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江海之韵:南通生态文化的诗意传承与创新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4 01:5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是重要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深入实施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弘扬江海生态文化特色,着力构建融合发展、上下联动的生态文化大格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孕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的灵感源泉。2024年,南通市全年PM2.5浓度在江苏省内率先达2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率先达到世界卫生 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优良天数比率86.1%,位列全省第二。长江干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也首次获得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表彰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 守正创新,构建生态文化"基因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南通市相互交融,孕育了独特的江海文化。近年来,南通市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生态文化"金 字招牌"。 张謇是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等,他的实践领域涉及广泛,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张謇创办的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变废为宝、 物尽其用"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化产业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设计的"一城三镇"生态空间布局的完成,使南通成为自然生态平衡的田园式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我们的名字叫“长江”——三个沿江村庄的变迁故事
Xin Hua She· 2025-06-03 04:58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汇百川入海,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 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从长江源头到中游、再到下游,那些以"长江"为名的村庄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近日,记者来 到长江上中下游的三个长江村,聆听这些依江而生、因江而兴的村落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搬,还母亲河一方清净 【坐标: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 夏日阳光下,房屋的红屋顶、白院墙与一排排高大的杨树相互映衬。村中小湖湛蓝,游客快活地露 营、戏水,湖畔时尚的咖啡馆里,人们惬意休息。 这里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长江源村。 在搬到这里前,长江源村的村民世代居住在平均海拔超4500米的唐古拉山,在长江源头过着近乎与 世隔绝的游牧生活。 随着牛羊增多,草原不堪重负,昔日养活三四百头牦牛的草场,变得百头都喂不饱。更令人忧心的 是,草场退化直接导致长江源生态恶化,土地沙化、遍地鼠洞,自然灾害频发。 "黑乎乎的鼠洞像是打在心里,看了让人难受。我们不能把这样的长江源交给子 ...
三姑娘一家的岸上新生活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6 22:33
在安徽马鞍山市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陈兰香(中) 和工作人员交流。 新华社记者 周 牧摄 六年前,陈兰香和丈夫张周华收网上岸。 受访者供图 长江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段水清岸绿,风景如 画。 张明伟摄(人民图片) 赶在今年"五一"假期出游高峰前,安徽省马鞍山市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兰香带上"渔民之 家"的退捕渔民,到江苏扬州开展了一次集体旅游。 "几十年来,我们这些曾经的渔民还是第一次组团旅游,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自2019年上岸以来,短短 6年光景,从水上渔民到小区居民、从自主创业到光荣入党、从"靠江吃江"到"守江护江",自幼被唤 作"三姑娘"的陈兰香对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是感慨,"如果不是渔民上岸好政策,别说出去旅游了,在水 上继续讨生活都很难。" 上岸吧,在哪儿住?家里开支怎么办?孩子工作咋解决?渔民除了捕鱼,也不会别的营生。 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 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启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渔民退捕转产工作。 2019年5月20日。陈兰香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她家交出5条渔船,正式收网上岸。至今她的手机里,还 保存着自家渔船被拖走的画面以及她和其他渔民的合影。 上岸 万里长江, ...
市政府召开第149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审议我市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5 11:07
会议指出,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重大政治责任、重要发展任务。要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主动服 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 推进,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推动构建港航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多式联运 现代物流体系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编辑:代婧怡 5月24日,市政府召开第149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丁薛祥同志在湖北调研时的讲话、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致辞 精神,审议我市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武汉实际 抓好落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大项目建设和助企帮扶力度,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 创业活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健全社 会治理体制机制,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推动学习教育走 深走实,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 ...
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评选 吴江入选
Su Zhou Ri Bao· 2025-05-20 22:52
通过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实践,太湖连续17年安全度夏,太湖水质创30年来最好水平,首次实 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总体达Ⅲ类;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流域物种数增加 到6899种,水生态环境质量迈向更高水平。 会上,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基于工业控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开发的城市水管家智慧系统 正式发布。 在昨天(5月20日)召开的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上,今年7个案例 获评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其中包括吴江区水务局、吴江生态环境局、吴江区农业农村局3家单位 联合报送的《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模式创新与实践》。 近年来,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吴江把太湖水环境治理提升作为工 作重心,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赋能,创新机制模式,深入推进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河湖水环 境综合治理提升,吴江全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吴江高标准建设全国水务行业首个 自主可控的全信创智慧水务平台,入选住建部城镇水环境治理类典型案例;全国首创"联合河湖长制", 常态化运行"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五大机制,开创 ...
江苏省首笔生态保护与补偿付款保函落地苏州港
Su Zhou Ri Bao· 2025-05-16 00:43
近日,苏州港管委会与太仓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太仓建行,成功为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开 立全省首笔生态保护与补偿付款保函,金额达538.3万元。 "非常感谢苏州港管委会、太仓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建设银行太仓分行的创新举措,帮我们避免了 千万流动资金的冻结,"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技术规划部经理庄骋倍说,公司非常明白保护 好母亲河的重要性,因此主动以最高1.2倍的系数,顶格认定生态补偿资金。 然而,近千万的生态补偿资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会对企业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 针对涉渔工程普遍面临的施工周期与生态补偿节点错位、资金监管难、资金压力大等问题,苏州港 管委会与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项研讨,共同研读《长江保护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 法》等法规,联合太仓建行,创新性设计"保函+资金监管"分阶段履约的综合服务方案,企业不需要一 次性拿出全部的生态补偿资金,而是根据生态补偿节点进行分阶段履约,大大降低了现金流的压力。 2024年12月,海通太仓公司增殖放流102.96万尾翘嘴鲌、41.54万尾胭脂鱼,总价值高达390万元。 这笔费用也是海通公司执行的首批生态补偿资金,执行后剩余的538.3万金额全部列入 ...
晋级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宜昌凭什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9 04:57
由单一"传统化工"升级为"3+2"现代主导产业体系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近日,有着"三峡门户"之称的湖北宜昌市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 底,该市人才总量已达到86.2万人,城区新集聚人才超8万人。 与人才数量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2024年,宜昌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000亿元,达到6191亿元,四年连跨 两个千亿台阶,并由此成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 近年来,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作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 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发展战略,加快建 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走出了一条"聚人气、强动能、提能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宜昌的持续发展进位,到底是如何实现的?背后又蕴 藏着怎样的独有密码?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产业强,则城市兴。梳理宜昌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产业动能的更新 换代和持续壮大,可谓是其成功"逆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01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依托长江水运交通、水资源及矿产资源优势,化工产业一直是宜昌的支柱和优势产 业,在整个工业化 ...
长江大保护:一场不断传棒的“接力跑”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04 01:21
对于正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攻读构造地貌方向博士的苗世鹏而言,一段长江源科考经 历坚定了他科研报国的初心。 3年前,他和36名师生组成的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从湖北武汉出发,一直探索到长江源头三江 源,开展生态、经济、社会等领域科考。尽管做了充分的体能、心理适应性训练,科考途中还是面临高 原反应等诸多困难。下车采样,砾石遍地,几乎没有路可以走。老师给大家打气:"望山跑,累死马, 不要盯着山顶走,要看着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遥望雪山冰川,经过艰难努力,苗世鹏终于到达了5700米海拔的采样点。科考经历让这位95后明白,保 护自然、保障生态安全需要每个青年的参与,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读博,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 苗世鹏的成长故事是团湖北省委组织高校学子投身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 从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长江流域9所重点高校发起的"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到 2024年牵头开展51所高校参与的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美丽中国 青春建功"长江大保护专项活动,4年 来,一场场青春的接力为长江大保护平添了一抹别样的绿色。 楚江拾遗团队走进三房湾遗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委供图 数以万计的青 ...
周红波检查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和沿江规划工作
Nan Jing Ri Bao· 2025-04-29 01:42
4月26日,市委书记、市级总河长周红波巡查长江南京段,调研长江大保护和沿江规划工作,并督 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有关反馈问题整改。 调研中,周红波从幕燕滨江风貌区五马渡码头乘船溯江而上,沿途巡查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 区、夹江北河口水源地,察看岸线整治、港口码头布局和滨江风貌等,并详细听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 量发展、长江两岸规划及城市设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河湖长制责任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江豚保护等专题工作汇报。 周红波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和全省 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京责任重大。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推动长江南京段生 态持续向好,但成效还只是阶段性的,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久久为功。 周红波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协同治污、治岸、治渔,深入实施城镇 污水垃圾、化工、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质效和 管网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江豚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沿 ...