·芬莱森-皮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主席安巩,克劳迪娅·费尔 泽教授,玛丽亚·特蕾莎·多瓦。主办方供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致辞中强调,为用科学应对卫生、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全球性重大挑战,需要所有的 智慧、所有的声音、所有的视角。科学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科学也离不开女性。 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主席安巩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是出路,而非敌人。"庆祝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表达。这种表达在当下也许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今晚是所有人表达对科学研究坚定信念的契机,是在反对愚昧与退却中坚定站在科学与知识的阵地上,是 与研究者与各大机构并肩为'知识的权利'挺身而出的时刻。"安巩说。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企业基金会联合发起,表彰在自然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中国科学家王小云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Xin Hua She· 2025-06-13 16: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致辞中说,科学需要女性,但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据教科文组 织发布的数据,女性研究人员人数只有男性的一半。在一些领域,女性科学家的工作尚未获得应有认 可。这个奖项向所有怀抱科学梦想的女性传递了希望和勇气。自该奖项设立以来,137位获奖者中,有7 位获得了诺贝尔奖。 王小云在密码学及其相关数学问题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为安全的数据通信和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她 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科技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全球女科学家非凡韧性与智 慧的礼赞。她将以这份荣誉为契机,全力支持新一代年轻科研人才的成长,积极倡导科研领域的性别平 等。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今年其他4位获奖 者分别是南非西开普大学化学系教授普莉西拉·贝克,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克劳 迪娅·费尔泽,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精密科学院物理系教授玛丽亚·特蕾莎·多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欧文分校化学系杰出荣誉退休教授芭芭拉·芬莱森-皮茨。 新华社巴黎6月13日电(记者吴傲雪)2025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世界 ...
如何看待北大韦东奕爆火现象?
这位青年数学学者为啥能持续引发公众关注? 韦东奕的走红,始于一场身份与形象的强烈反差。一边是"北大(助理)教授""国际数学奥赛双满分得主"的学术光环,一边是"矿泉水配馒头""不修边幅"的 朴素形象,这种矛盾组合形成了天然的传播爆点。 用生活化来比喻,就像一位世界冠军踩着人字拖去买菜——韦东奕的日常状态与公众想象中的"学术大神"人设产生了戏剧性错位。 而这份"错位"背后是真实的学术人生:高中两次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保送北大后,包揽"丘成桐数学竞赛"四项金奖;本硕博连读后留校任 教,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韦东奕的爆火,折射出当代社会的多重深层心理: 比如,对纯粹精神的渴望。在焦虑、浮躁的时代,韦东奕的极简生活和对学术的专注,犹如一股清流。网友评价他"像颜回重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纯粹而专注的学术精神成为浮躁社会中的精神绿洲。 还有就是,焦虑情绪的转移。高考前夕,"韦神"账号评论区化身"许愿池",无数留言祈求"考神保佑"。这种祈愿式追捧反映的更多是公众,尤其是考生与家 长在重大人生节点前的焦虑转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开展1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 神二十乘组“出差周记”上新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4:03
央视网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已有一个多月。自5月22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后,神二十乘组稍作休整,随即投入到新一 轮紧张有序的在轨工作当中。上周,三名航天员的日常"工作清单"又完成了哪几项? 上周,乘组开展了十余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研究相关工作。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围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研究,航天员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下行样本有助于研究长期飞行中 航天员骨骼、神经等相关生理系统的变化规律。 在航天员心理与行为能力研究方面,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开展了记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用于开展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 究。 在人因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长期在轨航天员运动学特性研究,通过分析航天员舱内操作和运动的姿态特点和规律,为工效学设计与评价、优化在轨任务规 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乘组完成了小型受控水生生态生命实验单元样品采集和存储工作。该样品在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内开展空间斑马鱼成鱼实验, 通过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 ...
破难题建体系创理论 中国科学家引领国际雷电科学研究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7 1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二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ISLPM 2025)上,塞尔日·索拉(Serge Soula)教授(左)与郄秀书 研究员交流。(第二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 供图) 他认为,时隔8年、连续两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在华成功举办,既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在 雷电研究方面的引领地位,还将推进大气电学研究的全球合作与创新。 本次国际研讨会发起人和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气所郄秀书研究员解读说,雷电是一种强烈复杂的大 气放电现象,涉及从微观等离子体到宏观闪电通道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其全过程可分辨的大动态范围探 测技术的缺乏使得其放电过程和机理的认识仍然是世界性难题。 大会主席郄秀书研究员在第二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ISLPM 2025)上。(第二届雷电物理 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 供图) 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既需要深厚的物理和数学功底,还需要研发新仪器设备,在雷电频发多灾区和特 殊环境区域开展野外观测实验,主动诱发雷电来探测其过程机理。该研究面临许多艰辛、危险和困难, 需要经受暴雨、大风、强电磁辐射等恶劣环境的考验。由于涉及探测技术自主创新、多尺度观测融合及 机理分析建模的 ...
预算1.56亿元!武汉理工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06:22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发布3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56亿元,涉及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电磁场辅 助多功能材料制备系统、建材等离子体高能球磨制备系统、智能高原气候试验系统、玻璃/微晶玻璃热力学性能评价系 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4年12月~2025年6月。 武汉理工大学2024年12月~2025年6月 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 采购 | 需求概况 | 预算 | 采购 | | --- | --- | --- | --- | | 项目 | | 万元 | 时间 | | | 采购标的: 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相关设备 采购标的需满足的 | | | | | 质里、服务、安全、时限等要求:1,供应商提供的设备需满足国家 | | | | | 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2.采购标的内的所有 | | | | | 产品售后保修不少于1年;3.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安装调试后效果需同 | | | | | 时满足安全节能环保要求;4.供应商需在90日历天以内完成供货、安 | | | | ...
海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今起实施,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Hai Nan Ri Bao· 2025-06-01 02:14
海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今起实施,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打造土壤环境管理"热带样板"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土壤与农产品质量、饮用水安全等息息相关。我们脚下的土壤"健康基础"如何? 6月1日,我省发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以下简称《背景值》地方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 个热带地区土壤环境基准地方标准,为我省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背景值》地方标准基于覆盖全省的土壤本底调查,突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以成土母质为统计单 元,精准界定镉、汞、砷、铅等13种重金属的天然本底阈值,明确了不同成土母质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 含量、土壤环境背景值和使用方法,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技术规范。 守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生态 未来,该《背景值》地方标准将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土壤环境状况评价、土壤污染状况专项调查评 价、土壤风险管控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土壤生态环境,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 物的含量。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土 ...
新股消息 | 安诺优达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公司注销浙江安诺优达、安维康科技、义乌检验所的原因及办理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2:59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requested Anuo Youda Ge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to provide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regarding the cancellation of certain subsidiaries and the progress of obtaining qualifications for various IVD products and services [1][2]. Group 1: Company Operations - Anuo Youda is requir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progress for the cancellation of Zhejiang Anuo Youda, Anwei Kang Technology, and Yiwu Inspection Institute, and whether this has a significant adverse impact on the company's business [2]. - The company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IVD products based on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cusing on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 kits, sequencing instrument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oftware [6]. - Anuo Youda's NIPT kits, which detect the three most common chromosomal diseases (trisomy 21, 18, and 13), received Class III medical device certification in 2017, establishing the company as one of the early leaders in the prenatal testing market in China [7]. Group 2: Market Position - According to Zhi Shi Consulting, Anuo Youda ranked third in the NIPT market in China by sample testing volume in 2023, with market shares increasing by 9.6%, 11.6%, and 12.1% in 2021, 2022, and 2023, respectively [7]. - The company's clinical sequencing solutions include self-developed IVD testing kits and related services, with clients primarily consisting of hospitals certified for prenatal diagnosis and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6]. Group 3: Regulatory Compliance - The CSRC has requested clarification on the company's compliance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restrictions and whether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align with the necessary qualifications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2][5]. - Anuo Youda must also address any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related to violations of the Cybersecuri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ogress of any required rectifications [4].
记者手记:航天观礼,放飞少年科学梦
Xin Hua She· 2025-05-30 07:29
"我觉得实验非常有趣,希望长大以后也能成为航天员去到太空,给那时的小朋友们展示太空的模 样。"王玏说。 新华社西昌5月30日电 题:记者手记:航天观礼,放飞少年科学梦 新华社记者刘祯、宋晨 5月29日凌晨,四川大凉山,火箭发射观礼平台。人们屏气凝神,等待天问二号探测器点火升空。 人群中,一个男孩紧握望远镜,目光锁定发射塔架。这是他人生首次航天观礼。 "对于天问二号任务来说,发射只有一次,能亲眼观看是人生多么难得的一次经历。"北京市丰台区第八 中学初一学生张皓轩说。在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的组织下,丰台区4所学校的60余名学 生来到了现场。 这难忘的一课,将点燃他们对太空和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向往。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王玏告诉记者,她长大以后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航天员。航天员 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做的小实验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的种子从此在心中萌芽。 这次,在学校的精心策划下,30名师生踏上了一场以科学赋能的实践教育之旅,现场见证这场航天盛 事。 进入最后倒计时分,现场观众齐声倒数:"三、二、一,点火!" 伴随着震耳的轰鸣,托举着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如利剑一般 ...
刚刚,陶哲轩发声:美国数学研究经费“崩盘”,基础科研靠志愿者苦撑
3 6 Ke· 2025-05-27 08:57
陶哲轩还感叹,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投入,许多关键技术进步都会被严重延误,甚至根本不会出现。 他指出,削减基础研究投入,可能节省了几分钱,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科技创新的根基,让解决现实重大难题变得遥不可及。尤其是对年轻科研人才 的支持,关乎下一代创新者的成长与国家的长远竞争力。 刚刚,著名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在个人博客上分享了自己作为研究者,对美国基础科学经费锐减的切身体会与反思。 文中,陶哲轩直言自己已陷入经费困境:"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长期项目中。" 他坦言,原本依靠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能够专心科研、带学生、组织学术交流,但随着基础科研资金被大幅削减,如今连维持基本研究都 捉襟见肘,许多创新尝试不得不依靠极少数志愿者苦撑。 除了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探讨球体堆叠,数学家还把这一问题推广到更高维空间。比如,在八维和二十四维空间中的球体堆叠问题,近年因Viazovska 的突破性工作而备受关注。还有人在有限域等更离散的空间中研究类似的堆叠问题。这类源自好奇心的纯理论探索,往往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直接用途—— 毕竟现实世界里并没有人需要"堆叠八维空间里的橙子"。 当手机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