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计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消失的门把手: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晚点Auto· 2025-05-16 14:27
一项产品创新,为何成了监管对象?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最初是为了塑造极致的车身线条,同时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这种设计早年专属于 赛车或者豪华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等。在机械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高昂的制造成 本,注定了它只是少数追求极致美学与新颖设计消费者的选择。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LatePost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LatePost . 晚一点,好一点 5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指出隐藏式门把手存 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风险、识别困难、断电失效等问题,可能影响事故救援与逃生。拟出台的新标 准将强化事故场景下的汽车门把手安全逻辑,要求增加断电保护等冗余设计、规范识别标志、提高结 构强度,确保事故中门把手的可靠性。 最近两周,我们联系了数位头部车企工程师和供应商人士,与他们共同探讨汽车门把手行业当前面临 的挑战、潜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评估它带来了什么,又牺牲了什么。 对改善风阻效果极其有限,但能让车看起来更酷 隐藏式门把手最常被强调的价值,是降低整车风阻系数,从而提升续航。但据一汽-大众工程师张超的 说法, ...
“消失” 的汽车门把手
晚点LatePost· 2025-05-16 13:33
1970 年代前后,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或许还有关键专利的到期,隐藏式门把手开始出现在更多 主流车型上,菲亚特 850 Spider 就是个例子。厂商希望通过它营造更高端或者先进的品牌形象,从而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特斯拉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推动角色。2012 年上市的 Model S 是全球首款采用隐 藏式门把手设计的电动车,在提高产品科技感的同时,也有减小风阻、增加续航、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的考量。 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最初是为了塑造极致的车身线条,同时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这种设计早年专属于 赛车或者豪华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等。在机械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高昂的制造成 本,注定了它只是少数追求极致美学与新颖设计消费者的选择。 Model S 因为更全面的产品力大获成功,很多设计也逐渐被固化为电动车的身份标签,隐藏式门把手 便是其中之一。一位汽车一级供应商高管告诉我们:"现在不用隐藏式门把手的电动车,反倒显得另 类。" 比风阻效果更确定的,是这项设计所带来的工程复杂度、系统风险和成本。 传统汽车门把手通过一套机械 ...
广交会三期来了!适老设计与东方美学同台,法国采购商连称赞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01 14:11
从巴西来的采购商,反复摩挲着兼具柔软和韧性的生物基环保鞋垫。印着青花瓷纹样的镂空牛仔裤,吸 引欧洲买家驻足……这些场景交织成中国外贸的"韧性图谱"。 5月1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如期而至。本期主题为美好生活,展出玩具及孕婴童用品、家用纺织 品、文具、健康休闲用品等题材。 在1.2万家参展企业中,两条创新脉络格外醒目:一边是银发经济催生的隐形适老设计,一边是东方美 学影响下的全球审美——在关税战阴云未散、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正以设计力与品 牌力,探索进化之路。 5月1日下午,广交会展馆内客流密集。拍摄:黄驰波。 银发经济热潮,出海设计嵌入适老元素 增加后端缓冲的鞋垫、防滑地毯……本届广交会上,中国制造正以技术创新撬动银发经济蓝海,将适老 化需求转化为全球化商机。 "虽然不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但防滑和可水洗功能确实解决了他们的痛点。"石家庄鸿旭地毯销售经理 李芳芳,指着一款菱形纹地毯解释,其表面摩擦系数较普通地毯提升。这种设计折射出银发经济的渐进 特征——一些企业探索在产品迭代中,自然地嵌入适老元素。 法国采购商Fontaine Caroline是第一次来到广交会。拍摄:黄驰波 在邦尼生物工程 ...
健忘的汽车设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2 08:27
因为无论是否承认设计的发展进程充满了间歇的弯折和往复,无论是要思考抽象的风格、还是具象 的造型,只要是宏观纵向的视角,历史中众多前辈和作品都将无法忽略。此外,创新往往时不时的 需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作品的批判或扬弃来确立自己的存在,这是设计创新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中获取滋养和能量的一种反向形式。 无论我们对历史设计的利用是采取正向还是反向的方式,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我们拥 有对历史的备忘和记录,并且这些记录要足够真实和详备。然而,就中国的汽车设计领域而言,这 种记录的习惯却显得非常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上个世纪,中国的汽车完全没有实现私人化。那个时候,车型的数量和总产量都很有 限。汽车这个工业文明的产物与大众的生活距离十分遥远,其记录仅仅局限在极小的科技工程领 域,汽车设计相关的信息流传和保存的情况都非常差。 另一方面,21世纪中国汽车私有化普及仅仅花费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购买 和使用的汽车的设计风格跨越了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最新潮流将近50年的周期。这种超越一倍 的差异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人汽车消费的新旧迭代习惯。中国人平均不到四年就会更换一辆汽车,这 个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